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老师的翻车情缘

第5章 又见香火缭绕

加入书架
书名:
戏精老师的翻车情缘
作者:
有饭儿
本章字数:
3360
更新时间:
2025-07-09

七月的蝉鸣在柏油路上炸开,苏晴跟着张明穿过寺庙斑驳的红墙。檀香混着盛夏的热浪扑面而来,熏得人太阳穴突突首跳。她看着张明衬衫后背洇出的汗渍,那片深色痕迹沿着脊椎蜿蜒而下,突然想起考试周聚餐那晚,他默默堆起的虾壳山——每一片碎壳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像他写论文时排列的参考文献。石阶旁有小贩支着玻璃柜兜售开过光的手串,红绳上串着刻着"缘"字的桃核,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

"听说这里的姻缘签特别灵。"张明在功德箱前停下,指尖捏着的硬币被体温焐得发烫。他弯腰投币时,后颈露出一小截白皙的皮肤,苏晴突然想起上周帮他整理课件时,看见他论文致谢页里那句被删掉又重写的话:"感谢苏晴老师在我研三那年递来的半块月饼。"金属硬币撞击功德箱的声响惊醒了趴在香炉边打盹的橘猫,它伸着懒腰蹭过张明的裤腿,尾巴尖沾着些许香灰。

求签的队伍排得老长,穿碎花裙的姑娘们捧着手机首播解签过程,香火在她们发间萦绕成淡蓝色的雾。苏晴捏着竹签筒的手指有些发抖,竹筒里传出的哗啦声让她想起王曼莉高跟鞋敲击办公楼地砖的节奏,想起周正电子表秒针走动时那种不容置疑的精准。当第37号竹签从指缝间滑入手心,她听见身后的张明轻轻吸气——那声叹息轻得像论文里被修订标记覆盖的注释,却让她后颈泛起细密的汗珠。

解签的老和尚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泛黄的签文在缭绕的香灰里若隐若现。"两情本是盘中珠,辗转浮沉未肯孤。"他用指甲盖轻叩着纸面,檀香木念珠在手腕上晃出沉稳的弧线,"静待清风拂云散,自有明月照归途。"苏晴盯着"盘中珠"三个字,突然想起食堂里那块永远被用来凑数的橘子蛋糕——果肉被切成瓣状码在盘里,看似零散,却总在叉子戳下去时溢出酸甜的汁水。

"施主这签,"老和尚的木鱼声突然停了,蒲扇尖指向苏晴腕间若隐若现的红痕,"虽是上签,却藏着七分犹豫。"他的目光扫过站在一旁的张明,那孩子正低头研究功德箱上的捐款公示,指尖无意识地着帆布包带,"姻缘如煨茶,急火易焦,慢工方得回甘。就像这庙里的香灰,看着不起眼,却能护着烛火熬过整夜。"

下山的路上,张明突然从帆布包掏出个油纸包。苏式绿豆糕的甜香混着柏油味弥漫开来,菱形的糕点被切成均匀的小块,边角还沾着细密的糖霜。"我妈做的,"他说话时耳朵尖红得厉害,像被庙里的烛火燎过,"她说...说吃甜的心情会好。"

苏晴咬下一口,绵密的口感里突然尝到若有若无的陈皮味。记忆突然回到七年前的深秋,图书馆闭馆时天降大雨,她抱着一摞教材躲在屋檐下,是这个刚入学的博士生默默递来伞,自己却淋成落汤鸡。后来每个熬夜备课的深夜,她办公桌上总会多一杯热牛奶,却永远不知道是谁放的。

"你妈手艺真好。"苏晴嚼着绿豆糕,糖霜沾在嘴角。张明慌忙递过纸巾,指尖擦过她唇角时像触电般缩回。路边的香樟树沙沙作响,阳光透过叶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晴突然发现,这个总说"我再看看"的博士生,眼睛里藏着比数据库更丰富的星辰。

走到山脚下时,张明在卖手串的小摊前停下。他挑了两根最简单的红绳,摊主说这是"素缘绳",最适合心诚的人。"给你。"他把其中一根塞给苏晴,自己戴上另一根,红绳在两人腕间晃出相同的弧度。苏晴望着远处寺庙飞檐上摇曳的铜铃,风穿过铃身时发出清越的声响,像极了陈强在聚餐时拍桌子的笑声。

"其实我研一就..."张明突然开口,却被路过的旅游团喧哗声打断。他懊恼地抓了抓头发,耳尖的红色蔓延到脖颈。苏晴看着他慌乱的样子,突然想起解签时老和尚说的"慢工方得回甘"。她晃了晃腕间的红绳,绳结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青石板路上重叠成模糊的轮廓。苏晴想起周正那些精准到可怕的数据分析,想起王曼莉钻戒折射出的冷光,突然觉得,这根轻飘飘的红绳反而更像命运的样子——没有公式可套,没有模型可建,却在不经意间,把两个沉默的人系在了同一根线上。

路过便利店时,张明进去买了两瓶冰水。苏晴看着他在冰柜前挑选的背影,突然觉得,或许老和尚说的"清风",不是突如其来的狂喜,而是这种能让人安心的琐碎日常。红绳在她腕间轻轻晃动,像某个未完待续的句子,等着岁月来填满余下的韵脚。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