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说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件事:香积寺之战。
香积寺之战号称历史上最血腥最残忍的冷兵器巅峰之战。
香积寺之战对阵双方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精锐的部队。唐军十五万,叛军十一万。]
朱棣:“果然世界上只有唐军才能打败唐军。香积寺之战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胜利啊!”
香积寺之战没有埋伏,没有奇袭。完全是正面相抗,可以想象有多么的血腥残酷。
[香积寺之战的推动者是太子李亨。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攻破长安,唐玄宗李隆基逃亡蜀中避难。
此时的李隆基己经靠不住了,所以朝中的大臣就希望太子李亨出来主持局面。
于是李亨带着自己的班底跑到了宁夏武灵登基继位,唐玄宗也就臣了太上皇。]
太子李亨暗叹一声“完了。”如今李隆基还是大权在握的皇帝,并且还是一个能一日杀三子的狠人。他不会允许有人和他争权夺利的。
正如李亨所料李隆基确实很不满李亨的所作所为,但也没有要立刻处置李亨,毕竟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要负很大的责任。现在李隆基首先要做的是安抚百姓和朝臣。
[李亨初登皇位自然要树立威信,所以摆在李亨面前的政治目标就是收复两京,巩固政权。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李亨请了李泌出山。当然李泌也没有辜负李亨的信任制定了正确的军事策略,但很可惜李亨没有采纳,最终导致了香积寺之战的发生。
李泌帮李隆基分析叛军是想要以太原,长安,洛阳为据点互相支援。
但李光弼守住了太原,让叛军无法打通从幽州经太原再到长安的路线。
李泌建议派郭子仪从朔方出兵太原能很好的打击叛军。
李泌的具体计划是先让郭子仪拿下河东,再让李光弼拿下河北。]
李世民:“太原没有失守叛军首尾不能相顾,容易被冲散。李泌的建议可以让大军南下进攻长安有可东进攻打叛军老巢范阳。还可从中路进攻洛阳。”
这样的建议言之有物,李世民疑惑为何李隆基最终没有采纳呢。
[李亨却另有考虑,这个计划很好但时间很长。为了巩固政权李亨迫切的需要一场胜利。
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叛军内部分裂。
李亨带兵进驻凤翔此时他身边有十五万精锐。这些人都是边军,常年在外为大唐掠夺疆土。有很强的战斗力,其中李嗣业率领的陌刀队更是威震西海。
除了这些外仆固怀恩分别从阿富汗,回纥,于阗借来五千人。
李亨准备借助地势俯冲拿下长安和洛阳之间的咽喉河东,随后拿下潼关。东路军堵住长安叛军的退路和洛阳叛军的援军。与西路军遥相呼应,最终收复长安。]
李世民:“李泌的建议嫌时间长?都什么时候还想着争权夺利。江山要是丢了,你这皇位还能在吗?”
李世民总算明白了一场叛乱为何会持续八年之久。李唐内部人心就不齐。
李亨也会很无奈,他的皇位不是老爹传的,自己的亲弟弟永王还在捣乱。他需要一场战争来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刘彻:“这安史之乱不是唐朝内部的事吗?怎么还有外族参与?恐怕唐朝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了吧。”
在刘彻心中异族是喂不饱的狼,抓住时机一定会从你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朱棣:“李亨的计划不错可却忽略了潼关这么重要的地方,会没有叛军驻守吗?”
要是李隆基不出昏招,坚守潼关叛军没那么容易打到长安。
[此时在潼关防守的也是大唐的精锐。
东路大军准备向长安进攻时,叛军先向西路军发动了进攻。西路大军溃败。
在西原驻扎的王难见此情形首接跑路。郭子仪的东路军也陷入了危机。没有西路军的配合,拿下潼关也没有多大意义。
于是东路军的任务变成了拿下潼关,保护天子。郭子仪还是很有实力的拿下了潼关。
听说潼关失守,叛军也急忙派重兵来支援。郭子仪可谓是腹背受敌。只能抛弃潼关,逃回河东。
李亨可谓是很心急,于是放权郭子仪,并命令他一定要攻下长安,还花重金从回纥请来西千骑兵。允诺他们攻下长安后可以随意劫掠百姓。]
郭子仪很无奈,他己经很努力的想攻下长安,可惜身边都是猪队友帮不上忙还拖后腿。
李世民看到李亨对回纥的许诺,攥紧了拳头额头青筋暴起:“大唐的事为何让异族参与。”
李世民很想质问李亨他还记不记得自己是大唐的皇帝,长安的百姓是他的子民啊!让回纥劫掠长安百姓让天下人怎么看他这个皇帝。
[公元757年8月27日,李豫和郭子仪率领十五万大军在香积寺外集结,预备与叛军决一死战。
叛军这边也有十一万人。简单来说这些人都是大唐的精锐部队,是一支西北边防军VS东北边防军。
讽刺的是叛军这边装备精良,内部团结。比起散装的大唐军队更像正规军。
第一次叛军先发动进攻,但被击退唐军乘胜追击杀到叛军阵前。
双方要分出胜负时,叛军全军出击。数万的叛军一往无前冲向唐军,来到唐军阵前。
随后是大唐的陌刀队出场了,最后发展成了双方互砍。
如今的情形就是双方想停都停不了,除了以命相搏,再无他路。
没有一点技术含量,每个人都变成了战争机器,只知杀人。谁撑不住就输了。
西个时辰之后,双方死伤过半。叛军撑不住了鸣金收兵。叛军撤出长安。
第二日长安收复,庆幸的是在广平王李豫的哀求下长安没有被回纥洗劫。但洛阳百姓却遭了殃
公元575年10月18日,郭子仪率军攻破洛阳回纥骑兵将其洗劫一空。]
李世民:“是两京收复了。”李世民觉得他该高兴的,大唐没有灭亡。可是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收复长安致使大唐精锐尽丧,收复洛阳,百姓却被洗劫一空。
并且叛军没有被完全消灭,战后的大唐注定是满目疮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