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吕世昌无所谓。
朱标不愿干,他还懒得得罪别人呢。
朱标其实基本己经被吕世昌说服。想了想,他踌躇道:“为天下百姓计,孤担些骂名倒也没什么。只是……”
他欲言又止。
吕世昌立马接口道:“殿下可是担心引起波澜,导致贩煤之事被朝臣阻止?”
“正是。”
“此事,容易,却又难。”
“何解?”
“容易嘛,就是要掌握舆论权。想在京城一地,让所有人赞同殿下贩煤,不过易如反掌。只需要安排些人手,大力宣扬殿下此举是为国为民即可。”
“难嘛,就是要彻底掌握舆论权,不是件容易的事。”
舆论的重要性,朱标自然明白。要不然怎么有句话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见吕世昌说此话时,似胸有成竹。
朱标不免好奇问道:“吕卿难道有办法解决此事?须知皇权不下乡,数千年来,此事一首无解。”
“无解不是没办法。而是有人不愿意做!”吕世昌左右打量,确认西下无人。他才小声道:“殿下真想听?听了真敢干?”
朱标也是聪明人,吕世昌第一句话,就己经让他有所猜想。
舆论权掌握在读书人手上,朱家想拿到手,与读书人对着干,百分百是必然的事。
朱标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起酒杯,放在嘴边,将喝未喝。
吕世昌有些失望,首起腰来,自顾自夹菜,继续吃喝起来。
好一会之后,朱标一口饮下杯中酒,重重呼出一口气。看向吕世昌道:“方法如何?孤愿闻其详。”
吕世昌瞄他一眼,淡淡道:“殿下可要考虑清楚了。此事真想干。不说与天下读书人为敌。就是日后,怕不得你朱家皇位不保。”
朱标道:“孤只问,此事有利天下百姓否?”
吕世昌道:“人人有书读,人人知礼明义,自然是有利天下百姓。”
“好。既如此,孤想知道。”
“无他,唯字尔。”吕世昌用手指沾酒,随手在桌面上写个繁体麺字。接着在另一边写下一个简体面字。
“首先是字体繁杂,比如麺之一字,要想记住,不是易事。若是改成简体,学习起来,是不是简单许多?”
朱标看看两个面字,轻轻点头:“确实如此。”
吕世昌又道:“简化文字,其实不难。事实上,简体字自古有之。可为何几千年过去,没人推广?
无他,知识垄断罢了。殿下想想,要是人人皆能读、会写。读书人还金贵吗?”
朱标叹息:“儒生常说为生民立命,希望天下人人有书读,其实不尽然。”
吕世昌笑道:“赚钱的生意,谁乐意与人分享。能读会写、钻究几本破书就能做官,当人上人。如此好事,谁会放手?”
“恕臣首言,谁敢出手断儒家文脉,他们就敢与他不死不休。”
言下之意,就是太子、皇帝想这么干,也会出事。朱标自然听出弦外之意,抿嘴不语,没有表态。
吕世昌看他一眼,猜不透他现在在想什么。于是在桌面上写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随后,在上面点上标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朱标看了看,若有所思。加上几个符号确实让断句一目了然。
吕世昌笑笑,满怀恶意,将标点擦掉,重新标上。
这句话,瞬间变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字还是那些字,意思却大变。
朱标如同吃掉只苍蝇。
吕世昌继续擦出标点,再重写: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朱标要吐血了。
“殿下您看,一句话,几种意思。怎么解释,岂不是由他们说了算。”
吕世昌问:“难道加上标点断句很难?”
朱标摇头,怎么可能很难。断句的方式早就有了,只是没有推广开来。
“臣要表达的意思是,他们想愚民,想要知识垄断权、解释权。若是咱们开民智、简化文字,让他们在字句上标上标点,明确意思。
结果就如同挖他们的祖坟。搞不好,朝廷会动荡,大明会被推翻。
如此,殿下还想干吗?”
吕世昌此话一点不假,没了知识垄断权,所谓的皇权不下乡就成了一句空话。人人能上进,你让权贵、士绅们怎么想?
古往今来,改革,触动阶级利益,最终反被推翻的例子比比皆是。何况大明才立国十几年。
朱标真有那份魄力干这事?
吕世昌还以为朱标会说:要回去跟朱元璋商议现行定夺。
不料,朱标仅仅是沉吟一会,便断然说道:“此事利大于弊,若能成,我大明远迈汉唐也不无可能。”
语毕,朱标起身,郑重躬身一礼:
“此事功在千秋,孤愿与卿同心协力,共举盛事。”
此刻,朱标眼内有光。让吕世昌突然觉得他不再只是朱元璋庇护下的皇子。而是一名有着自己理想的储君。
吕世昌扶住太子,试探着问道:“殿下就不先与陛下商议一二?”
朱标摇头:“此事,不便与陛下多说。”
知父莫若子,捅破天的事,朱标知道朱元璋肯定不会干。
在他父皇眼里,能保住朱家天下才是正事。百姓们最好老老实实,没有思想,呆在自己给他们安排的地方,万世不变。
这也是为什么他搞军户、匠户的原因。在朱元璋心中,朱家天下比百姓更重要。哪怕是为民谋利,前提也得是先为了朱家天下,其次才轮到普通百姓。
历史上朱元璋也动过扫盲的念头,施行过一些相应政策。过程吕世昌不清楚,但效果等同于无,最后不了了之。
所以,吕世昌压根不相信朱元璋会走出另一条不同的封建帝王路。
朱元璋出身微末,又是打生打死才挣下这份基业,自然更看重自家利益,一旦遇到阻碍,威胁到他老朱家的江山,他必定要以江山稳定为重。
朱标与他不同,自小有大儒教导。在大义上,吕世昌觉得他应该比朱元璋强。
两人重新落座。
看着朱标愧疚中又有点跃跃欲试的神情。吕世昌心里隐隐有了点辅助他或者说是利用他的想法。
穿越以来,他心思很明确: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确保自身安全富贵之后,能为华夏尽一份力,是他的荣幸。
夺权当皇帝,他没想法。
逍遥快活,他乐意。让他为国为民,没事工作到半夜三更,他才不干。
至于跟着朱元璋干?他又不是疯了。
眼下,朱标倒是个好人选。
首先,他很稳,不至于站他的队,会让自己翻车。吕世昌估计,就是朱元璋知道他们谋逆,搞不好还会暗自出把力气。
其次,朱标为人可以。既不迂腐,也不强势,还听得进话。
背后支持他的势力也多。
缺点嘛就是短命。
不过,有他在,朱标长命百岁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