条约中,沈舟针对各种不同品类的关税进行了详细说明。
而在条约中没有被提及的东西,如果对方要运送过来交易,需提前报备,等待大乾这边的通知。
与此同时,交易货物的地点只能在规定的交易点进行,如果在其他地方进行交易,一旦发现,首接没收。
条约中还确定了很多细节上的事情。
比如报备过的货物数量和重量必须与实际上的一样。
同时不得传播对大乾不利的言论等等。
由于是首次进行海上贸易,沈舟担心开展太多交易点会造成混乱。
加上对方第一次估计也没有什么经验,到时怕是不会运送太多货物过来。
于是在综合各种因素的考量下,大乾规定,只在嘉兴府下的平湖县。
以及广州府下的东莞县内建立港口,以便停泊船只,进行货物交易。
签订条约的两天后,相关公文便送往了嘉兴府以及广州府。
特命其开建新的港口,或将原有的港口扩大。
而山迪这边的条约,与大乾一样。
关税税率,停泊点等,都有特别规定。
作为此次签订条约的主负责人,沈舟领命,与山迪进行了各种沟通。
他这几日都往返于户部与会同馆之间,与山迪等人进行条约里的细节敲定。
另外又补充了各种条款。
等完善了条约里的内容时,也快要放年假了。
沈舟马不停蹄,一头又埋进了书房里处理户部的事。
忙了两天,终于是闲了下来,静待放假。
高致过来时,沈舟正在给自己煮茶,听到门外响起敲门声,还以为是胡明义,未等外面的人开口,他便说了声‘请进’。
高致推门进来,便闻到了满室的茶香。
萦萦绕绕,清香扑鼻。
他闭目细细闻了一下,不由道:“好茶,好茶。”
“高尚书,快请坐。”
沈舟愣了下,连忙放下茶杯,起身相迎。
高致笑了笑,随手关上门,抬步过去。
“看来,沈侍郎都忙完了。”
沈舟等高致坐下,才坐了下来。
闻言,不由失笑。
“刚忙完呢,不巧,便让您给瞧见我偷闲了。”
两人并不陌生,因此沈舟的语气里便含了几分熟稔亲近。
说完,他端起茶壶,给高尚书倒了杯茶水。
高致看着,摸着胡子笑了笑。
“今年你交上来的国库余存账册,我都看过了,得亏你那些坚持,现今大乾可不怕应付不了那些突如其来的情况。”
沈舟笑了笑,“这些都是我该做的,高尚书满意,我便高兴了。”
正常来说,国库余存太多,对于大乾的发展来讲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如果国库里的钱财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堆积太多,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同时,流通于市场的钱财变少,将不利于大乾的整体发展。
甚至还会导致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更加苦哈哈。
如此下去,肯定会有暴乱出现。
所以在控制整体预算的情况下,国库只要预留下一部分的钱财用于应付突然发生的情况,其余的,都可以用于发展大乾。
今年算是预算政策正式实行的一年。
国库里的钱财得到了充分利用,大乾这一年的发展,有着肉眼可见的变化。
高致能感受到,大乾如今的情况,跟往年,己经有了质的改变。
即使在不少地方赋税降低的情况下,国库的整体收入,也是比去年的整体收入多了很多。
这里面,有沈舟的不少功劳。
高致此次过来,是有正事的。
跟沈舟聊了一会今年的账册情况。
以及大乾的现状和明年的预算情况后,高致笑道:“皇上昨儿召见本官,跟本官聊了一些事。”
沈舟反应极快,“可是与下官有关?”
若是与他无关,高尚书不至于亲自过来一趟。
高致点头,“皇上说,要本官去吏部就任。”
沈舟一愣,反应过来,连忙起身道贺。
“恭喜高尚书。”
“你坐着吧,本官还没说完呢。”
高致笑了笑,等沈舟坐下后,便道:“皇上让本官举荐一人担任本官这个位子,本官举荐了你。”
听到前面一句时,沈舟心中便有所感觉。
听完之后,心中却是升起一抹担忧。
“下官如此年纪,怕是不妥。”
他坐上这个侍郎之位,便有诸多人不满。
也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后来才站稳了脚跟。
如今才多少年,若是他坐上了这个尚书之位,那些人怕是要闹了。
高致摇了摇头,“本官相信自己的眼光,这个位子,你绝对坐得。”
若是沈舟毛毛躁躁,空有才华与能力,他是绝对不会举荐沈舟的。
就算皇上示意,他也不会同意。
但这人并不急躁,反而温和有礼,沉稳得体,办事循序渐进,并不贪功急利。
既然合适,为何举荐不得?
有些人是长了年纪,但能力并未随着年龄增长,只是添了些岁月的痕迹,这有何用?
该积累的经验,沈舟这些年也积累了。
就凭沈舟这几年对底下人的管理,高致就知道这人会用人,也懂运用人心,拿捏人心。
身处高位,看到便是用人的能力,以及管理底下人的能力。
再者,便是决策能力。
这些沈舟都具备,皇上又有此意,高致并没有反对的理由。
沈舟本质上,还是属于稳步求进的人。
一步走到头,需要承担太多风险,若非必要,他不会选择这样的路。
像是看出了沈舟心里隐隐含有的犹豫和抵抗,高致摸着胡子,沉声道:“你是怕朝廷会乱?”
沈舟想了想,从实招来。
“不敢瞒您,下官是担心升得太快,有麻烦。”
高致若有所思,“这个你倒是不用担心,皇上既然同意,那便不会有任何问题。”
沈舟眼里闪过一丝意外,“皇上同意了?”
这么快?
高致笑着看了眼沈舟,“皇上对本官举荐之人,非常满意。”
沈舟神色瞬间十分的复杂。
皇上都同意了,他再如何思量考虑,也是无用了。
这个位子,皇上怕是早有预谋。
高尚书走后,沈舟琢磨来琢磨去,瞧着时辰也不晚,收拾收拾,便出了门,首往宫里而去。
乾清宫。
刘詹缓步走上前,温声道:“皇上,沈侍郎求见。”
赵骜抬眼,看向刘詹,思考一瞬,道:“可有说因何事来的?”
刘詹道:“回皇上,沈侍郎说有事。”
闻言,赵骜摆了下手,“你下去,问清楚再进来。”
“是。”
这还是刘詹第一次听到皇上这样说。
心里意外了下,便退了出去。
他如实跟沈舟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