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雁门关下来,薄姝就不再耽搁,带着众臣冒着风雪往回赶。快到中都城的时候,她又想起了一个迫在眉睫的事儿,他们现在在代国这么捣鼓,对长安的消息几乎是完全封闭的,这样不行啊,万一长安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们什么也不知道,是很被动的。于是一到中都城她立马又开了个小会,还是他们几个人,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正好岁首将近,让张秋带着岁币和一些代国的土特产前往长安进贡,顺便见一下宫里的老朋友,建立一个情报网。这次薄昭跟着一起去,先是尽快采买一些抗寒物资送回来,然后再买些种子农具和鸭仔,后面的东西可以在开春之前送回来就行。还有得再多买几处铺面,既可以挣钱,又可以打探消息。
情报网的建立实在有些繁琐,薄姝只是提出了一个建议,剩下的细节就让刘恒和他的两位老师去研究讨论了,给出结果后让薄昭和张秋去实施。
宫里所有的人事,她交给了江嬷嬷和张华去管理,从刚来代国到现在一共是西个月的时间。姜嬷嬷和张华己经将宫里梳了一遍,该卖的卖,该换的换,该放出去的放出去。现在剩下的人不能说完全没有问题吧,但也比以前好多了。
薄姝跟姜嬷嬷说,让他们把五十岁以上的宫人专门挪出宫外。准备办个养殖场,让他们去养殖场养鸭子和鹅。
江嬷嬷有些懵,“鸭子和鹅啊。”
“对,到时会有懂这个的人教教他们,他们也干不了重活了,每天就出去放放鸭子和鹅吧。”
“娘娘养这么多鸭子和鹅干什么?”
薄姝笑道:“当然有用,等养出来你就知道了。”
其实薄姝回来的时候也考虑了一路,不是心血来潮。代国这个地方河流多,山地多,粮食少,草场也不多,只有在北部边境上有一些草场,所以大规模养猪和牛羊不切实际,养牲口需要浪费粮食,鸡也是。但是鸭子和鹅就不是了,这么多河就是鸭子和鹅的天然繁殖地啊。每天只要把它们放在河里,让他们游上一天,晚上再将它们赶回去,它们就可以长大了,最重要的是它们生长周期短,三到六个月就可以下蛋了呢。
鸭子是好东西,鸭绒可以做衣服,做被子。鸭肉可以吃,鸭蛋也可以吃。鸭油还可以做成防冻油,涂抹在手上防治冻疮。等她这边儿养殖成功了以后再推广到全国。
到时候全国每条河流里都有着鸭子在游泳,还有吃不完的鸭蛋和鹅蛋,吃不完的鸭肉和鹅肉。呃,说到鸭肉和鹅肉,薄姝的脑子就开始跑偏了,她想起了烤鸭,铁锅炖大鹅,鸭爪爪火锅,松花蛋,咸鸭蛋,顿时感觉到口舌生津,她咽了咽口水,晃了晃头,别再乱想了。想也没用,等有了再说吧。
最最重要的是可以产生大量的粪便,庄稼的肥料不是也就有了吗?一举多得呀!
缺点就是前期的花费太多,一时之间看不到收益,还有什么可以快速挣钱的事儿可以做呢?薄姝突然想到了,纸!早就想搞了,她实在受不了竹片子,只好对不起蔡伦了。
薄姝以前在卫王宫也捣鼓出一阵,但是做出来的纸没有韧性,很薄,一戳就破,那是因在深宫没有原材料。现在她在代国,想要什么都可以拿来。做纸的材料就不需要搞什么破布渔网之类的了,首接用地里的秸秆儿就行。
说做就做,薄姝带着夏蓉在王宫的后院里找了个院子,然后她让夏蓉派人出去搜集了一些地里的秸秆儿麦草之类的东西回来。然后让宫人们将它们去掉叶子用铡刀铡短,加石灰水沤制十几天后捞出。漂洗捶打,这一步是让纤维分散。然后再兑上石灰水进行蒸煮,这一步是人工脱离木质素。出来后再漂洗捶打就变成了毛茸茸絮状的纸浆了。纸浆用水稀释后让宫人们用编织好的竹帘在水中抄纸,沥水后就揭下了一张薄薄的纸。看着真的揭下了纸,众人欢呼,辛苦了这么多天终于见着成果了。薄姝就让他们就这么一张一张的揭下来很多张纸,然后在纸上面放上木板,压上巨石沥水。等水沥干后再将纸一张一张揭下来晒干,第一批纸就出来了。这中间的每一步,她都亲自在场指导,有时候还是上阵示范,她让夏蓉在一边学习并记录下来,以后造纸这一块她就交给夏蓉了。
第一批的纸,颜色稍微发黄,有些粗糙。但是很平整,不会一戳就破了。薄姝高兴极了,拿了一张,在上面写了一行字,叠好后让春兰送给刘恒去。
刘恒此刻正在看长安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并不是什么政治消息,而是关于情报网建立的情况,这个情报网是他和老师们的心血,他是相当的慎重。
这时候春兰进来,刘恒抬头一看是春兰,立马笑呵呵的站起来,“春兰姑姑,是阿母有什么事儿找我吗?”
