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龙谷一役,血未干,尸未寒。李牧立于黑风寨残破的寨门前,身后是刚刚打扫完战场的将士们,远处山谷中仍有烟尘未散,仿佛一场大梦尚未醒转。
“主公,下一步如何?”郭嘉轻声问道,手中折扇半开半合,似笑非笑。
李牧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步走入寨门,目光扫过那些低着头、满脸不服却无可奈何的黑风寨残兵。他缓缓开口:“你们,愿降否?”
一句话落下,全场死寂。
有几人眼中闪过怒意,正欲开口,却被一人拦下。那正是被俘的黑风寨寨主,如今己被解去枷锁,虽未披甲,但依旧气势不减。
他环视众人,沉声道:“我己败,且亲眼见李牧待敌如宾,未加羞辱。诸位若愿随我归顺,保命无忧;若执意反抗——”他顿了顿,目光森冷,“便如昨日之敌。”
此言一出,众人心头皆是一震。昨日之战,他们看得真切,自家兄弟如何在伏兵之下溃不成军,而李牧一方,却几乎未损元气。
赵云与张飞站在一旁,前者神色淡然,后者则咧嘴一笑:“咋滴?还打算负隅顽抗?俺老张倒想看看谁敢先动手!”
这一句话,说得杀气腾腾,却又带着几分“老六式”的丧系幽默,竟让原本紧张的气氛微微松动了些。
最终,黑风寨残部纷纷低头,表示愿意归顺。
——
数日后,李牧在山寨旧址设宴,正式任命原寨主为副将,统管山寨事务,并由张飞亲自监督整编事宜。
“你真信得过他?”贾诩低声问。
“不信。”李牧答得干脆,“但我更信我的刀和谋士。”
诸葛亮在一旁轻轻摇扇,笑道:“主公此举,既安其心,又控其势,妙哉。”
酒过三巡,李牧起身举杯:“今日招安黑风寨,是我等迈出的第一步。未来,不止是山寨,还有村落、城池、诸侯——我等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众人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
招安之事初定,扩张之策便提上日程。
李牧回到议事厅,望着案前的地图,手指轻轻划过周边山林与村落的位置。
“系统能量不足,短时间内难以大规模召唤。”司马懿冷静分析道,“但若能收集附近矿脉中的‘灵石’,便可补足差距。”
“灵石?”李牧挑眉。
“一种蕴含天地灵气的矿石,可助系统恢复能量。”司马懿点头,“不过开采不易,需派精锐小队深入山林。”
“那就派人去。”李牧语气坚定,“同时,派出使者前往附近村落,以粮草换晶石。”
“主公,若如此行事,恐怕会暴露我方实力。”郭嘉提醒道。
“无妨。”李牧淡淡一笑,“让他们知道也好,省得日后麻烦。”
于是,几支队伍分头出发,一支深入山林采集灵石,一支前往村落进行交易。
——
山林深处,阳光透过枝叶洒落斑驳光影。一名士兵手持铁镐,在一处岩壁前敲击,忽然,一块石头滚落,露出内里隐隐透光的矿石。
“这……好像不太一样。”他蹲下身,仔细观察那块矿石,只见其表面浮现出一道模糊的纹路,形状古怪,似曾相识。
“队长!”他高声喊道,“这里发现异样矿石!”
不远处的赵云闻声赶来,眉头微皱:“拿回去给军师看。”
——
与此同时,村落之中,一名老者接过李牧使者递来的粮袋,面露狐疑。
“你们真是新崛起的势力?”他眯眼打量着使者,“怎的从未听闻?”
使者笑着拱手:“我家主公低调行事,不愿张扬。此次前来,只为互通有无,共谋发展。”
老者沉默片刻,叹了口气:“也罢,如今世道乱,能有个靠得住的人倒是好事。”
说罢,他从屋内取出一小袋晶石,递给使者:“这些便是能量晶石,不多,但也算诚意。”
使者接过,正要道谢,忽然,老者压低声音道:“小子,你家主公可曾见过这种符文?”他指了指晶石袋子上的一个暗纹。
使者一愣,摇头:“未曾见过。”
老者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缓缓道:“若将来见到相似之物,切莫轻易触碰。”
——
夜幕降临,李牧在帐中翻阅简报,诸葛亮、郭嘉、贾诩等人列席而坐。
“灵石己采回,能量储备有望恢复。”诸葛亮汇报,“另外,村中传回消息,称有一老者提及神秘符文,似乎与之前在召唤道具上发现的类似。”
“果然,这些东西背后另有隐情。”李牧眼神微沉,“看来系统并非表面那么简单。”
“主公打算如何应对?”贾诩问。
“继续扩军。”李牧站起身来,目光如炬,“一边稳固内部,一边向周边扩展势力范围。若有异象,随时上报。”
“是!”众人齐声应道。
——
翌日清晨,阳光洒落在山寨广场之上,士兵们整齐列队,等待新的召唤仪式开始。
随着李牧一声令下,系统启动,光芒闪烁间,一队队士兵凭空现身,铠甲铮亮,气势如虹。
紧接着,一位身披羽衣、手持竹简的谋士缓缓走出光幕,拱手施礼:“属下荀彧,拜见主公。”
李牧眼中闪过一抹喜色:“好啊,又添一智囊。”
诸葛亮微笑迎上前:“荀兄,久仰。”
荀彧回礼:“孔明先生,亦是久仰。”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早己熟识。
——
傍晚时分,李牧独自登上山寨后山,俯瞰整片领地。
“这才只是开始。”他低声自语,手中握着一枚从矿石中取出的符文碎片,心中己有盘算。
山风吹过,卷起他衣袍一角,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