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六零弃女?反手掏空万贯家财

第27章 意料之外的工作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六零弃女?反手掏空万贯家财
作者:
王尔尔
本章字数:
4546
更新时间:
2025-07-07

“火车站,小偷。”男人语言简练,首接抛出两个关键词。

“哦——!”江与月瞬间恍然大悟,尾音拖长,带着一丝了然。她想起来了,正是之前在火车站差点“勒死”她、又跑去追小偷的那个男人。

“小偷追到了?”江与月带着几分好奇看向眼前的男人,她当时还真没来得及看清这人长什么样,眼睛里只有飞奔而去、迅速消失在人群里的背影。没想到本人这么……嗯……有型,也这么……严肃。

“嗯。”男人点了下头,“东西没在身上。你住哪里?”

他目光首视,语气平稳且不容置疑,似乎履行承诺是他的原则。

“不用不用!”江与月连忙摆手,笑容灿烂,透着十足的真诚和一点无所谓,“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就一些零碎物件。丢了就丢了,不值当耽误你时间。”

“要的,”男人的眉头拧紧,语气加重,那张冷峻的脸上写满了“责任”二字,“名字,地址。”

江与月被他这执拗的认真劲儿逗得有点想笑,又觉得有点无奈,这人也太轴了吧。

她眨眨眼,看着对方那张板得跟冰块似的俊脸,知道拗不过他。算了,报就报吧,反正不是什么秘密。

她耸耸肩,语气轻松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和地址,“江与月,江市饭店,808号房。”

男人认真地听着,微微颔首,表示记下了。

然后,他就那么站着,不再说话,只是用那双深邃的眼睛看着她。阳光落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投下冷硬的阴影。

江与月被他看得有点不自在,这气氛……有些尴尬啊。

她眼珠转了转,瞥见旁边那家挂着“文轩书店”牌匾的门店,立刻像找到了救星,伸手指了指,脸上重新挂起礼貌但明显想要结束对话的笑容:“那个……我要去书店看看。”

“嗯,请便。”男人依旧是一个单音节,算是回应。

江与月如蒙大赦,脚步轻快地转身,几步就钻进了文轩书店那扇相对安静的大门。

书店里清亮不少,弥漫着纸张和油墨特有的书香。

江与月停下脚步,下意识地回头,透过书店明亮的玻璃窗朝外望去。

那个穿着白衬衫的高大身影还站在原地,像尊沉默的雕像。他似乎也正朝书店这边看了一眼,随即利落地转身,迈开长腿,大步流星地融入了京南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那挺拔的背影在人海中显得格外醒目,带着一种独特的、不容忽视的冷硬气场。

江与月收回目光,撇了撇嘴,小声嘀咕了一句:“这人……长得倒是挺帅气的……就是跟块冰坨子似的,太严肃了,吓人。”

她摇了摇头,把那个过分认真负责又冷冰冰的军官形象甩在脑后,很快被一排排书架吸引了注意力。

相比于百货商店的摩肩接踵,这里显得宽敞、安静而严肃。

一排排深褐色的木质书架,整齐地排列开。日光灯管均匀地洒下清冷的光线,照亮了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脊。

她的目光看向最醒目的区域——政治学习专区。

这里占据了书店最显眼的位置,书架上方悬挂着醒目的红色标语。书籍封面大多是醒目的红、黄、蓝底色,印着伟人头像、红旗、齿轮麦穗等图案。

厚厚的大部头如《选集》、《语录》整齐码放,旁边是各种学习辅导材料、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红旗飘飘》以及时事政策解读的小册子。几位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读者正神情严肃地翻阅着。

她又转向科技与实用书籍区。这里的氛围明显不同,读者大多是些穿着工装或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神情专注。

接着,她走到文艺作品区。这里的读者明显更多样化,有穿着布拉吉的年轻姑娘,也有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人,书架上的书脊颜色也丰富起来。

占据主流的是充满革命激情的作品《红岩》、《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创业史》等,封面大多是英雄人物的特写或象征性的工农兵群像。

在专门的低矮书架上是花花绿绿的连环画,有几个孩子蹲在那里看得入迷,有《鸡毛信》、《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革命题材。

江与月也蹲下身,拿起一本快速翻看了一遍那些生动传神的画页。嗯,买几本路上解闷也不错。

在书店的角落有一个相对冷清的外国书籍区,这个区域很小,只有两排书架,书籍数量不多,封面大多朴素。

她抽出一本封面书脊上印着烫金花体英文的书《The Age of Exploration》。

她翻开厚重的书页,指尖拂过泛黄的纸张上密密麻麻的铅字。

前世外国语大学的学习让她阅读起来毫无障碍,那些描述大航海时代冒险的文字,像是爽文小说。

正当她沉浸在书本里时,一个温和而略带沙哑的男声在身旁响起:

“小同志,看得懂?”

江与月抬起头,面前站着一个约莫五十岁左右、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灰色中山装的中年男人。

他胸前别着一枚小小的“文轩书店”工作牌,上面写着“蒋文华 主任”。

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透着学者的儒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江与月合上手中的书:“嗯,能看懂。”

蒋文华镜片后的目光闪了动了一下,指了指江与月手中的书,随口问道:“那……这段,能大概说说讲什么吗?”

江与月扫了一眼那几行复杂的英文,几乎没有停顿,流畅地用中文复述道,她的翻译不仅准确,还补充了背景知识,语言简洁流畅。

蒋文华眼中的惊讶变成了欣赏,甚至带上了几分惊喜。他推了推眼镜,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眼神清亮的年轻姑娘。

“非常好!非常准确!” 蒋文华忍不住赞道,语气明显热切起来,“小同志,怎么称呼?”

“江与月。”

“江与月同志,”蒋文华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分享机密的郑重,“是这样的。中央下达了任务,要求我们出版系统组织力量,翻译出版一批外国历史、地理、科普题材的译作,主要是为了内部学习和参考,丰富我们的知识库。我是这家书店的负责人蒋文华,也在协助物色合适的翻译人才。”他顿了顿,观察着江与月的反应,“我看你水平很扎实,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参与?”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