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右中郎将朱儁南下轘辕关,于三月十八日,刚抵达阳城,前线就传来了阳翟失守的消息。
波才统率的黄巾大军,携同何仪、何曼两部,己汇聚至十六万之众。而朱儁麾下,不过两万新募之兵,稚嫩未经战阵,无奈之下,朱儁只得暂且屯兵阳城,以图后计。
入驻阳城之后,朱儁雷厉风行,先是对城中潜藏的太平道信徒进行了彻底的清查与肃除,不留一丝隐患。
随后,又派遣了大量的人手出城,将周遭十里之内的树木全部砍伐,运回城中作为守城的物资,同时也让即将围城的黄巾军暂时无木材可用。
夜深人静之时,朱儁的营帐内灯火通明,主簿尹宛、参军周昌及校尉朱符(朱儁长子)、军司马朱皓(朱儁次子)忧心忡忡地站在案前。
“朱将军,以这些新兵之力,对抗十万黄巾,无异于以卵击石啊!”尹宛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
周昌见状,挺身而出:“将军,末将愿往会稽郡,招募旧部,以助将军一臂之力!昔日将军大破梁龙,依赖的正是本郡子弟!”
“好!趁波才尚未合围,你即刻动身。”朱儁点头赞许,沉吟片刻后,又道,“另有一事,我昔为会稽郡主簿时,孙文台曾以郡司马的身份,率部曲助刺史臧旻平定许昭父子叛乱,其英勇果敢,令吾印象深刻,遂与其交往深厚。你带上我的牒文,前去征辟他为佐军司马,命其在淮、泗一带招募旧部,有这位江东猛虎的加盟,我们定能大破黄巾贼!”
周昌领命,连夜出发,朱儁望着周昌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仅凭这两万新兵,实难与波才相抗衡。唯有依靠本郡同乡,方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克时艰。
本郡的同乡,无论是部曲还是官员,更为忠诚可靠,用起来都也更为得心应手。
就像主簿尹宛、参军周昌,皆是朱儁的故人之子,一个是尹端之子,一个是周规之子。
朱儁,与刘备命运相仿,自幼丧父,全赖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地将他抚育。不同于刘备母亲织履贩席的艰辛生计,朱儁的母亲贩卖丝绸的大生意,家境殷实了许多。
一日,朱儁的同郡周规受到三公府的征召,即将启程前往京师。人靠衣服马靠鞍,当朝尤其如此,对冠服特别讲究,一套像样的冠服,价值不菲,需百万钱之多。
周规家境贫寒,无力购置,便向郡府借款百万,作为冠帻费。后来郡府突然催要借款,周规一时无法筹措。朱儁得知后,毫不犹豫地私自拿出母亲的缯帛抵债,为周规解了燃眉之急。
此举虽解了周规之急,却让朱母养家的本钱,自然怒不可遏,对朱儁严加责备。
面对母亲的责难,朱儁从容不迫地辩解道:“小损当大益,初贫后富,必然理也。”
朱儁轻财重义之举,迅速在郡内传为佳话,名声大振。郡太守尹端闻其贤名,特地征辟朱儁为主簿。
后来,尹端在征剿许昭的战役中失利,被州刺史举奏,罪当弃市。在这危急关头,朱儁悄然离乡,身着破旧衣裳,带着数百金来到京师。
他费尽周折,买通了主持章奏的官员,改动了刺史的奏章,最终使得尹端得以从轻发落,改为输作左校。
三月二十日,波才,这位颍川黄巾军的领袖,携同何仪、何曼两兄弟,率领着十余万黄巾大军,浩浩荡荡地兵临阳城之下。
阳城作为轘辕关前哨的重镇,是北上洛阳的必经之地,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城墙上,朱儁凝视着城下那黑压压的黄巾大军,他深知,倚城而战,方为上策。
于是,他下令紧闭城门,据城固守,不管黄巾军如何挑衅,如何叫嚣,朱儁都坚守不出,而是抓紧练兵。
波才在攻克颍川郡诸县后,从各县武库中搜刮了大量军械,包括弓弩五万、甲胄一万。
但是,黄巾军却缺乏大型的攻城器械,如巢车、壕桥、攻城车等,加之周遭树木己被砍伐殆尽,城中又无内应,波才只能暂时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
然而,只有攻克阳城,才能打通北上洛阳的道路。于是,波才不得不下令士卒从远处运来木材,临时赶制浮桥、云梯等攻城器械,准备对阳城发起猛烈的攻击。
三月二十五日,晨光初破晓,波才便率领黄巾大军对阳城发起了攻势。
朱儁麾下的两万新兵,大多是初上战场,面对如此规模的敌军,不免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黄巾军同样未经系统训练,攻城之时更是杂乱无章,双方仿佛在进行一场“菜鸡互啄”的战斗。
朱儁凭借坚固的城墙和守城的优势,损失相对较小;而波才的黄巾军,则在一次次的冲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城墙上,朱儁手持长剑,以其丰富的战斗经验,冷静指挥,沉着应战。他不断鼓舞士气,调整战术,以最小的损失抵挡住了黄巾军的进攻。同时,他也密切关注着黄巾军的动向,寻找着反击的机会。
而波才则陷入了困境,他原本以为凭借黄巾军的人数优势,可以轻易攻克阳城,但现实却给了他一记沉重的耳光。他们的云梯一次次被守军推下城头,在他们精疲力尽撤退时,朱儁又敏锐的掌握住了防守反击的机会,将黄巾军搭建的浮桥轻易摧毁。
战斗持续了五日,阳城依旧屹立不倒。波才的黄巾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在朱儁的巧妙指挥下,他们始终无法突破城防。
短短五日激战,黄巾军损失两万兵员,而守城的汉军只损失了两千兵员。
波才望着那坚固的城墙和士气高昂的守军,心中不禁泛起了阵阵寒意。他知道,这场战斗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波才在军帐内沉思良久,终得醒悟。仅凭当前的农民军和攻城器械,一味强攻城池,注定徒劳无功,难有胜算。
身为进攻方,无论是兵力的折损,还是粮草的消耗,均远超守城之敌。尤其是粮草问题,战事一旦开启,便如无底深渊般吞噬着资源,沿途运粮的士兵亦需消耗大量粮草,使得供给愈发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