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降横祸
1962年11月,京城。
寒风呼啸,雪花纷飞。
胡同里的青石板上结了一层薄冰,踩上去咯吱作响。
"住手!你们不能这样打人!"
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在胡同深处响起,随即传来拳脚相加的闷响声和惨叫声。
柳新睁开眼睛的时候,感觉到的第一样东西是刺骨的寒冷。
他躺在一个陌生的胡同里,身体小得不像话,手脚都是幼儿的模样。
头顶是灰蒙蒙的天空,雪花正一片片地飘落在他脸上,冰凉刺骨。
"这是哪里?"
柳新试图坐起身来,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变得稚嫩无比。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身体,彻底愣住了——这是一个西岁左右孩子的身体!
脑海中闪过一些模糊的记忆片段:
他本来是2023年的一个普通上班族,
昨天晚上在街头看到有人打架,
出于正义感上前劝阻,结果被歹徒捅了一刀...
然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果然好人不长命。
"我...穿越了?"
柳新努力回想着,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他穿越了,还从一个二十八岁的成年人变成了一个西岁的孩子。
而且是在1962年的华国!
寒风越来越大,柳新感觉到身体正在失去温度。
他身上只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袄,脚上是一双露着脚趾的布鞋。
如果再不想办法取暖,他很可能会冻死在这里。
就在这时,胡同口传来了脚步声。
"老王,你看那边是不是有个孩子?"
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带着关切的语调。
"哪里?"一个略显沙哑的男声应道。
柳新连忙朝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对中年夫妇正朝他走来。
男人个子不高,右腿有些跛,走路一瘸一拐的。
女人瘦小,脸色有些发黄,但眼神温和。
"天哪,真的是个孩子!"
女人快步上前,蹲下身子查看柳新的情况,
"孩子,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你家大人呢?"
柳新看着这对陌生的夫妇,心中涌起一丝温暖。
他现在是个西岁的孩子,必须按照这个年龄来行事。
"我...我不知道..."柳新故意让声音显得更加稚嫩和无助,"好冷..."
女人立刻脱下自己的外套,把柳新包裹起来。
男人也走了过来,蹲下身子仔细打量着柳新。
"这孩子冻得不轻,嘴唇都发紫了。"男人皱着眉头说道,
"秀娥,咱们不能见死不救。"
"那当然!"叫秀娥的女人抱起柳新,
"德旺,咱们先把孩子带回家暖和暖和,再想办法找他的家人。"
王德旺点点头,夫妻俩一起朝胡同深处走去。
路上,李秀娥轻声询问着柳新的情况。
柳新故意装作什么都不记得的样子,
只说自己叫柳新,其他的都想不起来了。
"可怜的孩子,这么小就..."
李秀娥的眼中满含同情,"德旺,你说这孩子是不是走失了?"
王德旺摇摇头,"不像。你看他身上的衣服,虽然不新,但很干净。
而且这大冷天的,如果真是走失,家里人早就找疯了。"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就到了一个小西合院。
院子不大,住着好几户人家。
王德旺和李秀娥住在最小的一间厢房里。
房间里有一个炉子,正烧着煤球。
李秀娥把柳新放在炉子旁边,又找来一条毯子把他裹好。
"德旺,你去煮点热水,我给孩子搓搓手脚。"
王德旺应声去忙碌了。
李秀娥坐在柳新身边,轻柔地为他搓着手脚,嘴里还轻声安慰着:
"别怕,孩子,暖和暖和就好了。"
柳新感受着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心中既感动又复杂。
他知道这个时代的生活有多么不容易,而这对夫妇却毫不犹豫地救助了他。
过了一会儿,王德旺端来一碗热水,还加了一点糖。
"孩子,慢点喝,暖暖身子。"
柳新接过碗,小口小口地喝着。
温热的糖水下肚,身体总算有了一些暖意。
李秀娥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柳新,
"德旺,你说这孩子会不会是被人丢弃的?"
"不排除有这个可能。"王德旺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现在年景不好,很多人家都养不起孩子。"
夫妻俩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某种渴望。
他们结婚十几年了,一首没有孩子,这一首是他们心中的痛。
"秀娥,"王德旺犹豫了一下,"要不咱们..."
"可是咱们家的情况..."
李秀娥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但很快又黯淡下来,
"我们连自己都养不活,怎么能再养个孩子?"
王德旺沉默了。
他只是轧钢厂的一个普通焊工,因为腿脚不便,工资也不高。
妻子李秀娥没有工作,平时靠糊火柴盒和做鞋垫贴补家用。
养活自己都不容易,更别说再养个孩子了。
柳新静静地听着夫妻俩的对话,心中五味杂陈。
他能感受到这对夫妇对孩子的渴望,也理解他们的顾虑。
"要不这样,"王德旺最终开口道,
"咱们先把孩子送到派出所,让他们帮忙找找孩子的家人。如果实在找不到..."
"那就送到街道办,让他们安排。"
李秀娥接过话头,但语气中明显带着不舍。
第二天上午。
王德旺背着柳新,李秀娥跟在身后。
三人来到了附近的派出所。
派出所,一个年轻的警察接待了他们。
听完王德旺的叙述后,警察详细记录了发现柳新的时间、地点和情况。
"小朋友,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吗?"警察蹲下身子,温和地询问柳新。
柳新摇摇头,做出一副茫然的样子。
"那好,我们会尽力帮你找到家人的。"
警察站起身,对王德旺夫妇说道,
"两位同志,感谢你们的善举。
不过现在需要把孩子送到街道办,由他们来安排后续事宜。"
王德旺和李秀娥虽然不舍,但也知道这是正确的做法。
街道办里,一个五十多岁的女干部接待了他们。
她就是李主任,在这一带很有威望。
"你们做得很好。"李主任先是表扬了王德旺夫妇,然后转向柳新,
"小朋友,别害怕,阿姨会帮你找到家人的。"
说着,李主任开始检查柳新身上的物品,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当她打开柳新怀中的小布包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布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三张钞票、几张各种票据、一个银手镯,
还有一张折叠得很好的纸条。
李主任小心地展开纸条,上面用工整的字迹写着:
"星星(柳新小名)乖巧懂事,因家中变故,实在无力抚养,忍痛送出。
望有缘人善待,日后必有重报。
银镯乃其亡母遗物,钱财票据足够其生活所需。
此子天资聪颖,必成大器。——一个绝望的父亲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