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里戈尔橡树林的丰收余韵犹在,柳溪沉浸于“云端记忆”成功对接国家平台的喜悦。然而,深秋的山林,总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变数。一日清晨,负责橡树林日常巡查的张石头,发现几株橡树的新生叶片上,出现了零星诡异的锈褐色斑点。
“胡教授,您快来看看!这叶子……不对劲啊!”张石头的声音透着焦急,拍下照片发到合作社核心群。
胡适之正在本草科创中心主持“菌丝芯片”的标准化论证会,看到消息心头一紧。他立刻将图片转发给仍在柳溪的卢克和佩里戈尔的专家团队。
卢克赶到现场,仔细查看叶片,又翻开背面,脸色凝重:“胡,是橡树叶锈病(Oak Leaf Rust)!一种真菌病害!在佩里戈尔也时有发生,但……这季节和这发病速度不太寻常!”他提取了病叶样本,紧急进行镜检,确认了病原菌。
更糟的消息接踵而至。林风通过智慧监测网络发现,后山一片用于采集野生菌种的原始松林,也出现了大面积的松针发黄、脱落现象!经省林科院专家远程会诊,初步判断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外来入侵性线虫——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早期症状!此虫传播快、防治难,被称为“松树的癌症”!
两处核心生态区域同时告急!橡树锈病虽不致命,但会严重削弱树势,影响松露产量和品质;而松材线虫一旦蔓延,整片松林将在数年内枯萎死亡,不仅破坏景观和生态,更将断绝柳溪重要的野生菌种来源!
“必须立刻启动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预案!”胡适之在视频会议中斩钉截铁,声音透过屏幕传递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卢克,橡树林这边,按佩里戈尔成熟方案,立刻喷施生物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同时清除所有病叶深埋!林风,你负责的松林区:第一,立刻划定隔离带,严禁任何未经消毒的人员、工具进出;第二,调取并分析过去三个月所有传感器数据,尤其是温湿度变化和可能携带线虫的天牛活动迹象;第三,联系国家林草局松材线虫防控中心,请求技术支援和检疫!”
危机处置有条不紊地展开。然而,面对松材线虫这种毁灭性病害,传统手段往往被动且收效甚微。隔离和清理病树只能延缓,无法根治。柳溪的生态家底,面临严峻考验。
深夜,胡适之在科创中心实验室,对着松林传感器传回的海量数据图谱和松材线虫的显微图像,眉头紧锁。陈依依抱着刚哄睡的小玉儿,通过视频静静陪着他。
“适之,菌丝网络……能感知到这种威胁吗?”陈依依忽然轻声问,“就像当初暴雨前,土壤墒情传感器能预警一样。菌丝是森林地下的神经网络,它们对环境的异常,应该最敏感。”
妻子的话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闪电!胡适之猛地抬头:“对!生物传感!我们一首在用菌丝‘读懂’草药,为什么不能让它‘感知’森林的健康?”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构想在他脑中成型——构建一个基于活性菌丝体的、覆盖整片高危林区的“森林健康实时生物传感预警网络”!
他立刻拨通林风的电话,声音因激动而沙哑:“林风!立刻在隔离区边缘和健康林区交界处,选取几个关键节点,埋设我们最灵敏的‘菌丝生物传感芯片’!不是测单一化学成分,而是监测菌丝体自身在接触林区土壤渗滤液或空气挥发物后的整体代谢活性图谱变化!建立健康基线!我要知道,当病害入侵时,这片森林的‘地下神经网络’会发出怎样的‘求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