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的古代日常

第23章 街头观察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后的古代日常
作者:
爱吃糖果的澎栩
本章字数:
3074
更新时间:
2025-07-09

回程的牛车上,连瑶的掌心还残留着被石蒜汁液染过的淡淡痕迹。望着渐渐远去的县城集市,她的目光没有丝毫沮丧,反而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这次受挫虽然让一家人颗粒无收,但也打开了她新世界的大门 —— 原来做生意远不止采药卖药这么简单,其中的门道深如后山的老井。

第二日清晨,连瑶独自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她没有携带药材,只在袖中藏了纸笔,将自己扮成寻常赶集的农家女。晨光中的集市己经热闹起来,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车轮滚动声交织成一片。连瑶深吸一口气,像块干燥的海绵般,准备尽情吸收这里的每一丝经验。

首先吸引她目光的,是街角的糕点摊。摊主是个西十岁上下的妇人,蒸笼里腾起的热气裹着甜香,远远就能勾住行人的脚步。连瑶站在不远处观察,发现妇人总是先掀开蒸笼,让香气飘散开来,待人群聚拢,才开始热情介绍:“freshly baked 桂花糕,自家秘制配方,咬一口满嘴留香!” 她还准备了小块试吃,不少人尝过后就掏出铜板购买。连瑶在纸上飞快记录:“香气招揽,试吃促单。”

往前走,是个卖布的摊位。摊主是个精瘦的汉子,他没有像其他布贩那样单纯展示布料,而是在摊位前挂了几件用布料做成的成衣。色彩鲜艳的襦裙、结实耐磨的短打,在风中轻轻晃动,引得过往女子纷纷驻足。汉子巧舌如簧:“瞧瞧这料子,柔软透气,做成衣裳既好看又耐穿,买回去给婆娘做身新衣服,保管她笑得合不拢嘴!” 连瑶眼睛一亮,又记下:“成品展示,场景化推销。”

最让连瑶感兴趣的,是一个卖农具的摊位。摊主是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摊位前竖着一块木板,上面画着新式农具的使用方法图。他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这改良后的锄头,省力一半,效率却能提高三成!” 围观的农夫们交头接耳,不时有人上前亲自试用。连瑶若有所思,自家的草药生意也能如此 —— 将草药的功效、用法画成图,让顾客一目了然。

路过香料铺时,连瑶停下脚步。店铺门口摆放着几个小陶罐,分别装着不同的香料。每个陶罐前都插着木牌,标注着香料名称、产地和用途。更巧妙的是,店主还准备了香囊样品,将不同香料搭配装入,供顾客选择。连瑶突然想到,自家的金银花可以做成花茶,石蒜虽然有毒,但经过炮制后也能做成外用膏药,若是像这样包装售卖,想必更受欢迎。

不知不觉,日头己经西斜。连瑶的纸张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笔记,腹中也传来阵阵饥饿。她在路边买了个炊饼,坐在台阶上慢慢啃着,目光却依旧在集市上游走。这时,一个卖首饰的小贩引起了她的注意。小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担子两头挂着琳琅满目的首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的吆喝声抑扬顿挫:“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精美的银钗,便宜卖咯!” 连瑶心中一动,或许可以效仿这种流动售卖的方式,去周边村庄推销草药。

回程路上,连瑶的脚步轻快了许多。她仿佛看到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在眼前展开。回到家,连瑶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观察所得分享给家人。她在桌上铺开纸张,将一天的收获娓娓道来。连大郎听得首拍大腿:“好主意!咱也做些成品试试!” 李氏则有些担忧:“可咱们不会做那些花茶、膏药啊。” 连瑶胸有成竹:“我可以学!县城的药铺里肯定有会炮制的师傅,我去请教。”

接下来的日子,连家小院又忙碌起来。连大郎砍来竹子,按照连瑶的描述,制作展示草药的架子;连灵儿跟着李氏学习缝制香囊;连守义则负责收集制作花茶和膏药的材料。而连瑶,每天天不亮就赶往县城,在药铺里帮忙打杂,只为学习草药炮制的方法。

每当夜幕降临,连家的油灯总是亮到很晚。连瑶伏在桌前,反复琢磨着白天学到的知识,改进自己的经营计划。她知道,前方的路依旧充满挑战,但这些在集市上学到的经验,就像黑暗中的明灯,为她照亮前行的方向。而连守仁一家的阻挠,也只会让她愈发坚定,一定要在这充满荆棘的商路上,闯出属于连家二房的一片天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