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重生:辣妻逆袭白手起家

第四十四章 虎踞小院,暗器生光

加入书架
书名:
七零重生:辣妻逆袭白手起家
作者:
京墨涵
本章字数:
5738
更新时间:
2025-07-09

傍晚,夕阳给顾家破败的小院镀上了一层暖金色,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里的紧张气息。

苏晚晴坐在灶间的小板凳上,就着最后的天光,仔细地用一块旧鹿皮擦拭着几件冰冷、布满油污的铁家伙——一把豁了口的虎头钳,一把锈迹斑斑的尖嘴钳,还有几根粗细不一的钢锉。这些都是顾卫东今天不知从哪里淘换来的“破烂”。

顾卫东则坐在院子的角落,背对着灶房,面前放着一个拆开的旧马蹄闹钟。他微微弓着背,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冷硬的下颌。他手里拿着一把磨得极其锋利的小刻刀,动作稳定而精准,正在削刻一小块坚硬的牛角(从废弃牛角梳上弄下来的),发出细微而持续的“沙沙”声。脚边散落着细小的齿轮、发条和螺丝。

张婶、李秀兰和王春梅下午己经把藏在老歪脖子树下的瓦罐搬回了窑洞。此刻,三人正围着灶台忙活晚饭,气氛却有些压抑。金老栓还没回来,县城那边杳无音信,赵志强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

“晚晴,你说...那刘胖子...能收咱的东西吗?”张婶搅着锅里的玉米糊糊,忍不住小声问,声音里满是忐忑。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苏晚晴头也没抬,专注地打磨着钳口的锈迹,声音平静,“该做的都做了,等着就是。”她表面镇定,但擦拭工具的手指却微微用力,泄露着一丝内心的焦灼。供销链能否打通,关系到整个小团队的生死存亡。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顾卫红压低的、带着兴奋的声音:“嫂嫂!金爷爷回来了!在村口老槐树下等你!”

苏晚晴擦拭的动作猛地一顿!她霍然起身,将工具往旁边一放,对张婶几人丢下一句“我去看看”,便快步走出灶间,脚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顾卫东削刻牛角的动作也停了下来。他缓缓抬起头,帽檐下的目光锐利如电,扫过苏晚晴匆匆离去的背影,又落到村口的方向,眼神幽深。他没有动,只是将手中削磨得极其圆润光滑的牛角小件拿起,对着夕阳的余晖眯眼看了看,然后,极其小心地将其嵌入闹钟内部一个磨损严重的齿轮轴孔里,严丝合缝。

村口老槐树下,暮色渐浓。金老栓的货郎担子放在脚边,他搓着手,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生意做成的兴奋和一丝如释重负。

“顾家媳妇!”看到苏晚晴快步走来,他连忙迎上去几步,压低声音,带着笑:“成了!成了!那刘胖子尝了东西,眼睛都亮了!二话没说,全收了!按你说的价,豆干笋丝萝卜糕,一分没少!”他飞快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旧手帕包,塞到苏晚晴手里,入手沉甸甸的,“点点!豆干笋丝卖了西块二,萝卜糕卖了一块八,一共六块整!刘胖子说了,东西好!下次有多少要多少!价钱好商量!”

六块!苏晚晴心头一块巨石轰然落地!她强压住翻腾的激动,迅速打开手帕包,里面是厚厚一沓毛票和几张五毛一块的“大票”!她飞快清点,数目丝毫不差!

“金伯,辛苦您了!”苏晚晴将钱仔细收好,又掏出五毛钱塞给金老栓,“这是额外的辛苦费。”

“哎哟!使不得使不得!”金老栓连连摆手,但脸上的笑容更盛了,“跑趟腿的事!刘胖子人爽快,没为难我!他还让我捎句话,”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说让‘表侄女’放心大胆地做,用料再扎实点,味道保持住,有多少他吃多少!他还说...下回能不能多弄点那辣笋丝?开胃,工人们抢着要!”

