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线索浮现,探寻真相
解决了赵天霸等人的挑衅后,林风并未将这次冲突放在心上,他深知,真正的威胁来自暗处的“暗影堂”。回到宿舍,林风将自已关在房间里,开始仔细梳理从上古遗迹归来后的种种经历,试图从中找出与“暗影堂”相关的线索。
他拿出从遗迹中得到的五彩珠子,放在手心,珠子表面的符文闪烁着微弱光芒,似乎在传达着某种隐晦的信息。林风集中精神,试图与珠子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渐渐地,他的意识仿佛被吸入了一个神秘空间,周围光影交错,一幅幅模糊的画面快速闪过。
其中,有一个画面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座隐藏在山谷深处的古老城堡,城堡周围弥漫着诡异的黑色雾气,城堡大门上刻着一个与“暗影堂”标记相似的图案。林风心中一震,他隐隐觉得,这座城堡或许就是“暗影堂”的总部所在。
为了验证自已的猜测,林风决定前往学院藏书阁查阅资料。藏书阁内,各类古籍和修炼秘籍琳琅满目,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和灵力波动。林风在一排排书架间穿梭,寻找着与那座城堡有关的线索。终于,在一本古老的地图集上,他发现了一处与脑海中画面相似的地形描述——迷雾山谷,据说这里隐藏着一个神秘势力,千百年来一直鲜有人知。
林风如获至宝,他小心翼翼地将地图集上关于迷雾山谷的记载抄录下来,然后回到宿舍,与苏然和周宇商议。苏然看着林风抄录的内容,眉头微皱:“迷雾山谷,我曾听学院的一位长老提起过,那里地势复杂,危险重重,据说还有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强大禁制,贸然前往恐怕凶多吉少。”
周宇也点头表示赞同:“风哥,苏然说得对,咱们不能贸然行动,得从长计议。”
林风沉思片刻,说道:“我明白其中的危险,但‘暗影堂’的阴谋越来越近,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且,我感觉自已与那座城堡有着某种联系,或许只有去了那里,才能揭开所有的谜团。”
苏然和周宇对视一眼,他们知道林风心意已决,最终还是决定支持他。接下来的几天,三人开始为前往迷雾山谷做准备。他们收集了各种珍贵的丹药、符箓和法宝,还向学院的炼器大师定制了几件防御性的法器。
出发前一天,林风再次来到藏书阁,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迷雾山谷的信息。在翻阅一本关于上古遗迹的古籍时,他偶然发现了一段关于“暗影堂”创始人的记载。原来,“暗影堂”的创始人曾是一位天赋极高的修仙者,但因修炼邪恶功法走火入魔,被当时的修仙界各大势力联合围剿。他在逃亡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迷雾山谷,并在那里建立了“暗影堂”,企图卷土重来。
林风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要想彻底铲除“暗影堂”,不仅要找到他们的总部,还要了解他们所修炼的邪恶功法,找到克制之法。于是,他开始在藏书阁中疯狂查阅关于邪恶功法的资料,终于在一本被封禁的古籍中,找到了关于“暗影堂”所修炼功法的线索。
这种功法名为《黑暗魔功》,修炼者需要借助黑暗力量,通过吞噬他人的灵力来增强自已的实力。功法的修炼过程极为残忍,会给修炼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副作用,但一旦修炼成功,实力将远超常人。
林风眉头紧锁,他知道,面对如此邪恶的功法,必须格外小心。他将《黑暗魔功》的修炼方法和弱点牢牢记在心中,然后回到宿舍,与苏然和周宇分享了自已的发现。
“这种邪恶功法太过可怕,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暗影堂’继续修炼。”苏然神色凝重地说道。
林风点头:“没错,所以我们这次前往迷雾山谷,不仅要摧毁‘暗影堂’的总部,还要毁掉他们的功法秘籍,绝不能让这种邪恶功法流传出去。”
第二天清晨,林风、苏然和周宇三人背着行囊,离开了星辰修仙学院,朝着迷雾山谷的方向进发。一路上,他们穿越了茂密的森林,翻过了险峻的山峰,遇到了各种危险和挑战。
有一次,他们在森林中遭遇了一群强大的妖兽。这些妖兽身形巨大,皮糙肉厚,攻击力极强。林风等人与妖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他们施展出各自的法术和法宝,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将妖兽击退。
经过几天几夜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迷雾山谷的入口。山谷入口处弥漫着浓浓的雾气,雾气中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让人闻之欲呕。林风等人小心翼翼地走进山谷,只见山谷内怪石嶙峋,道路崎岖,时不时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诡异声响。
他们沿着山谷中的小路前行,突然,前方出现了一道巨大的禁制。禁制散发着黑色的光芒,上面刻满了神秘的符文,阻挡了他们的去路。林风运转灵力,试图破解禁制,但他刚一靠近,就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反噬之力扑面而来。
“这禁制好强!”林风皱着眉头说道。
苏然走上前,仔细观察着禁制:“这禁制似乎与‘暗影堂’的功法有关,我们不能硬闯,得想办法找到破解之法。”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林风突然想起了自已从遗迹中得到的五彩珠子。他拿出珠子,将其靠近禁制,珠子表面的符文与禁制上的符文相互呼应,发出一阵耀眼的光芒。渐渐地,禁制的力量开始减弱,最终消失不见。
林风等人顺利通过了禁制,继续朝着山谷深处走去。随着他们的深入,周围的环境愈发诡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突然,前方出现了一座古老的城堡,城堡大门紧闭,上面刻着“暗影堂”的标记。
“就是这里了!”林风看着城堡,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暗影堂’,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