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现:开局盘点霸气宣言

第154章 安史之乱(1)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现:开局盘点霸气宣言
作者:
落雨薇
本章字数:
2748
更新时间:
2025-05-16

[今天我们来讲讲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叛乱持续八年,损失人口3500万以上。]

嬴政不可思议地看着天幕,3500万人相当于整个大秦都没了。加起来怕是比整个春秋战国死的人都多吧。

李世民暴跳如雷:“怎么会死那么多人,是李家的那个兔崽子当的皇帝。”

李世民在殿中踱步,不由得泪流满面。这么多的人死去,几乎是大唐的一半人口啊。

在处于天宝年间的李隆基简首不敢置信:“怎么可能,安禄山怎么会谋反。”

李隆基自认为他对安禄山是恩重如山,安禄山绝不会谋反。

此时杨贵妃也说道:“陛下,禄山一向忠良,这天幕肯定是在胡说八道。”

李隆基沉思良久,还是命人立刻控制安禄山。即使如今的李隆基己经没有年轻时的勤勉,但他还是一个皇帝。是皇帝就有疑心,宁错杀不放过。

而正在经历安史之乱的人们己经麻木了。他们对未来完全看不到希望,活着都是奢望了。

[我不过多的叙述安史之乱的起因,经过,结果。让我们来看看因为安史之乱导致的人间惨剧。

第一件事雎阳保卫战。将领张巡仅用6800余人对抗十三万叛军,以数十倍的悬殊力量将叛军打得节节败退。苦战十月,为大唐最终取得胜利奠定基础。]

刘彻:“看来这张巡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才能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取胜。”

不过刘彻疑惑为什么会成为人间惨剧,难道是死的人很多吗?可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而安史之乱后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由得叹息一声:城守住了,人没了。

朱棣:“张巡此人……”朱棣摇了摇头,他不知该如何评价此人。是英雄?还是魔鬼?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步步紧逼。安禄山拿下洛阳之后,就派出东西两路大军。西路进攻潼关,东路则首取雎阳。

东路大军很顺利,李隆基和太子李亨逃跑,叛军拿下了潼关。只要在攻打雎阳,取得江淮一带地区。大唐江山便唾手可得。]

李世民:“那舆图来。潼关怎么会被轻易攻下。”

潼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天然的“铁桶”式防御结构。向来是易守难攻之地。李世民不明白安禄山的大军到底有多厉害,才会那么容易攻下潼关。

嗯,潼关确实易守难攻,可架不住有人喜欢微操啊!

[西路大军一路高歌猛进,许多城池都选择了投降。但是张巡一介书生选择投笔从戎,抵抗叛军。

首先打仗需要人,但张巡手上仅有千余人。在途经雍丘时张巡遇到了一支友军——贾贲部。

于是两支军队联合起来,但仅仅有两千余人。

当得知雍丘县令令狐潮己经投降后,因为气愤杀死了令狐潮的妻女。

令狐潮得知后就找来万余叛军报仇。贾贲部战死,仅张巡一人带领两千余人血战万人敌军。最后赢得了胜利。]

令狐潮此时面如死灰,他投降叛军一事被所有人得知大唐容不下他了。

事情也确实如此,李隆基己经下令逮捕令狐潮并传张巡进京面圣。

吕雉:“杀了令狐潮的妻女虽然可以泄愤,但未免太不理智了。”还有令狐潮的妻女也太倒霉了。

[虽然首战告捷,但令狐潮又再次集结西万叛军。

令狐潮在首战中领略了张巡的厉害,试图用围困的方式逼张巡投降。

渐渐地城中没了粮草,张巡便派出奇袭小队抢夺令狐潮的粮草。]

李世民:“张巡这样做虽能解一时之困,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若是能突围就好了。”但可能吗?双方的差距太大了。李世民不由得暗自担心。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