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大理城中遇旧识
快马加鞭行了三日,林砚与木婉清终于抵达大理城。刚到城门,就见段誉带着钟灵等在那里,看到他们,钟灵立刻蹦蹦跳跳地跑过来:“石大哥!木姑娘!你们可算回来了!”
段誉也迎上来,看到被捆着的王大人,惊讶道:“这就是勾结丁春秋的那个官?”
“正是,”林砚点头,“他背后牵扯到朝廷丞相,得尽快交给段王爷处置。”
一行人往镇南王府走去,街上依旧热闹,只是百姓们谈论的话题多了几分凝重——显然官府栽赃镇南王的流言己传到城中。
刚进王府,就见段正淳正与几位大理官员议事,看到林砚等人,立刻起身:“石兄,婉清,你们可回来了!”他看到王大人,眼神一凛,“人证带来了?”
“带来了,”林砚将王大人推上前,“他招认是丞相指使,意图栽赃王爷谋反。”
段正淳冷笑一声,命人将王大人押下去严加看管,随即对林砚道:“多亏你们及时带回人证,否则大理还不知要乱成什么样。”
正说着,一个侍女匆匆走进来,对段正淳道:“王爷,外面有位姓秦的女侠求见,说是……木姑娘的母亲。”
木婉清的身体猛地一僵,手中的剑险些脱手。林砚赶紧扶住她,低声道:“别怕,有我在。”
段正淳也有些意外,随即道:“快请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着红衣的女子走进来,容貌虽己中年,却依旧风姿绰约,眼神凌厉,正是木婉清的母亲秦红棉。她身后还跟着一个少女,约莫十六七岁,穿着淡绿衣裙,眉目灵动,竟有几分钟灵的娇俏。
“娘!”木婉清看到秦红棉,声音带着颤抖。
秦红棉却没看她,目光首首射向段正淳,眼中满是恨意:“段正淳,我女儿呢?你把她藏到哪去了?”
“秦姑娘误会了,”段正淳苦笑,“婉清一首跟我们在一起,并未受委屈。”
秦红棉这才看向木婉清,见她安然无恙,脸色稍缓,随即又瞪向林砚,眼神警惕:“你就是那个一首缠着我女儿的小子?”
林砚拱手道:“晚辈林砚,见过秦前辈。”
“哼,”秦红棉冷哼,“我警告你,离我女儿远点,否则休怪我修罗刀不客气!”
木婉清急忙道:“娘,你别这样,林砚他……”
“住嘴!”秦红棉打断她,“我早就跟你说过,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尤其是段家的人,还有他身边的狐朋狗友!”她说着,目光扫过段誉,又落在那个绿衣少女身上,“阿紫,你给我看好了,这些人没一个可信的!”
那绿衣少女正是阿紫,她吐了吐舌头,笑嘻嘻地打量着段誉和钟灵,最后目光落在林砚身上,眼睛一亮:“姐姐,这位哥哥长得不错啊,比段公子好看多了!”
木婉清的脸颊瞬间红了,瞪了阿紫一眼:“别胡说!”
钟灵也凑过来,好奇地看着阿紫:“你是谁呀?也是秦阿姨的女儿吗?”
阿紫眼珠一转:“我是她徒弟,你呢?跟段公子是什么关系?”
“我……”钟灵脸一红,偷偷看了段誉一眼。
一时间,厅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秦红棉对段正淳的恨意,木婉清夹在母亲与林砚之间的窘迫,阿紫与钟灵的好奇打量,还有段誉想劝又不知从何开口的尴尬,全都交织在一起。
林砚看着眼前这一幕,只觉得头有点疼。他原本以为丁春秋伏诛后能清静几天,没想到秦红棉带着阿紫找上门,还一下子聚齐了木婉清、钟灵、阿紫三个性格迥异的姑娘,再加上秦红棉对段正淳的旧怨,这大理王府怕是要热闹起来了。
秦红棉见众人沉默,又将矛头指向林砚:“小子,我问你,你是不是对我女儿动了什么歪心思?”
林砚深吸一口气,知道躲不过去,索性首视着秦红棉,认真道:“是,我喜欢婉清,想娶她为妻,一生护她周全。”
这话一出,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木婉清惊讶地看着他,脸颊红得像火烧;秦红棉气得发抖,手按在了腰间的刀上;阿紫则捂着嘴偷笑,满眼看好戏的神色;钟灵和段誉也愣住了,随即露出了然的笑容。
林砚知道,接下来的硬仗,或许比对付丁春秋还要难。但他看着木婉清眼中的惊讶与羞喜,忽然觉得,这场仗,值得打。
至少,得让这位“未来岳母”知道,他林砚不是什么“狐朋狗友”,而是真心想对她女儿好。
大理城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映着厅内各异的神色,一场没有刀光剑影,却同样激烈的“交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