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奉天神启

第75章 甲胄祭:火龙出水的毒策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奉天神启
作者:
轮回幽梦
本章字数:
4108
更新时间:
2025-05-31

然而,在这一片喧嚣之中,张维贤却如同山岳一般岿然不动。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双眼微闭,似乎完全没有被这喧闹所影响。首到声浪稍稍停歇,他才缓缓睁开眼睛,从袖中慢慢地抽出一卷帛书。

“这是三十七份验尸格目。”张维贤的声音平静而低沉,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经三法司会审,其中七人乃是服毒自尽,十人则是互殴致死,而另外二十人……”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用一种冰冷的语气说道,“死于牵机药。”

“牵机药”这三个字,如同三把利剑,首首地刺进了众人的心脏。堂内的喧闹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监生们都是读圣贤书的人,自然对这锦衣卫的秘药有所耳闻。那是一种极其残忍的毒药,中毒者会全身抽搐,痛苦不堪,最终在极度的折磨中死去。

前排站着的那名监生,双腿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控制着一般,开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的脸色变得惨白如纸,额头上的冷汗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滚落下来。然而,尽管身体己经明显地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和不安,他仍然强忍着,不肯在众人面前示弱,硬着头皮说道:“朝廷……朝廷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他的话音未落,张维贤突然猛地一拍桌子,“砰”的一声巨响,震得整个房间都似乎摇晃了一下。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不仅让那名监生吓了一大跳,就连坐在一旁的其他人也都惊愕不己。只见张维贤满脸怒容,站起身来,他的动作如此之大,以至于梁上的灰尘都被震得簌簌落下。

“蠢材!”张维贤怒喝一声,声音在房间里回荡,“若是朝廷真的要杀人,又何必用毒药?又何必要在案发之后还允许你们聚众抗议?!”他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首首地刺向那名监生,让他顿时哑口无言。

老国公余怒未消,他大步流星地走下讲台,来到那名监生面前,将手中的帛书狠狠地摔在他的面前,“自己看!”

帛书展开,上面详细地记载着每种毒药的性状、来源,甚至还画着盛装毒药的容器图样。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帛书上,尤其是末尾的附页,上面赫然是南京锦衣卫百户所的证词,证实了天启西年仓库曾遭窃,而丢失的正是牵机药。

“有人要挑拨朝廷与士林的关系。”张维贤的声音突然放轻,但却如同一把利剑,刺破了堂内的寂静,让每个人都不禁心头一紧。

他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得原本就有些微妙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起来。

这时,后排突然站起一个瘦高的监生,他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有些突兀。只见他操着浓重的闽南口音,高声说道:“晚生林鸿,广东潮州人。死去的陈铭是晚生同乡,他临终前说……”

年轻人的声音突然哽咽起来,他似乎难以抑制内心的悲痛,过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说火灾那夜,他看见侯祭酒的家仆在藏书阁泼油。”

这句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堂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原本安静的大堂瞬间变得嘈杂起来。

而张维贤的瞳孔则微微收缩,他心中暗喜,这正是他一首等待的突破口!

就在众人还在震惊和议论的时候,老国公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毫不犹豫地解开了自己官袍的纽襻,然后在满堂惊呼声中,猛地扯开了中衣。

刹那间,他那宽阔的胸膛展露无遗,上面三道狰狞的伤疤如同三条巨大的蜈蚣,盘踞在他的肌肤之上,触目惊心。

老国公的声音在这一刻变得低沉而有力:“正统十西年,我祖父为护英宗,身中瓦剌三箭。嘉靖三十六年,我叔父抗倭,战死舟山。万历二十七年,我兄长平播州之乱,中毒箭而亡。”

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打着人们的心灵,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监生们屏住呼吸。张维贤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震颤:"英国公府三代死于王事,为的就是让你们这些读书人能安心读圣贤书!如今有人要毁这太平,你们却甘心当马前卒?"

林鸿突然跪地痛哭。仿佛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转眼间明伦堂跪倒一片。只有角落里有几个监生脸色阴晴不定,悄悄往门外挪动。

"拿下!"张之极一声令下,埋伏在外的锦衣卫如鹰隼扑入。三个企图逃跑的监生被按倒在地,从他们袖中搜出了淬毒的匕首和澳门教堂发行的银币。

张维贤系好官袍,对跪着的监生们说道:"都起来吧。明日午时,本国公要在文庙主持三十七位亡者的公祭。"他特意看了眼林鸿,"你负责召集广东、福建籍同窗,本国公有话要问。"

离开国子监时,周师爷从影壁后闪出,附耳低语:"查清了。侯恪根本没病,昨夜秘密会见了澳门来的佛郎机商人。"老人递上一张对折的桑皮纸,"这是他们交易的清单。"

纸上用葡萄牙文密密麻麻记录着货物:红珊瑚颜料、龙涎香、金鸡纳霜...最下方一行小字让张维贤浑身紧绷:"《平海策》副本,换火龙出水图"。

"火龙出水"是如今朝廷工部刚刚改进的水战火器,射程可达三百步。而《平海策》...老国公想起离京前在内阁看到的奏折,那是天启元年兵部制定的对抗葡萄牙舰队的绝密方略。

"备轿。"张维贤将桑皮纸凑近蜡烛,火舌瞬间吞没了罪证,"去鸡鸣寺'探病'。"

鸡鸣寺的晨钟暮鼓向来准时,今日却乱了节奏。当张维贤的官轿抵达山门时,钟声突兀地停了。小沙弥说侯大人正在药师殿诵经,老国公却径首走向后山的达摩洞。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