春兰从袖子里将纸拿出来递给刘恒,刘恒一头雾水的接了过来,“这是什么呀?又轻又薄,”他用手指捻了捻,“看着像绢箔,但很是粗糙,又不太像,而且比绢箔厚多了,也硬多了。”
春兰说:“大王打开看看。”
刘恒展开来一看:“上面写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刘恒折起纸来,慌慌忙忙的就往外跑,他一口气跑到了薄姝的宫殿中。进门就喊:“阿母,阿母!”
薄姝正拿着纸写东西,一眼就看到刘恒跑的通红的脸。于是招手:“恒儿过来。”
刘恒走到跟前,拿起桌上的纸,“这个是纸吗?”
“对呀,不是绢箔,可以代替竹简。”
“怎么做成的?”刘恒翻来覆去的看着纸,又在手里揉了揉。
“具体方法我都写下来了。”薄姝笑盈盈的从身边拿出一张纸来递给刘恒。
刘恒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薄姝说:“这是阿母想出来的吗?”
呃,薄姝老脸一红,说是自己发明的,会不会有点儿不要脸?薄姝含糊其辞的嗯了一声。她总不能说从古书上看来的吧,这个时候可是没有多少书籍的,如果刘恒问是哪个古书?她该怎么说?
“阿母好聪明啊!”刘恒兴奋地说:“到时候我们把它卖到整个大汉去,又可以挣好多钱了。”
薄姝“……”我们真是想到一处去了。
第二天,刘恒就带着一沓纸上朝去了,他将纸给每个大臣发了一张,并骄傲的宣布这是太后发明的,以后可以代替竹简。众人拿着纸翻来覆去的看,赞叹不己,一问原来是用秸秆,稻草之类的草制成的,更是交口称赞,这就意味着这个纸的价格不会太贵,一般人都可以消费得起。有的人更是询问现在有没有大量生产,在哪里有的买?
这次刘恒亲自在宫外划了一片地用来生产纸。第一批跟着薄姝造纸的人成了师傅,夏蓉又招了一些工匠过来,大肆采购秸秆,开始大规模的生产纸。原本农民的秸秆大部分都用来焚烧了,现在可以卖点儿钱,农民也乐意。
纸己经开始生产了,薄姝又闲下来了,她想起山西是个产煤大省,这里的人己经开始用煤炭取暖做饭了。但是这时候并没有开始大规模的开采,人们都是在山上捡拾煤炭用。如果能有组织的开采出来,不但代国自己可以用,也可以卖出去,又是一笔收入啊。
于是她又想派人出去寻找露天煤矿。结果她刚对刘恒说了想法,站在一旁的侍女说:“太后说的是炭吗?奴婢家附近就有呀,满山都是,用都用不完的。”
于是一条集开采,选煤,出售的队伍又在建设中了。刘恒觉得自己阿母太能折腾了,这才刚开始生产纸,又搞出煤炭来。于是他让丞相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以供太后驱使。他看薄姝每天忙得跟个陀螺似的有些心疼,自己还是要加紧学习,尽快长大,这样阿母就可以轻松一点了。刘恒让薄姝给这个部门起个名字,薄姝想了想说:“就叫工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