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把子肉,这是甏肉干饭!

第50章 苏风的小店,开张!

加入书架
书名:
这不是把子肉,这是甏肉干饭!
作者:
午阳先生
本章字数:
4310
更新时间:
2025-01-13

苏风的小店开业啦。

早上六点半开业。

牌子就是用印刷体打印的“苏风的小店”五个大字。

很普通,没有任何突出的部分。

城区二环以内不让放鞭炮。苏风买了个电子鞭炮,挂在门口,通电“噼里啪次”一响,算是放过了。

孙诺定然不会这么去做,他嫌弃苏风太过于遵守这个他从没听说过的规则,掏出珍藏的雷子鞭,五千响一过。街道办的大妈直接杀来,逼的孙诺一溜烟跑了。

一地碎红铺满地,空中弥漫烟火气。

还得是真鞭有感觉。

39班的同学们老师们齐聚一处。

没错,陈畅也来了。

毕竟是全网热点,大家该凑都凑凑,热闹热闹。

既然同学们都来了,班主任在学校也坐不住,这群兔崽子惹出点啥事,自己也得吃瓜落,干脆也跟着来了。

班长王一宁那个激动啊,全班聚集这么齐,在学校都没这么人齐过。于是提出建议,要求拍个集体照片。

隔壁金友硕还没去上学,被拉来当免费劳动力,拍几张照片。

金友硕担此重任,极为慎重,马步塌腰,双眼聚神,双手稳住,直接连拍多张。

孙诺贼头贼脑的又溜了过来,站在学生队伍中间,嬉皮笑脸。

不得不说,金友硕拍照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这家伙好像除了炸鸡欠缺点火候,其他都做的挺好。

来都来了,同学们一人买了一桶牛肉面,吃着才去了学校。

待学生散去,一大波顾客聚拢过来,开始买面。

苏风还是那样,照样从外面写了消息,只不过升级成了电子信息板。

“襄阳牛肉面,20\/碗。豆浆 5\/杯。”

HUB省襄阳牛肉面据传是清朝康熙年间始有的,也有一说是当年宋蒙之争,襄阳便是咽喉要塞,必争之地,吕文焕发明了襄阳牛肉面。但不论怎样,都说明了襄阳牛肉面悠久的历史。

襄阳牛肉面以“一辣二麻三鲜”著称,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且久食不厌。面条选用碱面,拉扯甩十三下,又叫“十三甩”。前一晚上苏风就将面条备好了,过水处理后放油拌匀,摊开备用。

汤底是关键,用牛骨汤和牛油熬煮。牛油和香料、辣椒等一起熬煮,制成红油,为牛肉面增添独特的香味和色泽。

除此以外苏风还卤制了牛肉和牛杂,牛肉经过卤制,肉质鲜嫩多汁。其他的牛杂,苏风只准备了牛肚、牛筋和牛肠。

面条盛出来后,放入到红艳的汤底中,浇上一勺子牛肉牛杂,撒入香菜葱花,一碗热气腾腾的襄阳牛肉面就做好了。

如果是襄阳人,吃这一碗牛肉面,老人男壮搭配上一碗襄阳黄酒,女人小孩则来上一瓶襄阳豆奶。边吃边喝,滋味无穷。

但在中都,人们更倾向于喝豆浆。大部分的人,是喝不惯黄酒的。

苏风店里五块钱的豆浆是百搭,豆面都炒熟了放凉,加入些许坚果糊,吃的时候舀上满满地一大勺子后,直接冲上开水,一股浓郁的豆香味就扑鼻而来,比外面买的那些水货强多了。

面条用一次性的纸碗盛着,里面的汤恰到好处,可以直接挂在面条上而不直接淌出来。

屋内早已坐满,拿到面条的顾客直接从外面找个地方一蹲,就开始吃。用手捧着,还能暖和暖和手,多好啊。

没办法,苏风店里一共就六张桌子,二楼是准备间,无法待客。

于是乎,不一会儿,苏风门店的周围就五人一大堆,三人一小堆的蹲在一起,吃面。

金大叔刚从后厨出来,就看到自家门店里仅有的三张桌子都让苏风家的顾客给坐得满满的。心中又喜又惊。喜的是自家这里客流量达到了一年内的最高峰。

惊的是人家都是去隔壁店消费的,在这里歇脚。

要不干脆收个座位费吧。

金大叔叹了口气,算了,干脆让人家坐这里吧,能帮一点是一点。

“我去,这卖弄这么快就吃完了,再买点去。”

“买啥买啊,排队的那么多,凑活吃下这家的吧,这么近。老板,来两个炸鸡腿。”

“哎,来喽。”金大叔中气十足。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苏风店里,座位不多,顾客都挤满了。他们惊奇的发现,这里还有彩色的宣传页,上面是任城市旅游的一种莲花落。

“歌谣还是蛮好听的。”

“诶,对啊,按照这些指引,我们可以去看看任城的那些好吃的了。”

顾客们议论纷纷,一边吃饭一边打听关于任城市旅游的相关信息。

苏风很佩服胡一菲,能够设计出来这么精美的图案,不愧是班花级别的美术生。

历史上的美术生都很厉害的,比如有个还当了国家首脑。

苏风觉得胡一菲也很厉害了。

襄阳牛肉面能够充实热量,吃了一碗,到中午都不会饿。

因此,等排队的顾客走得差不多的时候,本地一些打零工的人也来吃了。

无奈已经到了上课的时间,苏风赔了个不是,抓紧上学校赶去。

班主任陈畅还是第一节课,专门过来问了问:“苏风,今天收成几何啊?”

苏风想了想,大概三百多个人。今天还不错,赚了四千多!

“陈老师,没算多,不过比摆摊的时候,赚的多了一些,而且没那么辛苦了。”

众同学纷纷调笑起来,空气里又充满了快活的气息。唐可欣拿着手机说道:“苏风,看看,你新开店的视频,现在已经不少了,晚上都有不少拍完上传的。”

确实,只要探苏风系列的店,都会在这个鲁西南地带收获一定的流量,非常的真实。

而且,苏风在最火的时候直接停播了几天,虽然错过了许多流量,但也躲开了很多苍蝇似的网红。

这些土味网红为了博取流量,屁事不干,哪里流量热就去哪里。有人大集上扯拉面火了,他们就去大集上观看扯拉面;有人在废弃的广场上唱歌火了,他们也一窝蜂的去广场,拼命地去吞噬那波流量;有的甚至看着人家夺了冠军,就去老家里不断骚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