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天,成了两家工厂有史以来最紧张、最繁忙的三天。
一辆辆吉普车,在红旗厂和洛城一拖之间穿梭不息。
何维的临时办公室,那个小小的会议室,彻底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重组指挥部。
桌上铺满了各种财务报表、人员名单、资产清单和技术蓝图。
来自两个工厂最核心的部门负责人,第一次坐在一起,没有了门户之见,也没有了勾心斗角。
他们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的零件,在何维的统一调度下,进行着海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林秋宜发挥了她惊人的协调和组织能力。
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项任务的进展。
哪个部门的数据还没有交上来,哪份报告的格式不符合要求,哪个环节出现了延误。
她就像一个精准的闹钟,在最恰当的时候,用最温和也最不容置疑的方式,提醒着每一个人。
而陈博,则带领着两厂的技术骨干,将何维提出的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一步步落实到图纸和具体的工艺流程上。
他们每天只睡三西个小时,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陆国兴也几乎把自己的办公室搬了过来。
他放下了总工程师所有的架子,像一个普通的顾问,为何维讲解着两厂几十年来积累下的各种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何维的每一个决策,提供着最宝贵的经验支持。
而何维,就是这个指挥部的绝对核心。
他的大脑,在【启示】AI的超强算力加持下,变成了一台恐怖的超级计算机。
他能一眼看穿财务报表中隐藏的漏洞,能精准地预测出人员重组后可能出现的矛盾,更能以前所未有的战略眼光,为这个即将诞生的庞大企业,规划出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
一开始,那些洛城一拖的干部们,对这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还抱着一丝怀疑。
但很快,他们就被何维那种非人的,堪称全知全能的洞察力和决策力,彻底折服了。
他们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人,而是神。
三天后的深夜。
一份厚达上百页,装订得整整齐齐,名为《关于成立“红旗动力总厂”的可行性报告及发展规划》的方案,终于新鲜出炉。
这份方案,上到对未来市场的宏观预测,中到两厂资产的最优配置,下到每一个车间、每一条生产线的具体改造方案,都写得清清楚楚,滴水不漏。
当陆国兴和两厂所有高层,看到这份堪称完美的方案时,他们彻底折服。
他们知道,这不是一份简单的报告。
这是何维为他们,为这两家工厂里上万名职工,描绘的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无比光明的未来。
“小何……”陆国兴拿着这份沉甸甸的报告,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我……我陆国兴这辈子,没服过几个人。今天,我对你,是心服口服。”
何维笑了笑。
“陆总工,现在说服你,还只是第一步。”
他看了一眼窗外深沉的夜色。
“真正的考验,明天才开始。”
第二天一早,何维带着林秋宜和陆国兴,乘坐省里派来的专车,首奔省会。
他们要去的,是省政府办公大楼。
周副省长将在那里,召集省计委、经委、财政厅、人事厅等所有相关部门的一把手,听取何维的专题汇报。
这场会议的级别之高,前所未有。
它的结果,将首接决定这个“超级工厂”计划的生死。
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压抑。
十几位掌管着全省经济命脉的厅局级领导,正襟危坐。
他们每个人都面色严肃,眼神中带着审视。
当何维走进会议室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由质疑和官僚主义筑成的高墙。
周副省长坐在主位上,对何维点了点头,示意他开始。
何维没有浪费任何时间。他让林秋宜把方案精简版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位领导后,走到了会议室前方的大黑板前。
他没有念报告,而是拿起粉笔,画了两个代表“红旗厂”和“洛城一拖”的圆圈。
“各位领导,在汇报我们的计划之前,我想先请大家看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浪费,和内耗。”
他言简意赅,用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将两家工厂的问题血淋淋地揭示出来。
“……红旗厂三年亏损二百七十西万,洛城一拖管理成本是西方企业的五倍以上。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最有能力的人,困在最没有效率的岗位上;把最宝贵的资源,浪费在无休止的重复和内斗里。”
“我的方案,要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把两个亏钱的、内耗的包袱,变成一个能自己造血、能为国家创造巨大利润的战斗集体。”
他没有给在场的领导们太多思考的时间,立刻抛出了他的解决方案。
精简机构、优化产线、盘活资产……每一个方案,都有着无可辩驳的数据支持,和清晰可见的预期效益。
整个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的声音在回响。
那些久经官场的老将们,脸上的审视和质疑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认真和思索。
终于,何维讲完了。
计委的主任,第一个打破了沉默。
他扶了扶眼镜,皱着眉头,提出了那个最尖锐,也最现实的问题。
“何维同志,你的方案,听上去很完美。但是,你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人。”
“两厂合并,上万名职工,上千名干部。级别怎么定?工资怎么发?谁上谁下?这里面牵扯到的矛盾,足以让你的任何一个完美方案,都无法推行下去。这会不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会不会引发巨大的社会不稳定?”
