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创业史

第40章 开门见山

加入书架
书名:
小仙创业史
作者:
良民良大人
本章字数:
2830
更新时间:
2025-03-09

阳光猛烈地照射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的强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刘欣雨站在26层写字楼前,手持测光仪,眉头紧皱,神情专注。随着测光仪数值爆表,他的脸色也越发凝重。

“这就是你说的员工偏头痛根源。”刘欣雨转头看向身旁的陈启明,认真地说道。

陈启明眯着眼,望着对面新落成的钻石大厦,那高耸入云的建筑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芒。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他们说这是城市地标。”

“在风水学里,这叫刀光煞。”刘欣雨一边说着,一边展开光谱分析图,“你看,这幕墙折射的蓝光超过安全值三倍,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光环境下,人的眼睛和神经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引发头痛等不适症状。”说着,他忽然走向路边的榕树,阳光透过气根形成的光斑洒在他脸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影。“你看,这就是古人用格栅窗的道理,通过格栅的遮挡和折射,让光线变得柔和,减少对人的刺激。”

“我们现在面临的现代冲突,其实古人早就有应对的传统智慧。就拿光污染来说,满洲窗的彩色玻璃能够过滤掉部分有害光线,我们可以借鉴这一原理,在玻璃幕墙上安装光谱调节膜,有效降低蓝光的反射。对于声煞,蚝壳墙的孔隙有着很好的吸音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微孔混凝土来达到类似的隔音目的。还有穿堂风过疾的问题,古人用屏风制造气压差来调节风速,我们可以设置可调节导流板,根据不同的风向和风力进行调节,让室内的通风更加舒适。”

两人走进电梯,陈启明盯着不断跳动的楼层数字,心中不禁又想起了自己老家的别墅,忍不住问道:“那开门见山怎么说?我老家别墅……”

“真正的靠山要绵延柔和。”刘欣雨迅速点开卫星地图,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你看白云山余脉在此分叉,形成天然避风廊道。但现代建筑生硬模仿,破坏了这种自然的和谐,才会出现压迫感。”说着,画面切换成热成像图,人工假山后的气流乱如麻团,显示出明显的紊乱。

台风“小犬”登陆前一小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呼啸。刘欣雨站在改造完毕的骑楼天台,衣袂被大风吹得猎猎作响。远处新建的住宅楼群如同一片冰冷的水泥森林,最近的那栋玻璃楼距离骑楼不过20米,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刺眼。

“这叫奴欺主。”刘欣雨提高音量,指着对面密密麻麻的阳台对陈启明喊道,“现代楼间距违反了《营造法式》的‘百尺为形’原则,楼与楼之间距离过近,破坏了建筑的整体美感和居住的舒适度。”

话音刚落,暴雨突然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上,溅起层层水花。然而,骑楼西周的生态草沟却如同神奇的海绵般,迅速吸收着雨水,地面竟不见积水。

“从建筑禁忌的角度来看,楼距过近会给人产生空间压迫感,影响居住者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安装镜面反射导光装置,将光线反射到合适的位置,增加空间的通透感。形态尖锐的建筑容易引发人们潜意识的焦虑,我们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增加曲面造型元素,让建筑线条更加柔和。而色彩冰冷的建筑会抑制人体多巴胺的分泌,使人心情压抑,所以我们采用暖色调涂料,为建筑增添温馨的氛围。”

陈启明望着在雨中屹立不倒的百年骑楼,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沉默片刻,突然说道:“我把对面那层也买下来了。”他指着玻璃大厦,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改成传统纹样的遮阳格栅,怎么样?”

刘欣雨笑了,那笑容在雨幕中显得格外温暖。雨幕中,新安装的木制百叶窗正在自动调节角度,就像昔日岭南民居的趟栊门,在风雨中守护着这片古老的记忆。风裹着雨滴叩击瓦当,奏出八百年前同样的叮咚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也预示着骑楼美好的未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