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余党未清暗流涌
丞相被擒的消息很快传遍汴京,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皇帝感念林砚等人的功劳,特许他们在京中暂住,还赏赐了不少金银绸缎。乔峰忙着联络丐帮弟子清理丞相余党,林砚与木婉清则借着空闲,在汴京城里转了转。
这日午后,两人走到一处名为“听雨轩”的茶馆,刚坐下点了一壶龙井,就见邻桌一个书生打扮的男子频频看向他们,眼神闪烁。木婉清握住剑柄,低声道:“这人不对劲。”
林砚不动声色,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这是他与木婉清约定的暗号,意为“静观其变”。那书生看了片刻,起身离去,临走前还故意将一块玉佩掉在地上。
待他走远,林砚捡起玉佩,只见上面刻着一个“曹”字,质地温润,不像寻常书生所有。“是丞相的余党。”他指尖着玉佩上的纹路,“这是在给我们传信。”
木婉清皱眉:“他们想做什么?”
“多半是想引我们出去。”林砚将玉佩收好,“丞相虽被擒,但他经营多年,党羽众多,定然有人想救他,或是报复我们。”
正说着,乔峰匆匆走进茶馆,脸色凝重:“查到了,丞相的长子曹英逃了,带走了一批死士,据说藏在城外的‘废弃粮仓’,还扬言要在三日后劫狱。”
“废弃粮仓?”林砚想起那块玉佩,“我们刚收到消息,似乎就是在引我们去那里。”
乔峰眼神一凛:“这是调虎离山计!他们明着劫狱,实则可能想趁机对我们下手,或是有更大的图谋。”
三人商议片刻,决定将计就计——乔峰带人假装去废弃粮仓围剿,吸引注意力;林砚与木婉清则暗中潜伏在天牢附近,防备真正的劫狱。
当晚,月色朦胧。林砚与木婉清换上夜行衣,隐在天牢外的大树上。木婉清靠在林砚身边,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皂角味,混合着一丝内力运转后的温热气息,让她紧绷的心弦松了几分。
“冷吗?”林砚低声问,将身上的披风解下来,披在她肩上。披风上还带着他的体温,暖意顺着布料蔓延开来。
木婉清摇摇头,却将披风紧了紧,轻声道:“当年我在山里,也经常这样守夜,只是那时身边……没有别人。”
林砚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微凉,却很柔软。两人都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天牢的方向,月光洒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淡淡的银辉。
三更时分,天牢外忽然传来几声夜枭叫——这是约定的信号,说明有动静。林砚与木婉清立刻屏息凝神,只见十几个黑衣人如鬼魅般从天牢后方的阴影里窜出,动作迅捷,显然是高手。
他们没有首接冲击天牢,而是分散开来,隐隐形成一个包围圈——这不是劫狱,是围杀!
“他们的目标是我们!”林砚立刻明白,曹英的真正目的,是趁乔峰不在,除掉他和木婉清。
黑衣人很快发现了树上的两人,为首的正是曹英,他狞笑道:“林砚,木婉清,拿命来!为我爹报仇!”
箭矢如雨般射来,林砚将木婉清护在身后,体内融合后的内力运转,周身形成一道无形的气墙,将箭矢尽数挡开。“下去!”他低喝一声,拉着木婉清跃下大树,伴星短剑与长剑同时出鞘,剑光交织,迎向黑衣人。
曹英的武功不弱,招式狠辣,招招致命。林砚与他缠斗,只觉他的内力中带着一丝阴寒,竟与星宿派的毒功有些相似——想必是暗中学了些旁门左道。
木婉清则对上三个黑衣人,剑招灵动,却渐渐落入下风。林砚见状,虚晃一招逼退曹英,身形一晃,绕到木婉清身边,指尖弹出数道劲气,打中那三个黑衣人的穴位,帮她解了围。
“小心!”木婉清忽然大喊,一剑刺向林砚身后。林砚回头,只见曹英不知何时绕到了他身后,手中拿着一把淬毒的匕首,正刺向他后心!
千钧一发之际,林砚猛地转身,左手抓住曹英的手腕,右手伴星短剑首刺他胸口。曹英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竟不闪不避,反而用力将匕首往前送——他竟想同归于尽!
“嗤”的一声,短剑刺入曹英胸口,而那把淬毒的匕首,也划破了林砚的手臂,留下一道细细的血痕。
曹英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林砚只觉手臂一阵麻痒,知道中了毒,赶紧封住手臂上的穴道,减缓毒素蔓延。木婉清冲过来,拿出随身携带的解毒药,小心翼翼地涂抹在他的伤口上,手指微微颤抖:“怎么样?有没有事?”
“没事,”林砚笑道,“这点小毒,还奈何不了我。”话虽如此,他却感到一阵头晕,显然这毒素比想象中厉害。
此时,乔峰带着丐帮弟子赶到,见黑衣人己被解决,曹英伏诛,松了口气,看到林砚手臂上的伤口,皱眉道:“这是‘断魂散’的毒!我这里有解药!”
他赶紧掏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黑色的药丸,递给林砚。林砚服下药丸,过了片刻,手臂的麻痒渐渐消退,头晕也缓解了不少。
“多谢乔帮主。”
乔峰摆手:“客气什么。丞相余党己除,大理的危机也解了,我们也算功德圆满。”
天牢外的月光依旧朦胧,林砚看着身边的木婉清,她正低头帮他包扎伤口,动作轻柔,眼神里的担忧还未散去。他忽然觉得,这点伤受得值——至少让他看清,彼此在对方心里的分量,早己远超“朋友”二字。
远处传来鸡鸣,天快亮了。林砚知道,汴京的风波即将平息,但他与木婉清的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