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把子肉,这是甏肉干饭!

第48章 鲁西南菜系代表人

加入书架
书名:
这不是把子肉,这是甏肉干饭!
作者:
午阳先生
本章字数:
4194
更新时间:
2025-01-13

众人听罢,纷纷鼓掌。

任城市的宣传是一直位列前线,精神错乱的。

在其他各地出正常手段的时候,任城市一首《济你太美》火遍全国。

宣传一直是神。

这首莲花落,非常细致的描写了任城市的吃喝玩乐。当然,时过境迁,这里面很多东西已经没有或者消失在时间岁月的长河中,但还是能够讲述出大体的旅游热点。

孙诺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孙叔,真不愧是我本家,,现在我确实越来越佩服你了。这贯口可以啊,直接用来做任城市的旅游导航了。”

孙敬德哈哈大笑,他实在是佩服速孙诺拍马屁的功夫,至少,可以让他这个老江湖听的很舒服。

听了这对话,胡一菲却是心念一动,拿出了手机说道:“孙叔,你可以再说一遍吗?我想记下来。”

苏风随即明白:“你是想打印下来,发给开业前来就餐的顾客吗?”

“对,我试试能不能融合到艺术当中,配合着这首莲花落,这样直接也能够带动一下经济,最重要的是,能够给顾客带来一份旅游指南,这不是很好吗?”

苏风很是佩服,但立刻感觉有些别扭,面前的胡一菲,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顾全大局了?

“这玩意简单,不用再听一遍,你从网上,有那种切口,直接记下来就可以了。”

“好的,谢谢孙叔。”胡一菲甜甜的答应着,掏出手机,拉着唐可欣直接去一旁记录了。

“孙叔,你怎么今晚来了?”

苏风问起了孙敬德,虽然刚才聊得一片火热。毕竟就见了一次面,原本还是比较生疏的。

不过,刚才孙敬徳超脱的自来熟,倒是把这些学生直接给搞不会了。

“哈哈,我本来就是鲁西南菜系代表人,听闻鲁西南出来了一个后起之秀,就过来看看。其实,那天本来是要来的,那齐鲁学宫非得开什么鸟会,几个糟老头去了,我也不得不去。不过嘛,我还是专门路过中都,吃了一下你做的塔可,顺便考察了下你,做的确实不错。”

“啊,那我是不是比较优秀啊?”苏风来了这么一句,直接就把孔敬德给整不会了。

你倒是直接谦逊一下子啊。

“咳咳,是比较优秀,至少,比我这段时间见识过的几个店主都要优秀,最重要的是你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年轻。”

孔敬德哗啦啦的,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厨师这一行业,虽说是经验至上,但体力也同样不可小觑。要知道,在专门的场合,你如果没有做到能够撑得住一场宴席的话,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厨师。”

孔敬德说这话是没错的,自古以来,厨师的这一行业,就是从打下手开始,打荷,洗切,墩子,分菜,最后才能掌勺。(不同的地方工种称谓不同)流程相似,最统一的一点是,即便是徒弟也要选最为年轻的,老的都没人要。就是学出来以后,就已经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了,能够独占一方,才能称得上是大厨。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苏风这种的,在整个厨师行业,也已经是年轻的了。

“孔叔,既然我比较优秀,那能不能···”

“能。”

“?”苏风愣住了,我还没说啥了,你咋就说能了呢?

“孔家那小妮子找你了吧,我早就知道了。不过孔家菜一脉单传,虽然现在放开了,允许外姓人学习,但也非常辛苦,更最要命的是,孔家的那一套繁文缛节,吃个饭能把人累死,所以,虽然他们有意,但我劝你别趟这浑水,你把握不住。”

“要不你就加入我们鲁西南派,至少在齐鲁学宫,我们四派,地位都是一样的,绝不会出现那种你强我弱的局面。”孙敬徳一边说着,一边“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苏风此刻心中直接打了退堂鼓,这位大哥不会是传销组织来拉人的吧。

但若是骗人,也不至于,齐鲁学宫自己之前早已验证过,而且孔暮雪专门来找自己拼比一下厨艺,确实也都是真的。

这位孙大叔行事颇有狭义之风,暂且相信一次吧。

“那孙叔,要是我加入的话,我就是鲁西南派的厨师了?”

“对对对,你就有名号了,到时候门店前挂一个牌子,哪个不长眼的敢过来闹,就是和我孙敬徳过不去,我直接带人活剐了他去。还有就是,谁以后卖于你肉要是敢缺斤短两,我也决计饶不过他。”

孙敬徳说的眉飞色舞,配上他那满脸的胡茬,倒是颇具威力。

王一宁想到之前北市场卖肉的杰哥对孔敬德的畏惧程度,也是没谁了。

孙诺倒是大呼过瘾,这种故事听都没听过,真就是江湖啊,哪怕是做菜的,也有门派之分,今天也算是涨了见识了。

苏风想了想:“那孙叔,加入了后,需要履行什么责任呢?”

孙敬徳大手一挥,满不在乎:“要什么职责,最多就是参与一个项目宴会,前去打锅(做饭的意思),或者定期去泉城开会,不过你放心。你现在读高中,肯定是以学业为重。绝对不会喊你的,我孙某人说话算话,你的这些同学都可以作证。”

鲁西南派代表人,这个称号,也可以说是光荣,也可以说是流于形式。

鲁菜分为四派,济南系、胶州系、孔府菜和鲁西南派。前三种都是自成体系,颇有传承,甚至济南菜都诞生了淄博菜这一流派,先前随着大批山东人闯关东,被带到了东北,加入到东北菜中。因此,重山珍的济南系影响最为广大。

胶州菜则直击要害,直接去往了BJ,一些京城的大饭店基本上都是有鲁菜的弟子,当时请的大厨师傅全部都是胶州系的。那些大厨的诀窍就是袖口子里藏海肠粉,临出锅的时候悄摸摸的撒上一些。在没有味精的那个年代,这是绝技,非自家人,走后门都不会传的那种。因此,胶州系后来崛起,对京菜影响颇为重要。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