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首播己过三天。历朝历代都期盼着天幕的到来。
[各位老祖宗好,众所周知丞相制度起于战国时期,首至明朝时被朱元璋废除。在这期间一共出现300多位丞相。那提起丞相你会想起谁。]
【晋朝】
司马炎拿着命人整理的《诸葛亮集》不禁感慨道:“我得此人相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三国】
孙权:“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唐朝】
李世民:“提起丞相恐怕是诸葛亮吧,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若正能得丞相辅佐,实为大幸。”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全都看着李世民好像在说你有那么多文武大臣。怎么还不满足呢?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丞相实在可惜。”
[相信很多人都猜到了。提起丞相世人都会想起诸葛亮。接下来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诸葛亮的一生。]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为山东省临沂市人。早年父母双亡,只好跟弟弟诸葛均跟着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一起生活。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过起了隐居生活。〗
评论区
〔怎么是山东呢?
就是山东的小时候投奔他叔叔去的外地〕
〔诸葛亮号孔明,琅琊人今山东临沂,隐居躬耕于卧龙岗今河南南阳,刘备三顾茅庐引孔明出山,一生匡扶汉室,鞠躬尽瘁。〕
【三国】
刘备:“我与军师相识己久,却从未听军师说过幼时之事。”
诸葛亮:“某虽幼时父母双亡,但所幸有叔父照顾。先跟随叔父去了豫章,后又去了荆州。”
〖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当时诸葛亮27岁。〗
评论区
〔诸葛亮太过于谨慎了〕
〔三国志写的是刘备去拜访诸葛亮〕
〔在正史中没有三顾茅庐这个事情
楼上你要不要再去读一下出师表?〕
〔一句隆中对也说出诸葛亮以说才诸葛亮才智过人,可惜后面刘备真的是飘了〕
【汉.高祖时期】
刘邦:“诸葛亮才智过人,虽是隐居,对天下的局势了如指掌。不知与萧何相比如何。”
〖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先是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之后趁曹操北归之机,平定荆南西郡。率军进入益州,定鼎荆益。〗
【三国】
刘备:“若无军师之计策,哪有如今三分天下之局面。备,多谢军师。”
诸葛亮:“能有如今这局面不完全是某的功劳,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之后刘备用了7年的时间成功建立了蜀汉政权。并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局面。〗
【汉.高祖时期】
刘邦:“哦,这诸葛亮居然是我汉朝丞相。不知可否光复汉室?”不过刘邦也不甚在意,毕竟这己经是几百年之后的事了,老流氓依旧看着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