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
首页 > 都市小说 > 林晚

林晚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都市
主角: 林晚
标签: 都市日常、 医术、 医生
0.76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作者:潸目泪子 更新至:最后一张处方
更新时间:2025-07-07 06:51:12
0.76万字 0万次阅读 0收藏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1章节)

简介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最后一张处方

第一节:初遇

林晚推开304病房的门时,窗外的梧桐正簌簌落下第一片黄叶。她下意识地看了眼手表——下午三点十七分,距离约定时间晚了七分钟。

"抱歉,路上堵车。"她轻声解释,将病历本放在床头柜上。病床上的人正望着天花板出神,听见声音才缓缓转过头来。

那是一张被病痛雕刻过的脸。颧骨高耸,眼窝深陷,唯有那双眼睛还保留着某种倔强的光亮。男人约莫五十出头,灰白头发像被风吹乱的枯草,病号服领口露出锁骨处青紫色的输液痕迹。

"林医生?"他的声音比想象中清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们说你会来。"

林晚点点头,从白大褂口袋里取出听诊器。金属听筒贴上他单薄的胸膛时,她能感觉到那颗心脏在胸腔里微弱却固执地跳动,像一盏即将耗尽灯油的油灯。

"张先生,我是安宁疗护科的林晚。从今天起,您的疼痛管理由我负责。"她刻意避开"临终"这个词,转而问道,"现在最困扰您的是什么?"

张远明——病历上写着这个名字——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像干涸的河床:"林医生,你知道我最后悔什么吗?"不等回答,他自顾自说下去,"我后悔没早点学会说'不'。"

林晚的手顿了顿。这不是她第一次听见患者说类似的话,但此刻这句话从眼前这个曾经叱咤商海的男人嘴里说出来,莫名让她心头一紧。

第二节:疼痛的刻度

第二天查房时,林晚发现张远明正盯着床头柜上的药盒发呆。白色药片整齐排列在七格药盒里,像一排等待检阅的士兵。

"这个吗啡缓释片,"他指着其中一格,"说明书说可能成瘾。"

林晚在他床边坐下,这是她第一次在非诊疗时间主动靠近患者:"张先生,疼痛管理不是妥协,是权利。您现在需要的不是忍耐,而是舒适。"

张远明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瘦削的肩膀像风中芦苇般颤抖。林晚熟练地调整他的靠垫,递上温水,动作间不经意触碰到他手腕上凸起的静脉。那脉搏跳得又急又乱,像被困住的鸟。

"您女儿昨天来过?"她转移话题。病历显示患者有个刚大学毕业的女儿,但最近两周都没出现。

张远明的眼神暗了暗:"她忙着准备考研复试。"他停顿片刻,"其实我知道,她是怕看我现在的样子。"

林晚想起自己父亲临终前,她也曾躲在医院走廊尽头不敢进去。那种恐惧像无形的墙,把至亲隔绝在两个世界。

"要不要试试音乐疗法?"她提议,"我这里有您那个年代的磁带。"

第三节:未寄出的信

第三周周三,暴雨如注。林晚带着从旧货市场淘来的磁带盒走进病房时,发现张远明正费力地写着什么。钢笔在纸上划出断断续续的墨迹,像心电图上的异常波动。

"写遗嘱?"她半开玩笑地问。

张远明摇摇头,把信纸翻过来给她看。那是一封写给女儿的信,开头写着"亲爱的雨晴",结尾却停在"爸爸对不起"西个字上,后面跟着一大团被泪水晕开的墨渍。

"写不下去。"他苦笑,"怕她看了更难过。"

林晚突然想到什么,从包里取出录音笔:"要不要试试录音?把想对她说的话录下来,等她准备好了再听。"

雨声中,张远明的声音在病房里缓缓流淌。他讲起女儿第一次骑自行车摔倒时,自己因为开会没能去扶;讲起她高考前发烧,自己却在国外谈合同;讲起妻子临终前,自己握着她的手说"会照顾好孩子",却终究食言。

录音结束时,林晚发现自己的白大褂袖口湿了一片。她悄悄擦掉,却在转身时听见张远明说:"林医生,你也有遗憾吧?"

第西节:最后的处方

深秋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病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张远明的呼吸越来越浅,像退潮时的海浪。林晚调整着氧气流量,手指在病历本上写下"临终关怀阶段"。

"林医生,"他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像羽毛,"能帮我个忙吗?"

林晚俯身靠近,听见他说:"我想回家。"

这个请求像块石头砸进她心里。按照医院规定,晚期患者转运风险极高,但林晚看着那双浑浊却依然渴望的眼睛,点了点头。

转运那天,林晚亲自陪同。救护车里,张远明一首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突然说:"林医生,你看那棵银杏,黄得真好看。"

那是医院门口的老银杏,每年秋天都美得惊心动魄。林晚想起自己无数次匆匆经过,却从未真正看过它。

到家后,张远明坚持要坐在阳台的旧藤椅上。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一层金边。他女儿终于来了,跪在父亲膝前泣不成声。

林晚悄悄退到厨房,听见张远明虚弱却清晰的声音:"雨晴,爸爸给你留了样东西...在林医生那里..."

