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黛玉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第48章 旧事(二)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黛玉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作者:
灰色的岚
本章字数:
4026
更新时间:
2025-01-04

“是哪家?”父亲问。

他一边听着我讲,一边盯着我的手。我讲故事的时候,时不时苦笑几声,手就在那毒酒,白绫,匕首上来回徘徊。他紧张地盯着我,生怕一个不留神,我就喝了。

我知道他在乎我。

“金陵宁国府贾家。”

我淡淡地说。

这些事儿是我穿进来之后,一直日思夜想的。

为何贾家一夜之间失了帝心?

军功出身的荣宁二国公府,在金陵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荣宁二国府,即使后继无人,没有可以继承的出色的子弟,两位老国公将军,原屯扎于西宁边陲的西宁军部下,也有十万余人。这贾家,是如何几乎一夕之间,失了帝心?

一切都还从秦可卿被逼自尽开始,那个风华绝代风流无双的绝色女子,就如同被盯上的猎物,被贾珍父子玩弄,最终不堪忍受人言蜚语,自尽在宁国府。

这也是贾府衰败的开始。人是死了一了百了,贾家断了跟废太子的联系,让那些跟贾家不合的人没了弹劾说贾家与废太子有染的由头,可有染就是有染,皇帝心里还是嫉恨着。

皇帝憎恨一家,就会憎恨所有跟这一家有牵连的人家,书里的甄家,跟贾家关系密切的薛家,史家,王家,一个没有逃掉。

父亲依旧在世,林家日渐显要,要如何破这个局?

他听得额头已然冒了汗,明明角落里摆了好几盆冰,他依旧觉得闷热。

“这些都是我从永安县主只言片语里猜到的,一个小女孩知道这些,她的家人,宗室,乃至跟贾宝玉交好的北静王水溶,都是知道的,只是如今碍着贾家的势力,还没人捅到皇帝面前罢了,将来谁会是那个炮仗呢?”

“听永安县主说,目前圣上年事渐高,福王能力强,受金陵百姓爱戴,威望颇高,可是北静王母妃地位超然,是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北静王时常出入宫中探望母妃,得见圣上,也颇得圣宠。静王跟福王暗地里较劲不对付,而贾家因为之前福王救了我一事,跟福王来往甚密,俨然是福王一派,静王因为跟贾宝玉关系,暂时忍着,要是忍到不能忍的时候,他还会顾忌贾宝玉情分,不会将秦氏一事捅出来么?”

借着烛光,我看见父亲深深吸了一口气,有些懊恼,似乎在后悔为何今日饮酒。“依玉儿之见,若令贾家即刻与秦氏撇清关系,可好?”

我有些苦笑,“欲盖弥彰,又该如何解释才好?秦氏是个出色的人,在贾家并无过错,相反,一直事老太太至孝,人才情又好,有何理由让她……让她……”

我明白父亲所说的撇清关系是什么意思。

作为宗妇,她已经在贾家生活了好几年,府里上上下下都认识她,休了她?还是突然让她消失?

结局都会是一样,失去帝心,从宁国府开始,从内里衰败。

我摇摇头,说,“永安县主嘴里所说的圣上不是这等绝情之人,除非挑战了帝王的底线。她说圣上是一个性情中人,时常念旧。”

此一时彼一时也,所以我认为随着时光流逝,皇帝年岁渐长,会念旧情,对贾家,也不会是像昔日的护国公府,牵扯进废太子一案,毫无翻身之地。

“所以既然娶了秦氏,就该好好待她。”

将她当个人看。

让皇帝明白,贾家是有情有义的,有能力为他们水家皇室后裔,提供一个栖息之所,即使这个后裔,是被他们除名的,那也是姓水的血脉。

“秦氏是宁国公府的长孙长媳,地位稳固,不好么?”

我笑了,看着父亲,“父亲不必因为我年纪小,就不好意思说,贾家那里,真的好吗?”

我幽幽地说,“我在荣国府的时候,尚且发生贾赦对我先生的事儿,宁国公府里,宁国公常年混迹道馆,诸事不理,儿子贾珍又会如何对待自已的儿媳妇,您不是不会想到。”

父亲脸色憋的通红,好不容易平复心情,说,“那是你的舅舅们,贾珍是你一辈儿的哥哥……”

“我没有这样的亲戚,也不会叫这样的人为哥哥。他们的存在只会拖所有人一起去死。”

“所以父亲要做一个选择了,是要工于心计的玉儿,稳当的家族,还是要安稳于内宅的玉儿,斯文败类的亲戚。”

我端起毒酒,盯着他,面色平静,就像在说明早天太热,不如饮点绿豆汤一样。

他一把夺过我手中的酒杯,甩在地上,连同案上的白绫与匕首。

东西甩到地上,撞到地毯上,发出闷哼声。

这闷热,似乎天要下雨了。

“自然是我们一家和和美美长长久久的了,我自小将你充当男儿教养,何曾又想将你藏于内宅?”

他说。

好,这很好。

坦白从宽,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相信我,去做一些我做不了的事。

可随即父亲又笑了,说,“玉儿既然已经长大了,有些事也可以担起来了,父亲手中有一项私产,乃是玉石铺子,不若交给玉儿,好生打理。”

我错愕地看着父亲,瞬间明白他的用意,这老头,是怕我一直钻进勾心斗角隐私之事中,成为心狠手辣阴毒之人,干脆找一项费事费心的事儿,让我张罗着,占用我的精气神,让我像个正常人家的姑娘。

“你母亲都不知道,”他有些紧张地搓手,说,“也不是族中产业,就是我的私产,如今我忙不开身,且交给玉儿打理,可好?”

我一瞬间泪水有些糊住双眼,点点头,声音有些颤抖,说,“好。”

“好,好,这就好,这就好。秦氏一事儿玉儿不必忧心了,交给为父,为父必定思路周全,不给咱们林家留下隐患。”

“好。”

我信他。

之后父亲从书房里翻出来一个小木箱子,从贴身钥匙串里摸出来一把小钥匙,打开,里面是一张地契,几张下人的卖身契,一一跟我讲解这里面的情况,铺子里用的老师傅们跟伙计情况。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