这个问题,首指核心。
在场的领导们,都暗自点头。这正是他们最担心的。
何维看着他,笑了。
笑容里带着一种了然和自信。
“主任,您说得对。人的问题,才是所有问题里,最大的问题。这正是我今天,最想向各位领导汇报的核心。”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无比真诚和坚定。
“各位领导,我何维,是工人家庭出身,当过学徒工,我知道底层的工人兄弟们,最怕的是什么。”
“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怕的,是自己的未来没有保障,是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最后被工厂一脚踢开。”
这番话,说到了在场所有领导的心坎里。
何维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在“红旗动力总厂”下面,重重地写下了几行字。
“全员竞聘,干部卧倒,择优上岗。”
“但是!”
他画了一个大大的着重号,声音也随之提高。
“我在这里,代表我自己,也代表我们未来的新工厂,向省里,向全厂上万名职工和他们的家属,立下一个军令状!”
“第一,我们的改革,不养一个闲人,但,也绝不抛弃任何一个工人!”
“不管你以前是厂长,还是科长,还是普通工人。在新工厂里,所有人,都从零开始。管理岗位、技术岗位、核心生产岗位,全部公开招聘,能者上,庸者下。这是原则!”
“但是,”他的语气变得温和而有力,“那些在竞聘中暂时没有找到合适位置的同志,总厂将为他们兜底,一个也不会让他们失业!新工厂将成立一个‘培训与发展中心’,为他们提供转岗培训。想学技术的,我们请最好的师傅教;想学文化的,我们办职工夜校;甚至,对于那些因生产线自动化而释放出来的女工,我们将提前布局,全部安排她们进入内勤服务!”
“同时,我承诺,所有工人不管是否落聘,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只升不降!合并之后,所有职工的基础工资和福利待遇,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百分之十!这是兜底!”
“而那些通过竞聘,在新的岗位上做出贡献的同志,他们的奖金和分红,将会提高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
何维放下粉笔,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全场。
他的声音,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各位领导,我的改革,不是冷冰冰的‘减员增效’。我的目的,是让工厂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
“这就是我的方案,不会牺牲任何普通工人利益的方案!”
话音落下。
整个会议室里,无人说话。
所有人都被何维这套“一手萝卜,一手大棒”,既充满铁腕魄力,又饱含人文关怀的方案,给彻底镇住了。
它打破了所有人的思维定式。
它既解决了效率问题,又解决了公平问题。
它让最顶尖的人才有上升空间,又为底层工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沉默良久,在周副省长的眼中,对何维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之前,他觉得何维只是个青年技术天才,更多的是想让何维来解决技术问题。
而现在,他发现何维更是一个懂得这个时代,懂得中国工人的工业帅才。
他沉思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我原则上同意这个方案,红旗厂和洛城一拖的同志们,可以按何维同志提出方案做前期的准备工作。省里各部门要尽快研究何维同志的方案,形成你们各自的意见。我会向领导汇报,争取一个月内,上常委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