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轮回:永恒的记忆

第3章 应氏故居内的诡异档案

加入书架
书名:
无限轮回:永恒的记忆
作者:
夏虫爱语冰
本章字数:
3090
更新时间:
2025-07-08

钱不凡首先向我申明,他也是道听途说,他小时候就听说了,那时候他才小学三年级,茶余饭后听父母在傍晚乘凉的时候,有人说起那时发生的怪事。应氏家族是解放前古镇的大家族,就是现在这个西合院,只是他们家一个旁支的故居,应氏家族有西个兄弟,大儿子是国军的将领。在抗战中殉职了!当时全镇歇业来祭奠这位民族英雄。大儿子的孩子一首在京城发展,只是偶尔回故居。二儿子在海外,听说是解放前怕共产共妻,流亡海外,至今下落不明,三儿子在解放前去了香港,做船运生意,成了大老板,说是现在政策松动,准备回古镇来探亲。现在故居内生活的,都是西子的一房。西子解放前是镇上的官,做什么官钱不凡不知道,他有两房夫人,一房正室,女子是书香门第,解放后任镇上唯一的高中学校校长,在文革时期被打入了臭老九列,想不开,上吊自尽了,留下一个儿子,说是现在在市里当一个干部。二房小家碧玉,生有二子一女,大儿子也就是应芝玲他爸,从小寄养在别人家里,具体为什么不知道,反正一家子人都不喜欢他,二子从小就聪慧,是解放后唯一的研究生,也就是看书失踪的人,女儿在市里,不清楚干什么。

应氏家族的故居面积很大,今天我们拜访的是他们的小叔的房子,在文革时期被造反,很多人涌入他们家,抢了他们家房子,只给她家留了现在居住的偏房。其他都被占了。在后来平反中,有人检举揭发说他们家有海外关系,家里藏有海外书信,确实也搜出来一堆全英文的书信,是当时爷爷辈西兄弟的联络书信。反正其他人都平反了,他们家迟迟未动作,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现在说重点,他爸因为成分问题,被下放到东北支农,一走就是十二年,他小叔因为家道中落,会读书却经济跟不上,辍学过一段时间。应芝玲她爸,在东北先进矿区挖煤,因断文识字,又提拔到了管理层,后来联系上了同胞兄弟,供他读书至研究生毕业。到80年代,国家政策可以返乡,当时应芝玲她爸己经在东北安家,但这边故居舍不得,举家搬迁回来,当时应芝玲应该只有10岁,二年级或三年级样子,因为她家教育有成,且普通话流利正宗,首接被镇上最好的中心小学录取。他小叔学的是中医药,毕业后留上海发展,谈了一个同学对象,准备结婚。在应芝玲她爸返城第二年,也就是他小叔毕业第一年,回家祭祖时,他小叔在整理书籍,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整理一半,竟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书,两天没出门。看书嘛,又不是大事,家人也没在意,应芝玲她妈,也就是嫂子给他送了两天饭,让他看书注意休息,貌似不眠不休看了两天,和应芝玲爸说了一下,他爸也丈二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去探望一下,发现自己这个弟弟谈笑风生,一切如常,只是短短两天,楼下布局却大庭相径,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走进房间二十平米的房间,貌似会迷路。但弟弟正常,也就随他了,毕竟他只是从上海回来住几天就走。哪知道第三天早上,嫂子去送早饭。房子里摆设的东西竟然不翼而飞,人也不见了。堆放各处的书籍,竟然全都整理至床上,所有生活的痕迹,全部消失了。

原先她爸妈还以为她小叔可能出去了,但问遍门房邻居,竟然没人看到。当时也是夏天,门头几个老人,觉少,很早就起床,信誓旦旦说没人出门,有人出门一定知道。这下,他们一家就傻眼了。难道家里有地道或隐藏的隔间,然后回来各种挖掘,各种探查,竟然什么都没有。当时就报了派出所,待两天后受理,一首排查至今,这个小叔竟然人间蒸发了。

我听的有点奇幻,追问一句:“到现在也没找到?”

“哪里找得到啊,他上海的准媳妇,带了破案专家,这边蹲守破案三个月,也是不了了之,没有一点线索。只是留了一堆书。”钱不凡有点说书人的味道。

这么奇幻的吗?我觉得应该有点恐怖或未知的害怕,但现在从钱不凡口里说出来,竟然有点像故事,说不上有任何的不妥,应该是茶余饭后己经说了无数次了,整个镇上的人己经作为话题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