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渡穷鬼

第20章 佛寺偶遇

加入书架
书名:
佛不渡穷鬼
作者:
良民良大人
本章字数:
4716
更新时间:
2025-07-07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城郊清水寺的飞檐斗拱便隐在一片氤氲的檀香气里。香火鼎盛,人声渐渐汇聚,却不是喧闹,而是一种沉淀在诵经声和法器撞击声中的肃穆。

刘欣雨穿着一身月白的中式棉麻衣衫,外罩一件灰褐色开衫,安静地站在观音殿外侧的廊檐下。她不是来烧香许愿的,更像是在观察。她的公寓楼佛堂,平日常与人心苦楚打交道,这香火缭绕的寺庙对她而言,也是众生相汇聚的舞台。三十二岁的她,面容沉静,眼神清澈却带着一种洞悉的锐利,仿佛能穿透表面的虔诚,看到内心的褶皱。

她的目光,无意中被观音殿内一个特别的身影吸引住了。

那是一位约莫五十岁上下的妇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藏蓝色布衫,身形微胖,跪在蒲团上。她磕头的姿势极其标准,双膝落地,双手前伸,额头虔诚地触碰冰冷的地砖——一下,两下,三下……每一次叩拜都带着一种近乎自虐的力道,额前那片皮肤己然泛红,甚至能隐约看到一丝。她紧闭双眼,嘴唇翕动,念念有词,浑浊的眼泪不断从眼角滑落,沿着深刻的法令纹沟壑流淌。当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顶时,刘欣雨注意到,那双饱经风霜的手,正在微微颤抖。那颤抖不是老迈,更像是一种压抑到极致的、从骨髓里透出来的痛苦和惶恐。

妇人身边放着一个小小的布袋,磨旧的边角显示着使用的痕迹。刘欣雨判断,这是个常客,而且是那种将最后一丝希望都寄托在佛前的“诚惶诚恐”的常客。

观音殿内人流进出,唯有她,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蒲团上,那份专注甚至带着一丝悲壮。

殿内的人潮慢慢涌动,妇人终于停下了叩拜的动作,她有些吃力地撑着膝盖站起来,动作迟缓而笨拙。或许是跪得太久气血不畅,起身时眼前发黑,身体摇晃了一下,下意识地向旁边抓去,正巧扶在了刚走进殿门边缘的刘欣雨的手臂上。

“哎哟…对不起,对不起…”妇人慌忙抬头,眼神带着仓惶。

西目相对。

刘欣雨清晰地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浑浊——那不只是泪光,更是长年累月堆积下来的焦虑、疲惫和一种近乎偏执的绝望。妇人脸上的皮肤粗糙而暗淡,眼角布满了细密的纹路,但仔细看,五官轮廓依稀能看出年轻时的娟秀,只是此刻被愁苦覆盖得严严实实。

“没关系,您小心点。”刘欣雨的声音平和,不着痕迹地扶稳了她,然后自然而然地抽回了手臂。

妇人看着刘欣雨沉静的脸庞和那双似乎能映照人心的眼睛,又扫了一眼她朴素但带着禅意的衣着,浑浊的眼珠里像忽地点亮了一丝微弱的光,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漂浮的稻草。她急忙用袖口胡乱擦了把脸上的泪痕,嘴角努力挤出一丝讨好的笑,带着浓重的口音:

“这位…这位女居士,您看着面善得很啊!您也是常来这清水寺的?”她的语气急切,带着一种急于攀谈的渴望,目光牢牢锁住刘欣雨的脸,生怕这唯一的倾听者走掉。

刘欣雨微微颔首,算作回应。她本不欲多言,但那妇人眼中过于沉重的悲苦,以及那份几乎要喷薄而出的倾诉欲,让她脚下顿了一顿。首觉告诉她,这个女人的痛苦,并非寻常的家庭矛盾所能概括。

“是的,有时会来走走。”她给了个温和但留有余地的回答。

两人随着人流,走出了香烟弥漫的观音殿,在殿外宽阔的廊下站定。清晨的风吹过廊檐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妇人像是得到了某种鼓励,长长叹了一口气,那叹息沉重得几乎要将她整个人压垮:“唉…让您见笑了。我这心里苦啊,像揣着一块大石头,一天天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她说话间,眼泪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望向刘欣雨的眼神充满了自怜,“说起来都不怕您笑话,我就那么一个儿子,指望了一辈子,指靠他一辈子啊……可谁知道……谁知道他是个‘讨债’的啊!”

“讨债的?”刘欣雨轻声重复,眉心不自觉地微微蹙起。这个词带着强烈的情绪色彩,刺痛了她的神经。是什么让一位母亲用这样的字眼形容自己的孩子?

妇人似乎被这个提问触动了,压抑己久的情绪如同泄闸的洪水:“是啊!讨债的!生下来就是个唐氏综合征!医生说的!”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痛苦和控诉,仿佛在向命运做无力的抗议,“现在都十六七岁了,个子长得比我还高,可他是个傻子啊!话都不会好好说,只会‘啊啊啊’地叫!教他认妈,教了十几年,还是白搭!就是个吃饭的机器,累赘啊……”

她语无伦次地诉说着,眼泪汹涌澎湃:“我天天天不亮就来,给菩萨磕头,头都磕破了…我就求啊,求菩萨发发慈悲,让我儿能好一点点,哪怕……哪怕能清清楚楚叫我一声‘妈’呢?就一声…我就满足了…我这辈子就没享过一天福啊…” 她的诉说里混杂着对儿子现状的绝望、对自己命运的自怜,以及对那份不可能实现的“叫妈”愿望的卑微渴求。

风吹乱了妇人有些花白的鬓角,她佝偻着背,沉浸在自设的悲惨世界中。刘欣雨安静地听着,没有出言安慰,也没有做出任何同情的姿态。她清澈的目光在妇人涕泪横流的脸上扫过,捕捉着那些细微的情绪纹路——那痛苦是真实的,沉重如铅,但其中过于浓烈的“自我”成分,以及那种将全部不幸根源都归咎于这个智障儿子的怨气和“讨债”的潜意识定位,都让她隐隐感到不适。

这痛苦,似乎是这个女人整个生命里的一环,而并非简单的、孤立的不幸。她的首觉像一根探针,感知到这浓重阴影之下,恐怕还有更深的、尚未翻腾出来的过往。

“大姐,”刘欣雨等她的哭诉稍微平复,才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每个生命来到这世上,都有他的因缘际会。”她没有评论“讨债”之说,只是点到为止地将目光投向远方缭绕的香火,“人活一世,苦乐相伴,看清了路,心才好安稳些。清水寺外有一间叫‘静虑居’的小茶室,是我经营的。若大姐心中实在郁结难解,得空可以过来坐坐,喝杯清茶,换份心情也好。”

说完,她再次向妇人微微颔首,便转身融入了来往的香客之中。那妇人愣了一下,眼神追随着刘欣雨渐行渐远的背影,嘴唇嗫嚅着,最终只是把那个地址——“静虑居”,反复默念了几遍。那沉静的背影,像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头,漾开了更深层的涟漪。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