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奉天神启

第76章 火龙谍影:南洋毒祭大明劫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奉天神启
作者:
轮回幽梦
本章字数:
4228
更新时间:
2025-05-31

洞口青苔上有新鲜脚印,张维贤蹲下身,指尖掠过苔藓边缘——淡青色胭脂井淤泥,与王明德靴子上的一模一样。洞内传来瓷器碎裂声,老国公按住腰间玉带,悄无声息地潜入。

达摩洞深处,侯恪正将一叠信函塞进石缝。这位素有清名的理学大家此刻袍袖沾满酒渍,哪有半点病容?听到脚步声,他猛地回头,见是张维贤,反而松了口气:"国公爷何必装神弄鬼?"

"不及侯祭酒装病装得像。"张维贤冷笑,"澳门教堂的圣水好喝吗?"

侯恪脸色骤变,袖中滑出一柄匕首。张维贤却抢先一步踩住石缝中的信函:"《平海策》换火龙出水,侯大人好买卖。只是不知道佛郎机人许了你什么?吕宋的金矿?还是马六甲的商路?"

洞外突然传来纷杂脚步声。侯恪趁机扑向张维贤,匕首首刺心窝。老国公侧身闪避,官袍却被划开一道口子。正当两人缠斗时,洞口涌入一队官兵——领头的竟是王明德!

"拿下反贼!"王明德一声令下,官兵却分成两拨,一拨围住侯恪,一拨拦在张维贤面前。兵部侍郎的油纸伞滴滴答答淌着水,伞沿下露出诡异的微笑:"国公爷受惊了。下官接到密报,说侯恪在此私通洋人..."

张维贤眯起眼睛。王明德出现的时机太巧,巧得像精心设计的局。更可疑的是,他靴帮上又沾了新鲜的胭脂井淤泥——那里是南京城最隐秘的销金窟,也是各路情报贩子的聚集地。

"王大人消息灵通啊。"老国公慢条斯理地整了整被割裂的官袍,"不如一起审审侯大人?"

侯恪突然狂笑:"审我?你们英国公府又干净到哪去?"他猛地扯开衣领,露出锁骨处一个青蝎刺青,"认得这个吗?东厂蝎子营!你父亲当年就是靠这个起家的!"

张维贤心头剧震。蝎子营是天顺年间曹吉祥设立的秘密组织,专事暗杀、离间。成化年间被裁撤后,残余势力转入地下。若侯恪真是蝎子营余孽...

"带回去!"王明德突然厉喝,官兵一拥而上堵住侯恪的嘴。转身对张维贤拱手时,他又恢复了那副谦卑模样:"国公爷,此事牵涉东厂旧部,不如交给下官..."

"不劳王大人。"张维贤冷冷打断,"本国公奉旨全权处理南京事务。"他故意加重"全权"二字,看着王明德眼角抽搐,心中疑云更浓——这个兵部侍郎,对侯恪未免太热心了些。

回城路上,张之极快马追来:"父亲!在侯恪别院搜出这个!"年轻人递上一卷被血浸透的《坤舆万国全图》。张维贤展开一看,吕宋岛海域被人用朱砂勾勒出数十个箭头,全部指向福建沿海。

地图边缘还有一行葡萄牙文小字,经《洪武正韵》转译后赫然是:"中元节月圆时,文庙钟响为号"。

"果然要借祭典生事..."张维贤握紧地图,突然问,"林鸿那些福建籍监生安置好了?"

"按父亲吩咐,单独安排在贡院厢房,派了心腹看守。"张之极犹豫片刻,"但儿子不明白,为何对他们特别优待?"

张维贤望向雨中朦胧的城墙轮廓:"三十七名死者全是闽粤籍,火龙出水图纸失窃前经手的郎中也是福建人,如今佛郎机人要攻的又是福建..."老国公冷笑,"有人要挑拨朝廷与闽粤士族的关系,我们偏要反其道而行。"

次日午时,文庙。三千白衣学子肃立雨中,三十七面招魂幡环绕大成殿。张维贤一身素服主持祭礼,特意让林鸿等闽粤学子捧灵位。当祭文读到"三十七子含冤"时,老国公突然命人抬上七具盖着白布的尸首。

"今日当众验尸!"张维贤掀开白布,露出七具面色青紫的尸体,"请南京仵作行会、药行商会共同见证,这些学子中的是什么毒!"

场面顿时骚动。经过一个时辰的公开检验,七家药行掌柜联名具结:死者所中之毒皆含南洋成分,与中原毒物性状迥异。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回春堂大掌柜——他在一具尸体指甲缝里发现了马六甲红珊瑚粉末,这种颜料遇酒会泛出特有的珍珠光泽。

"诸位现在明白了?"张维贤环视鸦雀无声的人群,"有人要用南洋毒药杀害闽粤学子,嫁祸朝廷,挑起南北对立!"他猛地指向被绑在蟠龙柱上的侯恪,"而这位理学名家,书房里搜出了澳门教堂的密函!"

林鸿突然冲出队伍,跪在张维贤面前:"求国公爷为闽粤士子做主!"这一跪如同号令,转眼间文庙内跪倒一片。几个曾带头闹事的监生更是磕头出血,发誓要戴罪立功。

张维贤扶起林鸿,当众宣布:"陛下有旨,只惩首恶,不问胁从。所有参与抗议的学子,只要具结悔过,一律既往不咎。"他特意提高声调,"至于三十七位死难同窗,朝廷将追赠功名,厚恤家属!"

暴雨骤歇,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大成殿"万世师表"的匾额上。张维贤知道,最危险的时刻过去了。但当他瞥见王明德悄悄退出人群的背影,老国公的眼神又变得锐利起来——胭脂井的青泥,澳门教堂的银币,还有侯恪临死前喊的那句"你们根本不知道谁在钓鱼",这些碎片背后,显然还藏着更大的阴谋。

三日后,张维贤的奏折与侯恪的认罪书同时送达京师。奏折中详细记录了案件始末,却刻意淡化了澳门教会的角色,只说是"侯恪私通外夷";而对学子们的抗议,则归结为"年少气盛,受人蒙蔽"。

"父亲为何要替那些学子开脱?"张之极不解地问,"他们毕竟..."

"毕竟什么?"张维贤正在擦拭祖传的明光甲,头也不抬,"毕竟冒犯了朝廷威严?"老国公突然冷笑,"之极,你记住。今日我们给士林留的颜面,来日就是英国公府的退路。"

周师爷匆匆进来,递上一封火漆密信:"京师来的,八百里加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