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3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韩王安在秦王的暗示下派韩非出使秦国。]
【先秦】
韩王安心想韩非去秦国不是很好吗,既能延缓秦国攻打韩国的脚步,又能送走让他头疼的宗室子弟。
韩国并不需要一个威信高于一国之君的宗室子弟。
[当时秦王虽视韩非为知己,但他韩国王室的身份注定无法为秦国服务。]
【秦王政十西年】
韩非知道秦王对他的欣赏,可是韩国是自己的祖国,他又如何能放下呢?
韩非入秦之后向秦王上书《存韩书》劝秦始皇不要攻打弱小的韩国,首先进攻广袤的楚国。他的所作所为与屈原一样都是为国尽忠。
[为什么说韩非是个纯粹的学者呢?因为他看不透政治风云的诡谲变化。]
[他曾冒失的向秦王提出了3点计策。第一是希望秦王相信宗亲,远离毫无血缘关系的朝臣。第二是希望秦王杀了郑国,不要再修劳民伤财的郑国渠。第三是力劝秦王放弃攻打韩国,把战略目光放到最有威胁的赵国那里。]
【秦朝】
初听到韩非的三条建议时,始皇简首怒火难当,也是这次的3点计策让始皇看到韩非的不为所用,他万事以韩国为第一位。所以从这一刻开始,始皇便放弃了韩非。
[光从这3点建议就可知,韩非简首是个政治小白。不说其他两条建议就说这第一条。秦王的一生充斥着背叛,他亲政之路上就遭遇了母亲赵姬宇,嫪毐发动的政变。连亲生母亲都不一定能相信,更别说其他的叔侄兄弟。所以说韩非的这一点建议岂不是让秦王又想起旧事?]
【秦王政14年】
在狱中的韩非不由得摇了摇头,他提着三条建议,有想保存韩国的意思,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三条建议会得罪秦王。
【秦朝】
李斯不由得感慨他这个师兄真的不适合官场,但若非如此,恐怕韩非早晚会取代他的位置。
[韩非在狱中逐渐明白了不可阻挡历史的潮流,向秦王上书可“举赵楚,亡韩魏,灭齐燕”的策略。但很可惜,因为姚贾的谗言,秦王对韩非的态度己经改变了。之后李斯又想方设法的陷害韩非,送去毒酒,让他自杀。就这样,韩非在狱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公元前253年】
此时李斯和韩非在一同求学,听到李斯害死了自己,让两人都十分的尴尬。
【秦朝】
听到天目说自己害死了韩非,李斯不由得看向了始皇。
始皇只淡淡的说道:“寡人知道。”没错,始皇是知道韩非因李斯而死。但韩非注定不能为他所用。虽说他的死有些可惜,但却绝不会因此怪罪李斯。
“李斯,你担心韩非取代你,或许韩非在法家的造诣上高于你。但是只有你能陪寡人完成这千秋伟业。”始皇说这些就是为了让李斯能够安心。
李斯很感激始皇对他说这些:“臣定会辅助陛下完成这千秋伟业。”
[韩非虽死,但他的思想却绵延了千年,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国人。这就是法家思想的典范,韩非的一生。这次首播结束,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