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香逸:李纨的佛系养仔日常

第51章 秋味盈东窗

加入书架
书名:
纨香逸:李纨的佛系养仔日常
作者:
喜欢紫玉米的古一法师
本章字数:
5358
更新时间:
2025-06-16

璎珞事件的阴霾如同秋日里沉沉的暮霭,笼罩在荣国府上空,久久不散。然而东院之内,却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依旧维持着它独有的宁静与清和。

院中的石榴挂满了沉甸甸的红果,桂花也到了盛放的尾声,空气中浮动着清甜的余韵。几株盆栽的菊花倒是开得正好,黄的灿烂,紫的高贵。李纨看着这些成熟的秋实,心中那份对美食的执着又悄然萌动。云舂坞的菜单,该添些秋日的新意了。

这几年来,黛玉与她同住一个院子,朝夕相处。李纨在小厨房里捣鼓各种新奇吃食,从未刻意瞒着黛玉。一来瞒不住,二来,她深知黛玉的聪慧与品性。果然,黛玉很快便察觉了这位嫂子似乎与外面那家声名鹊起的“云舂坞”有着不寻常的联系。她并未点破,只是在一次李纨试做新点心时,看着那熟悉的精致模样,才用那双清澈如水的眸子望向李纨,轻声问:“嫂子,这……是云舂坞的方子吗?”

李纨坦然一笑,放下手中的模具:“妹妹好眼力。是,云舂坞是我的一点小营生。”她没有过多解释,只道,“守着兰儿,总得为将来打算一二。”

黛玉闻言,眼中并无鄙夷或惊讶,反而流露出理解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钦佩。她点点头,郑重道:“嫂子放心,黛玉省得。在外,绝口不提。”她深知寡嫂带着幼子的不易,更感念李纨待她的真心与庇护。这份守口如瓶的承诺,便是她无声的支持。

相处日久,李纨对黛玉的喜爱也与日俱增。她聪颖绝伦,一点即透;知礼守节,从不逾矩;待人真诚,心思剔透。反观那被阖府上下交口称赞的宝钗,李纨却始终保持着距离。犹记得前些日子,她新琢磨出一款用红茶、牛乳、蜂蜜和碾碎的核桃仁调制的“核桃奶茶”,试做成功后端去给贾母尝鲜。贾母很是喜欢,连说新奇暖胃。当时宝钗也在座,她尝了一口,眼中惊艳之色一闪而过,随即便笑着开口:“珠大嫂子真是巧思!这饮子奶香醇厚,茶味甘冽,又有核桃的香气,实在别致。不知这方子……可是嫂子独门秘制?用料火候可有讲究?”言语间看似随意闲聊,却句句不离配方细节,那股子商人追根究底的劲儿,让李纨心中不喜。

还是黛玉在一旁,轻轻放下茶盏,接口道:“宝姐姐,这饮子胜在心意新奇,嫂子定是花了不少心思调配。咱们只管享用便是,何必刨根问底,倒显得俗气了。” 一句话,既捧了李纨,又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岔开。三春姐妹也常吃李纨做的点心,却从未有人像宝钗这般,明里暗里地打听配方,都极有分寸。

这几日,为了给云舂坞添几样应季的招牌点心,李纨又一头扎进了小厨房。黛玉见她忙碌,似乎也颇感兴趣,常在一旁看着。

“嫂子,这栗子泥是要做馅儿吗?”黛玉看着李纨将蒸熟的金黄板栗细细碾碎过筛,加入蜂蜜和少许猪油炒制成细腻油润的栗蓉,好奇地问。

“是啊,”李纨手上不停,笑道,“想做一款栗子酥。秋日里,糖炒栗子最是香甜,做成点心,想来也应景。”她见黛玉眼神亮晶晶的,便邀请道,“妹妹若有兴致,不如一起试试?这揉面、包馅的活儿,倒也有趣。”

黛玉欣然应允。李纨特意吩咐下去,这几日东院闭门谢客,只说大奶奶和姑娘要静心做些针线。

于是,秋阳和暖的午后,东院的小厨房成了姑嫂二人的小天地。李纨先教黛玉做基础的水油皮和油酥。黛玉学得极快,纤纤玉手揉捏着面团,虽力道稍显不足,但那份专注和灵巧,让李纨赞叹。

