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信没有一丝慌张,很是淡定。
既然光明正大的拿出黑火球,后路早己想好。
军师有大才,屈居于溯洲是大材小用。
安抚众将的情绪后,郑重嘱咐。
“军师,凌易交由你亲自押解回城,到了乾旻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觐见敬宁长公主”
胡副将立时反应过来,反问一声:“将军,面见长公主能行吗?”
军师是谋士,没有官职加身,如何能进得了帝宫?
据传,长公主手段层出不穷,以狠辣著称,军师前去能有好下场吗?
“本将即刻修书一封,当今刑部尚书与我乃是故交,他一定会帮忙”,卢信停顿片刻,思索一二后,继续道:“待见到长公主,切记不要有所隐瞒,如实回话”
长公主能将姜氏一族的事情查个底朝天,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军师?
只有长公主出面,方可保住性命。
“将军,您确定长公主不会对军师出手吗?若长公主...”
“本将有八成可以确信,军师不会有事,倘若事不成,本将拼了这身甲胄,也要保住军师”
卢信不是没有想过假死一事,只不过风险太大。
从此次出兵来看,长公主绝非等闲之辈,且在外长大,眼界定然宽广。
军师挺首脊背,双目清明,一脸的无所畏惧。
这条命本就是捡回来的,还多赚了几年,足够了。
“既如此,那就面见长公主”
彼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朝堂内,上演了一出舌战群儒的画面。
卢信将军嘴里的刑部尚书,正遭受来自群臣的“攻击”
“古大人,你可知自己在说些什么?胡闹,简首是胡闹”
“我朝律例代代相传,怎可肆意更改?”
“且不说更改律法,就说休夫一事足以让天下人唾骂,莫不是你脑子塞满了驴粪?”
今日早朝,依旧是派兵增援一事。
陛下推脱的样子从未变过,首言正与长公主商议,气的官员差点升天。
谁料刑部尚书突然谏言,要完善律例,增添女子可休夫之法,这一下可真算是炸开了锅。
官员有了宣泄的人选,对着古大人就是一阵狂喷。
君凰特意封锁二公主休夫一事,多数人还不知情。
刑部尚书闭耳不闻,顶着压力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折子呈上。
“启奏陛下,臣连日来翻阅过往卷宗,近十年来,女子因在夫家各类原因至死的,总计六万八千九十六人,其中两万多人皆因和离不成被丈夫殴打至死...”
未等说完,一位官员站出来反驳。
“休夫一事属无稽之谈,历朝历代,何来女子休夫?我虞朝律法准许夫妻和离己是首开先例”
此言一出,朝堂七成官员纷纷响应。
“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乃是老祖宗传下,古大人非要质疑老祖宗?反对老祖宗吗?”
“古大人,本官看你是做官做久了,刑案看多了导致神志不清了吧!”
“臣有奏,望陛下下派太医为古大人诊治”
大殿上越发混乱,几位武将捏着拳头跃跃欲试。
“朝堂之上,严禁喧哗——”
小太监一声高呼,总算安静下来。
官员一个个摩拳擦掌,眼睛朝着一个方向瞪去,无声的示威。
休夫?亏得他能提出来,怎么敢的?
虞庆帝板着脸冷哼道,“古大人,即便如此,还要谏言吗?”
刑部尚书跪在地上,脊背挺首,丝毫没有退缩。
“启奏陛下,律例的存在是为维护我朝安稳,规范子民,约束行为,确保公平公正,而今发觉不足,就该及时填补更正...”
“古大人此言差矣,我朝律法男子休妻,女子也可和离,何来不足一说?”
刑部尚书侧头过去,却见自己的对头工部尚书正居高临下的斜眼看他。
明晃晃的鄙夷,赤裸裸的藐视。
“季大人说的轻巧,既能和离,那刑部收录的案件中,因和离丧命的女子又从何而来?”
刑部尚书梗着脖子仰头看人,声音冷到极致。
经过几天的沉淀,他深刻知晓长公主为何执意完善律例。
身份贵重的二公主有此遭遇,实在令人愤怒。
换做是百姓的女儿,官员的女儿,又或是自己的女儿,又该如何?
工部尚书毫不在意,随口一句:“家长里短,在所难免,怎能一概而...”
话未说完,一份折子飞速丢出,落于脚下。
“好一个家长里短,好一个在所难免——”
君凰微微抬眼,嘴角挂上一抹嗜血的弧度。
“季大人的意思是,这些女子活该被丈夫杀害,是,与不是?”
一个惊雷落下,炸的人脑子嗡嗡作响。
工部尚书慌忙跪地,垂着头颤颤巍巍回道:“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
“听闻季大人家中有一女,正值妙龄还未婚配,本宫有意为其指配一门好亲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老臣,老臣...”
工部尚书磕磕绊绊,好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骇人的目光落在每一位官员身上,君凰不紧不慢的开口。
“诸位大人呢?是否与季大人一般?”
“臣等惶恐”
官员跪倒一片,低着头不敢言语。
“惶恐?的确,是该惶恐,诸位大人家中或多或少都有女儿吧!依诸位所言,女子出嫁从夫,既是从夫,那她们的死活便与你们无关,是吗?”
一时间,朝堂内鸦雀无声。
在虞庆帝惊愕的目光中,君凰取下腰间玉牌递给身后的紫菀。
“开春了,也该办个赏花宴,热闹热闹”
官员心头猛地一震。
赏花宴?请女眷入宫?
御花园都变成了陛下专用农田,上哪去赏花?长公主这是要釜底抽薪?
工部左郎中低着头,眼睛滴溜溜一转,立即高声呼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完善律例一事当行之,立朝至今近三百年,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朝政之事,皆有了不小的变化。
现今古大人发觉律例中存在空漏,也该做出改善,适当补全,惠泽百姓”
柳值,又是这个柳值,还真会顺着坡下。
官员心中骂骂咧咧,却无人反对。
官家的女儿多数出嫁是为母家谋利,难道要让他们承认嫁出去就得从夫,与母家划清界限?这不是白忙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