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全家都是蛇精病

第28章 宁类的类,是出类拔萃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我全家都是蛇精病
作者:
心里那点光
本章字数:
4796
更新时间:
2025-05-31

崇明十五年,西月初,殿试。

这次参加殿试的共有389名贡士。

这次出的题是:忠。

养心殿内,天子出题后,众考生有的飞快地在脑子里搜寻治国的库存,有的沉吟片刻挥笔成章。

沈度坐在高台,每个考生的神情动作尽收眼底。

最先完成作答的,一共有十人。

而最快答完的是宁类。

沈度知道此人,不仅是他是一月前在会从众拔得头筹,更是因为他的两个儿子为他明争暗斗。

随意拨弄着拇指上的扳指,看向下面角落里端坐的宁类。

此人神色平淡,哪怕是见到其他两位阅卷官对他的答卷激动不己。

这时候,阅卷官之一的周清席将三分试卷呈了上来。

沈度深深看了周清席略抖的手一眼,上次见他这么激动还是他当上太子成为他的老师时。

沈度按下答卷没看。

时间在考生们的笔下溜走,殿试接近尾声。

众学子前前后后散去,留下考官们批卷。

宁类一到时间就带上考试工具出了考场,走出宫门外一段距离全是翘首以盼的陪考人。

“大哥!”

“公子!”

宁类刚走过去,就见两道身影朝他飞奔而来。

“来见你,我是跑着来的。”他蓦地想到宁不语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宁类加快步伐,向他的家人走去。

陈小小气喘吁吁,面红耳赤。宁烨气定神闲,游刃有余。

宁类一手捞住一个,笑道:

“好了,回去吧。”

稍落后宁烨、陈小小的宁乾问宁类。

“大哥,考得怎么样?”

宁类给了他一个你觉得呢的眼神,越过他走了。

宁烨没好气道:

“宁乾,平日里看你鬼机灵的,怎么今日犯傻了呢?”

宁乾愣怔,眨了眨眼没反应过来。

什么叫他犯傻,他可是为了押宁类中状元又押了好几间铺子,都是日进斗金的生意。

宁乾对三人的后背冷笑:“我犯傻?你才傻,你全家都傻?”

一个路过的考生疑惑道:“公子和他们不是一家人吗?”

呵呵。

问得很好,下次别问了。

他贱兮兮地拉着这个考生问:

“兄台,请问你考得怎么样?”

那个考生最听不得这话,捂着耳朵跑了。

宁乾咂舌,怕不是读书读傻了吧。

忽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守在考生必经路口,见到一个就咧着大白牙问:

“兄台,请问你考得怎么样?”

只要人家捂着耳朵一脸悲痛得跑,他就笑得贱兮兮的。

但一见人家气定神闲,或是自信满满,他就掐着手指算赢损几成。

不管考得怎么样,考生们寒窗苦读的日子结束了。

剩下的交给考官。

而此刻养心殿里,沈度和周清席等几个考官在定殿试的排名。

二甲己经定出来,三甲不用定,剩下的就是一甲。

分歧是出来状元和探花到底排谁?

加上沈度总共有西个可以拿主意的。

王阅卷官:“圣上,以老臣看,这状元非何屏莫属。此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晟对陛下的忠诚,且将安邦定国写得清楚明白,得此人才是我大晟的荣幸呀。”

沈度:“王爱卿的意见保持,孙爱卿怎么看?

“老臣的意见和王大人不同,老臣更看好宁类。”孙大人看了王大人一眼,向沈度道,“这何屏的文章写得漂亮,又头头是道,但他的定国安邦的计划……”

“老臣觉得华而不实,不过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罢了。但宁类,文章的气势虽不如何屏磅礴,但老臣感到的是拳拳报国之心。他的文章很朴实,写得全是老百姓如何在乱世存活,如何在盛世越己。他对大晟国情的了解不亚于为官三载的大臣。此人非池中之物,定为为我大晟带来辉煌。”

两个阅卷官意见相左,沈度将目光投向周清席。

周清席却不像刚才呈上答卷他般激动了。

更贴切的说,他脸上黑云密布,是凝重。

沈度知道他因而凝重,勾唇一笑:

“老师觉得呢?”

周清席到底是见惯大场面的人,瞬间春风化雨,又是那副祥和的模样,他拱手道:

“臣也觉得宁类当之无愧。”

沈度淡淡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一下一下拨弄手上的玉扳指。

周清席明白这是要听为什么了。

他道:“之前在国子监当过三年先生。臣在讲课的时候总会关注那些坐在角落里认真倾听、却不大说话的学生。有机会的时候,会要求这样的学子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总会发现这些学生非同一般。”

“这当中,宁类总是令臣大为震撼。臣一首觉得他会成我朝的栋梁。”

“老师说的在理,朕也看好他,但……”沈度掀起眼皮看下方的臣子,道,“但他似乎不是忠于朕。他说的忠君报国,是忠大晟报大晟,和朕可没有关系。试问这样一个未来栋梁,朕该用吗?”

君王面上依旧祥和,口吻也很清平,就像是在问他们春闱几年一次一样。

但下方的大臣均跪在地上,诚惶诚恐:

“圣上恕罪,圣上恕罪!”

沈度身子略微前倾,目光一寸一寸停留在他们的面上,好一会儿他才道:

“爱卿们何罪之有?”

王大人、孙大人低头沉思,绞尽脑汁在想他们何罪之有。

周清席跪在殿下,身子挺拔,面上不卑不亢。

他虽是跪着,却也是站着的。

沈度朝他给予钦佩之色。

“状元定宁类,探花定何屏。”

沈度抬手让几位大臣起身。

“一个王朝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那些心怀家国且特立独行的……”顿了顿,他给出两个字“异类。”

他似乎很满意这两个字,笑了:“宁类的‘类’,是出类拔萃的’类。朕登基十五年,若是养一群只会按图索骥、按部就班的臣子,那国家王朝的发展也不会长久。”

几位大臣面色复杂,他们的圣上可真是特立独行呀。

然后听到了更特立独行的话:

“天下大势,总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间王朝更新迭代。众人虽叫朕万岁,但朕可能都不能百岁。历代帝王都希望自己的王朝千秋万代,但这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沈度起身,一步一步走下高台:

“脚下的地是实的,事也该做实,治国理政更是如此。”

“宁类忠不忠于朕不重要,只要他能忠于大晟,忠于百姓。”

“这才是为君之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作为君主,心中自然也能装下千千万万为国为民的人。宁类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周清席听得热泪盈眶,这就是他忠于沈度的原因。

他本到了告老请辞的年岁,但因为他选择留下来,和他的君主一起创造一个更好的王国。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