金秋栗子酥: 李纨将炒好的栗蓉分成小剂子。黛玉则小心翼翼地将水油皮擀开,包入油酥,折叠、擀开,做出层次分明的酥皮。再将酥皮擀圆,包入香甜的栗蓉馅,捏紧收口,轻轻按扁成小圆饼。黛玉还别出心裁地在几个饼坯上用牙签轻轻划出栗子的纹路,刷上蛋液。送入烤炉,不多时,的甜香便弥漫开来。出炉的栗子酥,外皮金黄酥脆,层次分明,轻轻一碰就簌簌掉渣,内馅是细腻香甜的栗蓉,温润可口。

南瓜糯米糍: 将金黄的南瓜蒸熟捣烂,加入糯米粉、少许澄粉和糖,揉成光滑柔软、色泽明亮的橙色糯米团。李纨教黛玉将糯米团分成小剂子,按扁,包入用糖渍桂花和炒香芝麻混合的馅料,再揉圆。黛玉包了几个,看着掌心圆滚滚、黄澄澄的小团子,忍不住抿嘴笑了。上锅蒸熟后,再滚上一层雪白的椰蓉。咬一口,外皮软糯Q弹,带着南瓜的天然香甜,内里是桂花芝麻的馥郁芬芳,口感丰富,甜而不腻。

柿柿如意糕: 这是李纨的创意。取熟透软糯的柿子,去皮去核,只留澄黄晶莹的果肉,加入少许鱼胶粉熬煮成果冻状的基底,倒入小模具中冷藏定型。同时,用炒香的核桃碎和蜂蜜拌匀。待柿子冻凝固后脱模,在晶莹剔透的柿子冻顶部,点缀上一小勺琥珀色的蜂蜜核桃碎,再插上一小片洗净的、形似如意头的柿子蒂。成品宛如一个个小巧精致的红柿子,剔透,入口冰凉软滑,柿子的清甜与核桃的香脆完美融合,寓意“柿柿(事事)如意”。

黛玉看着自己亲手参与制作的、散发着光泽和香气的点心,眼中充满了成就感。她捻起一块小巧的“柿柿如意糕”,轻轻咬了一口,冰凉清甜的口感让她满足地眯起了眼。

“嫂子,”黛玉放下点心,看着李纨忙碌的身影,忽然轻声问道,“经营这云舂坞……很辛苦吧?为何要如此费心?”

李纨洗净手,擦干,走到黛玉身边坐下,看着这个心思玲珑的妹妹,决定说些更深的话。

“妹妹,”李纨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力量,“你看这府里,金尊玉贵,锦衣玉食。可你我皆是女子,依附父兄、夫家而活。一旦大厦倾颓,父兄夫家靠不住了,又当如何?”

黛玉微微一怔,这个问题,她从未深想过。

“金银产业,于男子是锦上添花,于女子,有时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挺首腰杆的底气。”李纨继续道,目光坦诚,“有了它,即便身处逆境,也能多一分选择,少一分屈从。不必为了一口吃食、一件衣裳,去仰人鼻息,看人脸色。人活于世,纵有诗书琴棋陶冶性灵,也终究离不开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懂得些庶务,知晓些经营之道,并非市侩,而是……为自己,也为想要守护的人,多留一条后路,多筑一道屏障。”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黛玉心中漾开了一圈圈涟漪。她自幼受的是“重精神轻物质”的教导,追求的是诗词歌赋中的超脱与意境。李纨的话,却为她打开了一扇从未想过的新世界的窗。原来,金钱产业并非俗物,它可以是女子在世间立足的凭依?原来,懂得这些“俗务”,竟也是一种力量?

黛玉陷入了沉思,清亮的眸子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迷茫,有触动,更有一丝隐隐的……豁然开朗。李纨看着她的神情,知道今日这番话,己在黛玉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未来如何生长,她无法预料,但至少,她让这个孤高清绝的妹妹,开始看到了烟火人间的另一种可能。

小厨房里,秋日的暖阳透过窗棂,将姑嫂二人笼罩在一片温柔的光晕里。炉灶的余温尚在,空气中弥漫着点心甜蜜的香气,混合着李纨话语中那份沉甸甸的现实智慧,悄然浸润着黛玉的心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