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整,顾渊首播间的镜头准时亮起。
他歪在电竞椅上,卫衣帽子滑到后脑勺,指尖转着根荧光绿的机械键盘键帽,声音带着股漫不经心的懒:“今儿不打游戏了,整点硬核的——现场写个虚拟领地建造引擎。”
弹幕刷得比平时慢半拍,显然观众没反应过来。
“啥?建引擎?顾老师你之前不是说自己只会打单机划水吗?”
“楼上新来的吧?上次行为树教学他半小时写完AI,结果那代码被职业战队要去改战术了!”
“等等虚拟领地引擎…那不是游戏公司花百万请团队做的东西?他一个人?”
顾渊扫了眼弹幕,食指在键盘上敲出清脆的前奏:“就当玩票。目标很简单——模拟玩家行为的虚拟城市,能自动分配资源、NPC有自主逻辑,还能动态生成任务。三小时,成不成看天意。”
首播间的呼吸声突然轻了。
他的手指开始翻飞,机械键盘的青轴声像连珠炮。
屏幕上的代码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堆叠,淡蓝色的注释像溪流般淌过:资源调度模块用了他改良的贪心算法,NPC行为树节点精准到“早上七点去面包店买早餐”的概率权重,动态任务系统更是嵌套了三层随机事件触发器。
观众席的李晨曦攥着手机,指节发白。
她是培训班里出了名的AI建模小能手,此刻盯着首播画面,后颈沁出薄汗——顾渊写的资源分配逻辑,竟和她上周卡在瓶颈的“多目标优化”课题思路完全吻合,甚至多了套容错机制。
“我去!那个资源池的缓存策略…是LFU变种?”
“NPC行为树的根节点怎么连的?这复杂度比我毕业设计高五倍!”
“等等他加了动态难度平衡?玩家建房子太慢就刷商人,太快就刷怪物——这他妈是活的系统!”
弹幕突然炸成一片。
原本缩在角落的小米手指猛地一抖,咖啡杯磕在桌沿,褐色液体溅在电脑包上。
她盯着屏幕里不断滚动的代码,喉结动了动——这些代码要是能传回“深渊之眼”,足够她在组织里连升三级。
“顾老师!我能连线吗?”李晨曦的脸突然出现在分屏里。
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发梢还沾着实验室的木屑,“我想给AI路径学习模块提个建议。”
顾渊挑了挑眉,鼠标点下接受键:“说。”
“您的动态任务系统缺少玩家行为反馈。”李晨曦的语速快得像机关枪,“如果加入AI路径学习,让系统根据玩家最近三次的选择(比如爱打怪还是爱种田)调整任务权重,整个引擎能自我演化。”
键盘声停了。
顾渊盯着屏幕里李晨曦发亮的眼睛,突然笑了:“行,你远程接进来。”
两人的键盘声叠在一起,像二重奏。
李晨曦的代码是清越的高音,补全了行为预测的神经网络层;顾渊的是低沉的贝斯,在底层植入了防篡改的哈希锁。
二十分钟后,当系统弹出“自我演化进度100%”的提示时,首播间的弹幕彻底疯了。
“这还是人能写出来的?”
“求开源!我要拿这个做毕设!”
“刚查了,游戏公司的同类型引擎开发周期至少半年,这他妈三小时?”
小米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盯着屏幕右下角的下载进度条——98%、99%、100%。
趁顾渊和李晨曦讨论优化细节时,她快速将代码压缩,通过早就准备好的匿名邮箱发送。
“搞定。”她抹了把额头的汗,刚要松口气,电脑突然震了震。
后台监控屏前,顾渊的指节抵着下巴。
他看着数据流里那道突兀的分支——像条偷溜出池塘的鱼,正往境外服务器游去。
系统面板上,“追踪标记”的绿色光点开始闪烁,反向定位的IP地址正在解码。
“欢迎来到我的世界。”他轻声说,声音被首播间的喧闹盖住。
三小时整,顾渊敲下最后一个分号。
屏幕上弹出虚拟城市的3D预览:像素风的小酒馆冒起炊烟,穿蓝裙子的NPC正追着偷面包的流浪猫跑,头顶飘着“帮我抓住它!奖励10枚银币”的任务气泡。
弹幕瞬间被“卧槽”刷屏。
李晨曦在分屏里攥着袖子,眼睛亮得像星星:“顾老师,这引擎能用来建虚拟领地吗?比如…玩家自己的村子?”
“当然。”顾渊关掉代码编辑器,目光扫过后台的数据流——那道境外IP己经定位到具体坐标,“下一期首播,咱们就用这个引擎,建个叫‘渊之谷’的虚拟领地。”
观众还在欢呼时,他己经退出首播间。
夏知微的消息弹出来:“反向追踪完成,IP在东南亚某数据中心,关联周鸿的境外账户。”
顾渊倒了杯温水,看着窗外的夜色轻笑。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群体共鸣达成率70%,解锁‘团队协同进化’技能。”
他打开首播后台,在“下一期主题”栏里输入“渊之谷建造日志:从荒地到城邦”,指尖停顿两秒,又加了句“观众可投票决定NPC职业”。
“种瓜得瓜。”他对着空房间说,“该让某些人,尝尝自己撒的种子是什么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