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系统运转,那些原本废弃无用的物品逐渐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吞噬。杨浩全神贯注,额头上微微沁出细汗,眼神紧紧盯着吸收的过程。不多时,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吸收完成,一些新的数据浮现在他的意识里。
这时,去寻找阻击阵地的队员们纷纷回来汇报情况。有的说找到了地势险要之处,易守难攻;有的则反馈周边环境复杂,需要做好隐蔽工作。杨浩认真倾听着每一个细节,迅速在脑海中规划着作战方案。
他清楚,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艰难,但有了这些回收的资源和合适的阻击阵地,他们也多了几分胜算。他望向远方,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带领着队员们朝着新的战场走去。
…
徐培根匆匆赶到十八军军部,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他不知道这次被张军长紧急召见所为何事。
进入军部会议室后,徐培根看到张军长一脸严肃地坐在会议桌前,其他几位高级将领也都神情凝重。徐培根向张军长敬礼后,在指定的座位上坐下。
会议开始,张军长首先传达了淞沪会战指挥部保卫上海大场地区的军事会议精神。他强调了大场地区对于整个淞沪会战的重要性,以及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该地区的决心。
接着,张军长话锋一转,提到了杨浩。他指出,根据最新的情报和战局分析,杨浩必须进入上海市区,不能继续留在罗店前线。
徐培根听到这个指示,心中不禁一紧。他知道杨浩在罗店前线表现出色,多次立下战功,而且他的部队在那里也有着重要的防御任务。
张军长解释道,杨浩进入上海市区有着更重要的任务。他将负责指挥一支特种部队,执行一项关键的战略任务,这对于保卫大场地区乃至整个淞沪会战的胜利都至关重要。
徐培根明白了张军长的意图,但他也担心杨浩的离开会对罗店前线的防御产生影响。他提出了自己的疑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张军长认真听取了徐培根的意见,并表示会考虑他的担忧。然而,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杨浩进入上海市区执行任务是当前局势下的最佳选择。
最后,张军长下达了命令,要求徐培根尽快安排杨浩前往上海市区,并确保他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徐培根领命后,心情沉重地离开了军部会议室。
…
回到67师部的徐培根一首阴沉着脸,心情糟糕到了极点。最近诸多事务让他焦头烂额,上头的压力、内部的矛盾,像一团乱麻般缠得他喘不过气。而调杨浩特勤大队进入上海闸北的命令,如同一把重锤,一次次敲击着他本就脆弱的神经。
这命令越来越近,近得仿佛下一秒就要将他吞噬。他坐在办公室里,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敲击,节奏杂乱无章。桌上的电报机偶尔发出“滴滴”声,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刺耳。
他知道这命令无法违抗,可内心却充满了担忧与无奈。杨浩的特勤大队是他手里的一张王牌,把他们派去上海闸北,风险难以预估。一旦有个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无奈之下,他只能走到电报机旁,颤抖着双手开始发电报。每按一下按键,都像是在按下自己的命运。灯光昏黄,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显得无比落寞。
发完电报,他瘫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试图让自己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但那即将到来的命令,如同乌云一般,笼罩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绝密电报发出后,作为身经百战的徐培根此时也是无比的煎熬,他希望杨浩不听调遣,拒绝离开罗店防御阵地,可惜的是,杨浩自己需要一个时机,离开前线,进入上海,因为他的记忆中有他必须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