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公派遣大臣连称、管至父到葵丘驻守,约定瓜熟时节前往,到明年瓜熟时节派人去替换。
等到瓜熟的时候齐襄公没有派人接替,连称觉得齐襄公是忘记了,于是就上书请求替换。
结果齐襄公不同意,连称和管至父就很愤怒,于是决定发动叛乱。
刚好在宗室中,齐襄公的堂哥公孙无知也对齐襄公不满。于是连称、管至父二人便利用公孙无知发动叛乱。
刚好连称有个堂妹在齐襄公宫里做妾。于是连称就说服她做内应告诉他们齐襄公的行踪,这几个人就这样联合起来了。]
齐襄公:“乱臣贼子,把他们都杀了。”
齐桓公:“齐襄公做梦也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戍守问题,竟然会引发如此大的风波。也成了齐国内乱的开始。”
[有一次齐襄公去打猎时看到了一头野猪要拿起箭射。
这时身边的内侍说:“这是公子彭生,不能射。”
齐襄公发怒说:“公子彭生敢来见我!”于是用箭射它。野猪像人一样站起身啼叫。齐襄公害怕,从车上摔下来,摔伤到脚,而且还将鞋子弄丢。
那为什么齐襄公会发怒呢?这彭生又是什么人?
之前不是说齐襄公杀了鲁国的国君嘛,他派去杀鲁桓公的就是彭生。后来因为鲁国那边有讨个说法,于是齐襄公就把彭生杀了顶罪。
所以听到内侍是公子彭生才那么生气。
之后齐襄公回到宫里,越想越生气。于是齐襄公回去后,责令管鞋人费去找鞋,费找不到,齐襄公就抽打费三百鞭,打得皮开血出。
于是在连称等人发动叛乱时费就和几人联合起来,杀死了齐襄公。]
李世民:“齐襄公有此下场皆是咎由自取啊。”
齐襄公为人残暴,不得人心。对他不满的人多如牛毛。当真诠释了“多行不义必自毙”。
[齐襄公死后,公孙无知继位为国君。但一年之后他又被齐国的大夫雍廪杀了。
这下可好了齐国没有了君主,那么有资格继位的就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巧合的是这两人都不在齐国境内。
公子纠跟管仲来到了鲁国,公子小白跟随鲍叔牙来到莒国。]
嬴政:“若不是因为齐襄公的残暴,两位公子也不会离开齐国。管仲与鲍叔牙倒是聪明,提前预见了齐国是内乱。”
并且两人采取“分散投资”策略,确保无论哪一方最终掌权,两人都能在齐国政坛保有影响力。
李世民:“公子纠选鲁国是因为其母为鲁女,鲁国与齐国接壤且文化相近,便于获得支持并快速返齐夺位。公子小白选莒国是因为距离齐国更近,可更快响应国内变故。不过公子纠到底差了几分运道。”
[齐国内部也分为了两派。公子纠得到了鲁庄公的支持,并且己经和齐国内支持他的人取得了联系。
于是兵分两路,一路鲁庄公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另一路管仲去拦截公子小白。
管仲拿起弓箭射向公子小白,公子小白中箭倒地。管仲以为公子小白死了就回去复命。
公子纠以为自己除掉了心腹大患,所以呢也没有着急赶回齐国。
在公子纠到达齐国境内时遭到了齐国军队的抵抗。
因为公子小白没有死,管仲那一箭射在了带钩上。于是公子小白快马加鞭赶回齐国成了新君。]
听到这己经射了一箭的管仲懵了。人没死,是不是要再补一箭啊!
躺在地上装死的公子小白也在想自己要不要赶紧跑。
这时管仲却走了,毕竟管仲觉得比起跟一个不知未来的公子纠,还不如效忠己经知道未来的公子小白。
嬴稷:“那管仲要是在细心些,也就没什么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了。说不定秦国一统能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