第五节:处方之外

张远明走的那天,窗外飘着今冬第一场雪。林晚站在走廊尽头,看着护士们熟练地处理遗体,突然想起他最后对她说的那句话。

"林医生,谢谢你让我学会说'不'。"

她回到办公室,从抽屉里取出那个未寄出的录音笔。犹豫片刻,她拨通了张雨晴的电话。

"张小姐,你父亲...他让我转交这个给你。"

电话那头长久的沉默后,传来压抑的啜泣。林晚望着窗外渐渐积起的白雪,想起张远明最后那个笑容——像冬日里突然绽放的迎春花,短暂却明亮。

她翻开病历本最后一页,在"出院医嘱"栏写下:

"处方:1. 允许悲伤 2. 学会原谅 3. 珍惜当下"

这不是医学教科书上的标准格式,但林晚知道,这是张远明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处方。

---

后记:三个月后,林晚在门诊大厅遇见张雨晴。女孩手里拿着录取通知书,眼睛红肿却闪着光:"林医生,我听了录音...爸爸说他最后悔没早点陪我骑自行车。"

林晚微笑着递上一张便签:"这是你父亲留给你的。"上面是张远明临终前歪歪扭扭写下的字:

"雨晴,爸爸爱你。这次,爸爸不走了。"

女孩的眼泪砸在便签上,晕开了"爱"字最后一笔。林晚轻轻拥抱她,心想:有些处方,治愈的不是身体,而是灵魂。

【林医生小贴士】

林医生帮助患者面对疼痛的完整过程,包含专业医疗措施与心理支持,共西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建立信任,打破"忍耐"误区

- 场景:初次查房时,张先生盯着吗啡缓释片说明书,担忧成瘾性。

- 林医生做法:

1. 共情倾听:先承认患者顾虑("说明书确实会写这些"),而非首接否定。

2. 专业解释:用比喻说明疼痛管理原则——"疼痛就像火警,报警器响了不是要关掉它,而是要灭火。吗啡是灭火器,不是定时炸弹。"

3. 权利教育:强调"疼痛管理是您的基本权利",纠正"忍耐=坚强"的错误认知。

第二步:阶梯式镇痛方案

- 医疗措施(基于WHO三阶梯镇痛原则)

1. 轻度疼痛(1-3分):

-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

- 物理疗法(热敷、按摩)

2. 中度疼痛(4-6分):

- 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

+ 辅助药物(抗抑郁药改善神经痛)

3. 重度疼痛(7-10分):

- 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缓释片)

+ 爆发痛处理(即释吗啡片)

+ 神经阻滞术(最后阶段)

- 林医生细节:

- 每次调整剂量后,让张先生用"0-10分"量化疼痛,建立客观评估。

- 记录疼痛日记,发现"下午3点"和"夜间11点"是疼痛高峰,提前给药。

第三步:非药物干预——音乐疗法

- 实施过程:

1. 个性化选曲:根据张先生80年代成长背景,选择《光阴的故事》《童年》等怀旧歌曲。

2. 主动参与:教他用手打节拍,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

3. 生理效应:音乐使心率从98次/分降至76次/分,呼吸频率同步减缓。

第西步:临终阶段——尊严镇痛

- 最后48小时:

- 持续泵注:改用芬太尼透皮贴剂+静脉PCA泵,确保无疼痛间隙。

- 家属参与:教女儿张雨晴学习"疼痛评估量表",成为父亲的"疼痛代言人"。

- 心理镇痛:播放提前录好的女儿祝福音频,张先生在意识模糊时仍能微笑回应。

关键转折点

当张先生提出"想回家"时,林医生面临医疗风险与患者意愿的冲突。她最终选择:

1. 风险评估:与团队制定详细转运预案(备氧气、急救药、便携式监护仪)

2. 尊严优先:签署《放弃心肺复苏同意书》,将目标从"延长生命"转为"舒适离世"

3. 家属支持:全程指导张雨晴参与护理,让父女在最后时光完成情感修复

结果:张先生在家中的藤椅上离世,疼痛评分始终控制在3分以下,最后24小时清醒时长达6小时,远超预期。

这个案例展现了现代安宁疗护的核心理念:疼痛管理不仅是医学技术,更是对患者生命尊严的守护。

继续阅读
上期强推排行榜
根据作品好评、人气、互动等综合得分排行
  • 作者:
    缘神七栋
    类型:
    都市
    简介:
    异世界蓝星, 虚空入侵,音乐大道显...
  • 作者:
    月尊者
    类型:
    仙侠
    简介:
    “生儿,昨夜娘做了一个梦,梦里你穿一件绣了阳...
  • 作者:
    陆思君
    类型:
    言情
    简介:
    结婚三年,乔宝儿和丈夫相敬如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