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畅游

第26章 :河道淤泥的文明标尺

加入书架
书名:
宦海畅游
作者:
西门一刀
本章字数:
3408
更新时间:
2025-06-18

滨海河道管理处的智能温控系统将室温维持在 18℃,周小强却故意敞开工装外套,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文化衫,胸前的齿轮胸针在量子灯下泛着微光。张局长的酸枝木镇纸压着《河道清淤工程验收报告》,"含沙量 12%" 的数字被红笔圈了又圈,像极了他办公桌上的茅台酒瓶标签。

"张局这镇纸,比我老家的石磨盘还沉。" 周小强的智能眼镜扫过镇纸的稀土含量,"缅甸花梨木配清代官印拓片,市场价至少三十万,抵得上普通百姓十年工资。" 他故意将沾着淤泥的登山靴抵在桌沿,智能鞋底的传感器开始扫描地面的稀土微尘。

张局长的金丝眼镜滑到鼻尖,眼底的红血丝与镇纸的朱砂印相映成趣:"周督查员既然关注镇纸,不如聊聊河道治理?" 他的手指在报告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去年清淤工程惠及两岸居民......"" 惠及?"周小强打断他,无人机航拍视频在智能墙面展开," 这是昨天拍的老槐树段河道,含沙量 38.7%,比黄河汛期还高两倍。"

首播间的弹幕瞬间爆炸,"周哥放大镜" 的实时监测数据在屏幕上跳动。周小强抓起桌上的玻璃镇纸,对着镜头展示内侧的齿轮纹路:"家人们看这个,和老槐树底的官印碎片同款。张局这镇纸,怕是用河道清淤的稀土废料雕的吧?"

张局长的保温杯 "当啷" 落地,普洱茶渍在智能地面蔓延成不规则的齿轮形状。周小强的智能手环显示,对方的肾上腺素水平突破警戒线:"张局每月 5 号准时收到兴海投资的 50 万转账," 他调出区块链存证,"这笔钱的流向嘛......"

柳如烟的黑客程序突然切入,河道管理处的智能系统被攻破,兴海投资的资金流如瀑布般倾泻。周小强指着屏幕上的 "车位管理费" 备注:"张局在帝豪花园的三个车位,刚好 387 万,和河道超标的 38.7% 含沙量,这数字巧合得比彩票中奖还精准。"

窗外传来采砂船的轰鸣,周小强举起装有淤泥的玻璃瓶,智能光谱仪投射出重金属成分:"这里面的放射性物质,和 2015 年爆炸案的废料同出一源," 他转向张局长,"您说这是先查污染,还是先查您的 ' 河道经济 '?"

张局长突然起身欲关首播,周小强的防狼喷雾己对准他的手腕:"别激动," 他晃了晃执法记录仪,"省纪委督导组就在楼下,顺便说一句 ——" 智能眼镜显示锅炉房街的实时画面,"您藏在地下室的镇纸碎片,国际刑警己经签收了。"

首播间的热度突破百万,网友的智能设备组成虚拟齿轮墙,每个光点都是一次举报。周小强摸出姐姐的航海日志,2011 年的卸货坐标与张局长的采砂场完全重叠:"碧海号的废料埋在老槐树下游 500 米,您的采砂船负责 ' 搅拌 ',把证据搅成淤泥。"

张局长的领带夹崩飞,钻石滚落在 "为人民服务" 的标语牌前。周小强捡起钻石,对着镜头展示内侧的 "永富堂" 刻痕:"这不是饰品,是雷氏家族的犯罪徽章。" 他的智能手表震动,柳如烟传来巴拿马基金会的资金链证据。

暴雨突至,老槐树的智能监测系统启动,根系分泌的特殊酶开始分解河道重金属。周小强望着窗外的雨幕,想起父亲日记里的 "水则载舟",将翡翠镯浸入淤泥瓶,齿轮纹路与重金属分子产生共振,水面浮现出百年前的官印投影。

"家人们," 周小强对着镜头举起玻璃瓶,"河道淤泥不是废物,是文明的耻辱柱。张局长的镇纸镇得住文件,镇不住民心;算得清沙量,算不清良心。" 他的声音混着雨声,"从今天起,老槐树段河道设智能监测站,含沙量数据实时首播,让每个百姓都当河长。"

省纪委的执法记录仪亮起时,张局长瘫坐在镇纸碎片中,目光呆滞地盯着周小强的补丁工装。周小强知道,这场河道革命只是开始,当科技成为百姓的眼睛,任何淤泥都掩盖不了真相。

在工作日志的加密页,周小强写道:"河道淤泥的含沙量是面镜子,照出贪官的贪婪刻度。张局长的镇纸雕工再精美,抵不过老槐树的根系坚韧;兴海投资的算盘再精密,算不出民心的重量。当每个公民都成为文明的质检员,任何污染都将在数据的光照下无所遁形。"

雨停时,老槐树的枝叶挂满水珠,智能无人机群在河道上空喷洒生态修复剂。周小强摸着胸前的齿轮胸针,它与母亲的翡翠镯、姐姐的航海日志形成共振,像极了老槐树的根须,深深扎进滨海的土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