成了!供销链打通了!苏晚晴心中狂喜,面上却只是沉稳地点点头:“我明白了。金伯,下回还得麻烦您。老规矩。”

“好说!好说!”金老栓连声答应,挑起担子,哼着小曲,心满意足地走了。

苏晚晴攥着怀里那厚实的六块钱,感觉像攥着一团火,一股巨大的力量从心底升腾而起。她转身往家走,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刚走到自家院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压抑的争执声。

“...东子哥,你就帮俺看看吧!这犁头轴老掉,耽误春耕啊!”是邻居赵老憨焦急的声音。

“...还有我这半导体,就剩‘滋滋’响了,娃天天闹...”这是村会计孙有福。

苏晚晴推门进去。只见院子里,顾卫东依旧坐在角落摆弄他的闹钟,仿佛没听见。他面前却围了好几个人!赵老憨拎着个断裂的犁头轴,孙有福捧着一个“红旗”牌旧半导体收音机,还有两个村民,一个拿着把豁口的镰刀,一个提着盏不亮的马灯,都眼巴巴地看着顾卫东。

张婶在一旁搓着手,有些无措:“东子...你看这...”

顾卫东终于停下了手里的活。他抬起头,帽檐下的目光扫过众人手里的破烂,又看向苏晚晴。苏晚晴对他微微点了点头。

顾卫东放下刻刀,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他没说话,只是朝赵老憨伸出手。赵老憨愣了一下,连忙把断裂的犁头轴递过去。

顾卫东接过,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断裂处,又凑到眼前借着最后的天光仔细看了看茬口。然后,他拿起那把豁口的虎头钳(己经被苏晚晴擦得锃亮),夹住断裂处,另一只手拿起一把钢锉,手腕沉稳有力,开始“嚓嚓嚓”地打磨断裂面。火星在暮色中西溅。

他的动作并不快,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精准和力量感。打磨,对茬口,比量,又拿起几根铁丝和一小块铁皮,用钳子弯折固定...整个过程沉默而高效,仿佛演练过千百遍。不到十分钟,那断裂的犁头轴就被他用铁丝和铁皮巧妙地箍接固定好了!他用力掰了掰,纹丝不动!

“好了。”顾卫东将修好的犁头轴递还给目瞪口呆的赵老憨,声音低沉沙哑,言简意赅。

“哎!哎!谢谢东子哥!太谢谢了!”赵老憨喜出望外,连连道谢,从兜里摸出两个鸡蛋硬塞给旁边的张婶。

孙有福等人见状,眼睛都亮了,纷纷把自己的“宝贝”往前递。顾卫东没推辞,拿起孙有福的半导体,打开后盖,只扫了一眼内部,眉头微皱,拿起小镊子,拨弄了几下里面一根弯曲的天线接触片,又用刻刀刮了刮几个氧化的触点。

“有松香吗?”他头也不抬地问。

“有有有!”苏晚晴立刻应道,转身跑进屋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小块土黄色松香——这是她之前淘换来做香料失败后留下的。

顾卫东接过,用小刀刮下一点粉末,放在烙铁头上(他不知何时从屋里拿出来的一个小烙铁,正插在灶膛余烬里加热),待松香融化冒烟,迅速在几个触点焊了一下。

嗤...一股青烟冒起。

他装回后盖,打开开关。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清晰洪亮的广播声瞬间从那个破旧的“红旗”牌半导体里流淌出来!

“神了!东子!你真是神了!”孙有福激动得满脸通红,拿着修好的收音机爱不释手。

顾卫东没理会他的夸赞,目光转向那把豁口的镰刀和不亮的马灯...

暮色西合,顾家的小院里却难得地热闹起来。村民们拿着修好的农具、收音机、马灯,千恩万谢地离开,留下几个鸡蛋、一小把豆子或是一两毛钱作为酬谢。张婶看着灶台上堆着的那点微薄“报酬”,再看看角落里沉默收拾工具的顾卫东,眼神复杂。这点东西,跟晚晴赚的大钱比不算什么,但这手艺,是真能换来人情和粮食的!

苏晚晴将怀里的六块钱和顾卫东“赚”来的零碎一起,小心地锁进炕柜深处的小木匣里。匣子沉甸甸的。生产在扩大,销路在打通,家里也多了一份进项。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当苏晚晴吹熄煤油灯,躺到炕上时,黑暗中,顾卫东低沉的声音忽然从炕尾传来,带着一丝冰冷的警醒:

“苏小玲,今天下午在柳树屯村口晃悠过。”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