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西域归途遇故人
清理完星宿派残余势力,林砚与木婉清踏上归途。离开沙漠时,他们遇到一支商队,正准备前往大理,便结伴同行。商队的领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者,姓胡,见多识广,一路上给他们讲了不少西域的奇闻异事。
这日傍晚,商队在一处绿洲扎营。胡老指着远处的山脉道:“过了那片山,就快到大理地界了。只是那山里不太平,据说有伙马匪,专抢过路的商队。”
林砚皱眉:“马匪?有多少人?”
“少说也有几十号,个个凶神恶煞,”胡老叹了口气,“前几日还有商队被抢了,幸好没人伤亡。”
木婉清握住剑柄:“若真遇上,我们帮你们打发他们。”
胡老感激道:“那就多谢二位了。”
次日清晨,商队进入山区。山路狭窄,两侧是陡峭的山崖,果然是易守难攻之地。林砚与木婉清走在队伍最前面,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行至一处弯道时,忽听一声呼哨,数十名马匪从山崖上跳下来,手持刀枪,堵住了去路。为首的是个独眼大汉,脸上带着刀疤,狞笑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商队的伙计们吓得脸色发白,胡老强作镇定:“好汉,我们只是小本生意,没多少财物,还请高抬贵手。”
“少废话!”独眼大汉挥刀,“要么交钱,要么留下小命!”
林砚上前一步,伴星短剑出鞘:“光天化日,也敢拦路抢劫?”
独眼大汉见他只有两人,不屑道:“就凭你们?找死!”说着挥刀砍来。
林砚侧身避开,短剑首刺他手腕,动作快如闪电。独眼大汉没想到他这么厉害,仓促间躲闪,手腕还是被划开一道口子,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点子扎手!一起上!”独眼大汉怒吼。
马匪们一拥而上,林砚与木婉清背靠背迎战。林砚的剑法圆融多变,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雷霆万钧,小无相功与北冥真气融合后的内力运转自如,每一剑都精准地打在马匪的兵器或穴位上,不伤性命却能让他们失去战斗力。
木婉清的剑法则依旧凌厉,专挑马匪的破绽,剑光闪烁间,己有数人被挑落兵器,瘫坐在地上。
不过片刻,马匪们就被打得哭爹喊娘,个个躺在地上哀嚎。独眼大汉见状,爬起来想跑,被林砚一脚踹倒:“还想跑?”
“英雄饶命!”独眼大汉连连磕头,“我们也是被逼的,家里有老有小,实在活不下去了才……”
林砚皱眉:“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独眼大汉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我们本是边关的士兵,被将军克扣军饷,还被诬陷通敌,才不得不逃到这里当马匪。”
林砚接过令牌,见上面刻着“振武军”三个字,确实是边关军队的制式。他看向木婉清,见她眼中也带着疑虑,沉声道:“若你们真有冤屈,为何不去官府伸冤?”
“官府与那将军勾结,我们去了也是送死!”独眼大汉哭道,“英雄若不信,可去附近的村子问问,那里还有不少跟我们一样逃出来的士兵。”
胡老上前道:“他说的村子我知道,确实有不少流民,据说都是逃兵。”
林砚沉吟片刻,对独眼大汉道:“我暂且信你一次。若你们真有冤屈,我可以帮你们向大理段王爷禀明,让他上奏朝廷,还你们清白。但你们必须保证,再也不做拦路抢劫的勾当。”
独眼大汉喜出望外,连连应诺:“多谢英雄!我们再也不敢了!”
林砚命他们将抢来的财物还给过往商队,又给了他们一些盘缠,让他们去大理找段正淳。马匪们千恩万谢地走了,胡老叹道:“石公子真是仁心,既除了祸害,又给了他们一条生路。”
林砚笑了笑,看向木婉清,见她正望着远方的山脉,眼中带着思索。
“在想什么?”他走过去。
“在想,这世上的事,果然不是非黑即白的,”木婉清轻声道,“那些马匪虽是强盗,却也有不得己的苦衷。”
“是啊,”林砚握住她的手,“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看清真相,给每个人一个机会。”
商队继续前行,走出山区时,夕阳正好落在大理的方向,染红了半边天。林砚知道,回到大理后,又有新的事情要做——帮那些士兵伸冤,查探边关的隐情。但他心里很平静,因为他知道,只要身边有木婉清,有这份并肩同行的默契,无论遇到什么,都能从容应对。
归途漫漫,却因彼此的陪伴而温暖。山风吹过,带着草木的清香,也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一路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