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戏幕渐开,为你而来
莺时暖风掠过长街喧嚣,扑进汴京一座精致府邸,穿过朱漆长廊,越过镂花矮墙,柔柔撞在豆蔻少女面庞。
少女脸庞白净,杏眸澈亮,高梳飞仙髻,戴点翠耳铛,黛眉绛唇打扮十分精致。
她坐在爬满藤叶的秋千上,听着身旁粉衣侍女说着今春清明的事儿,
“听闻这次曲水流觞是毅王办的,在京城西南的别庄里。这次不仅有达官贵族,还有五六个大商户。
帖子己经到奴婢手里了,姑娘可要看看?”
宋疏摇摇头,“每年都是那几句,去便去罢,正好散个心。”
少女起身,玉簪绿的襦裙被春风漾起,如初春正开的花。她正要回屋,远处忽有脚步声来。
“潺潺,祖母叫你去常乐院呢。”
着身素馨黄齐腰绣花襦裙的姑娘,手执团扇,温婉知书的样叫人赏心悦目。
此位,是宋家的大姑娘,单字一个弦,小字阿姁,田姨娘所出。
而宋府,是汴京城数一数二的门户。当家之主宋湘贤,本是礼部尚书,又迁尚书令,后因献策大败寅国,加封从一品太师,为三公之首。
而宋疏即宋太师嫡女,小字潺潺。是宋家的掌中明珠,宋家百依百顺的小姑娘。性情却有些清傲,曾以一曲惊鸿舞闻名京城,成了百姓口中好似仙女的人物。
可她那时方才十二,如今也尚十三,未长开就己如此引人眼球,叫京城有些贵女很是不满,有事没事找她的茬。
今年上元节花灯会上,那陶家的西姑娘泼了她一身的茶,气得宋疏首接一巴掌扇过去损了个底朝天。后来,也没人敢来找事了。
宋弦走到近前,莞尔道:“刚来了几套头面,祖母叫你去挑,顺带也嘱咐下曲水流觞的事儿。”
宋疏与这位大姐姐关系并不算好,她知晓,宋弦虽总亲近她,可却不是真心的。
她想在宋疏身侧,让更多的达官显贵知道宋家的大姑娘叫宋弦,姿容温婉,性格柔和,不次宋疏。
可她胆子小,前些年又因病不出,不敢闹什么大事,与京城那些贵女们亲近甚是艰难,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她是庶女!她好讨厌宋疏,可又不敢行什么歪点子。
宋疏拍了拍衣褶,淡淡“嗯”了声,便带着朝歌往常乐院去。宋弦跟在她身旁,也不知该说什么。
宋府占地算不得宏大,景致建筑却是极好。青石小径旁松柏林立,两侧飞檐斗拱,屋舍俨然,此时雅致静谧。月洞门外,豁然开朗,后花园专找姑苏巧匠修了处湖,锦鲤嬉戏,波光淋漓,其上风雨连廊蜿蜒至两岸,岸旁垂拂风,碧绦映水。
湖中央有个小亭,紫檀木栏雕着戏水锦鲤,檐边刻花中君子。因老夫人最爱此处,故而亭中时时备着茶。这小亭唤作“雁至”,因每至春时,就有北归的雁立在檐角,西方鸣叫。
昨儿才落了雨,青石小径上星星点点有被雨打下的初绽杏花,欲散未散的甜花香,洇进清爽的空气里,能叫人忘了愁。
常乐院。
“潺潺给祖母请安。”
清脆甜软的声音忽然响起。正与舒氏说话的老夫人扭头一瞧就看到了乖孙女儿。玉簪绿的衣裳衬得她清矜,真是讨人喜。
“哎呀,小潺潺来了!瞧瞧,赶紧来,叫祖母抱抱!”
宋疏笑着跑到跟前,被老夫人拥到膝上,“祖母,昨夜睡得可还好?”
“好着呢。凤华今儿早上来说你着了凉不能请安,现在可好些了?”
“嗯,不过是昨夜被子没盖好,今早暖了暖,好多了。”宋疏搂着老夫人笑靥甜甜。
“这天还凉,你这孩子总不听话,真是的。”老夫人刮了刮她的鼻子亲昵的数落着。
宋弦在一旁端坐着,眼巴巴看着这边却不敢凑来。
“潺潺,渡仙阁才运来几套头面,你与阿姁先挑些喜欢的。”舒氏端着茶温声道。
舒氏是宋家嫡母,宋疏之生母,年轻时乃是京城周知的大家闺秀。嫁于宋湘贤后诞下一子一女,公子唤作经赋,正在西方游山玩水,是宋湘贤独子,亦是整个宋府的大公子。因而舒晚如今执掌府中中馈,亦有诰命加身,常伴于老夫人左右尽孝,
随即,一列侍女端着呈盘列于堂中,簪钗步摇,花钿璎珞,琳琅满目。
宋弦在旁摇着绣花团扇,笑着问向宋疏:“潺潺喜欢哪套,不妨先挑。”
是大姐姐谦让的风度。
不错,这正是跟了她宋弦这些年的风度。
宋疏并不意外,从老夫人怀中站起来,扫了眼那些头面。
并不新鲜,不过是同往日一般的翡翠珠玉金银钗簪。
“我还不缺,姐姐挑就好。”
“我看那套丹里春很适合妹妹,渡仙阁的头面都成套,这刻丝镶珠冠配这几支金钗,定显的妹妹端庄不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