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一块艮岳石

第17章 石字营的“新发明”

加入书架
书名:
汴京一块艮岳石
作者:
糖猪诃德
本章字数:
4742
更新时间:
2025-06-04

江南的烽火,如同燎原之势,迅速蔓延。方腊领导的起义军,一度攻占了数十个州县,声势浩大,震动朝野。然而,朝廷的镇压也异常残酷。童贯亲率精锐禁军,与江南各路官军会合,对起义军展开了疯狂的反扑。

战火的硝烟,虽然暂时还未弥漫到长江北岸的龙潭镇,但那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却一天比一天强烈。

石小六所在的“石字营”,依旧在日夜不停地赶制军械,修筑工事。他们仿佛一群辛勤的工蚁,默默地为这座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巢穴添砖加瓦。

这段时间,石小六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在采石场积累的经验,倒也琢磨出了一些“新发明”,在“石字营”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起因是一次官兵的小规模试探性进攻。虽然那次进攻很快便被明教的护法弟子击退,但也暴露了龙潭镇城防的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城墙上的守城器械种类单一,威力不足,难以对攻城之敌造成有效的杀伤。

石宝为此大伤脑筋,将“石字营”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诸位兄弟,”石宝愁眉不展地说道,“如今官军虽然主力南调,但江北的兵力也不容小觑。我担心他们迟早会卷土重来。咱们龙潭镇的城防,必须尽快加强。尤其是守城器械,数量和威力都远远不够。大家有什么好法子,都说来听听。”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不少建议,但大多是些老生常谈,比如多造些擂石滚木,多储备些弓箭火油等等。

石小六听了半晌,心中却另有想法。他想起以前在采石场时,为了开采巨石,他们曾经使用过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简易起重装置。若是将这种装置稍加改造,或许能派上用场。

“石统领,”石小六站起身,拱手道,“小人倒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石小旗但说无妨。”石宝眼睛一亮,对石小六,他还是颇为器重的。

石小六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小人以为,咱们可以仿照采石场用的那种‘撬担’(杠杆起重器),制作一种小型的抛石机。这种抛石机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制作也容易。虽然威力比不上那些大型的重炮,但胜在数量多,操作灵活,可以密集布置在城墙之上,对付那些靠近城墙的敌人,应该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众人听了,都是面面相觑。采石场的“撬担”?那玩意儿也能当抛石机用?

石宝也有些将信将疑:“石小旗,你说的这种抛石机,真能管用?”

“小人不敢说一定管用,但值得一试。”石小六自信地说道,“小人愿意带领手下弟兄,先试制几台出来,请统领过目。”

石宝见石小六说得笃定,便点头答应了:“好!就依你所言!需要什么材料人手,尽管开口!”

于是,石小六便领着“石字营”的几个得力干将,开始了紧张的试制工作。

他们找来坚硬的木料,按照石小六的构想,制作抛石机的支架和杠杆。又用粗大的麻绳和兽皮,制作投石索。周秀才则在一旁,根据石小六的口述,绘制简易的图纸,记录关键的尺寸和数据。

经过几天的反复试验和改进,第一台由“撬担”改造而来的小型抛石机,终于制作成功了!

这台抛石机,看起来其貌不扬,甚至有些简陋。但当石小六指挥手下,将一块数十斤重的石头放入投石索,再猛地拉动杠杆时,只听“嗖”的一声,那石头便如同出膛的炮弹一般,呼啸着飞出数十步之远,“嘭”的一声砸在远处的空地上,激起一片尘土!

“好!好啊!”石宝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抚掌大赞,“没想到,这小小的撬担,竟然真能派上如此大用!石小旗,你真是个天才!”

“石字营”的弟兄们,也都爆发出阵阵欢呼。他们没想到,自己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工具,竟然也能变成威力不俗的守城利器。

石小六心中也是一阵激动。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进,但却让他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成就感。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采石场,与师兄弟们一起攻克技术难题的时光。

尝到了甜头,石小六的“发明瘾”也上来了。他又接连琢磨出了几种简单实用的守城器械。

比如,他将几根削尖的竹竿捆扎在一起,做成“狼牙拍”,可以从城墙上放下,攻击攀城的敌人。

又比如,他将大段的圆木掏空,里面填满碎石和火药(明教中也有一些懂得制作火药的方士),做成简易的“轰天雷”,点燃之后扔下城墙,能造成不小的杀伤和恐慌。

他还利用自己对石料的熟悉,指导弟兄们挑选合适的石块,打磨成大小均匀的擂石,既方便投掷,又能增加威力。

这些“新发明”,虽然在真正的军事家眼中,可能不值一提。但对于装备简陋、缺乏正规训练的明教来说,却无疑是雪中送炭。

石宝对石小六更加器重,将“石字营”中所有与器械制作相关的事务,都交由他全权负责。石小六也因此在“石字营”乃至整个龙潭镇分坛,都小有名气,人称“巧手石小旗”。

王师傅看着石小六的成就,心中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石小六的才华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担忧的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这明教之中,太过出挑,未必是件好事。

孙猴子则私下里对石小六说:“小六哥,你现在可是咱们‘石字营’的宝贝疙瘩了。不过,你也得小心点。我听说,分坛里有些老资格的头目,对你这些‘新发明’,似乎有些眼红呢。”

石小六闻言,心中一凛。他知道,孙猴子说的是实话。明教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同样充满了各种明争暗斗。他一个小小的外围弟子,突然冒尖,自然会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猜忌。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知道,只有不断地展现自己的价值,才能在这乱世之中,为自己和身边的兄弟们,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

于是,他依旧埋头于各种“发明创造”之中。他甚至开始尝试着研究那些从江南逃过来的信徒带来的、一些据说是诸葛亮传下来的“神机弩”的残缺图谱,希望能从中汲取些灵感。

“石字营”的工坊里,每日里都回荡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石小六与弟兄们讨论研究的声音。他们仿佛一群不知疲倦的工匠,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这座风雨飘摇的龙潭镇,构筑着一道道简陋但却坚实的防线。

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新发明”,在不久的将来,也确实在保卫龙潭镇的战斗中,发挥了出人意料的作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