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大理去的路,比想象中更漫长。西人一路晓行夜宿,避开了大路,专走山间小径,倒也清静。
这日午后,一行人走到一处山涧边,溪水潺潺,阳光正好。钟灵提议歇脚,拉着段誉去溪边捉鱼,林砚和木婉清则坐在岸边的大石头上,看着两人在水里嬉闹,溅起的水花映着阳光,像撒了一把碎金。
“你说,到了大理,段王爷会不会把我们当成拐骗他儿子的坏人?”林砚捡起一块石子,扔进溪水里,荡起一圈圈涟漪。
木婉清侧头看他,阳光落在她脸上,柔和了她的轮廓:“段正淳虽风流,却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段誉既然信你,他自然不会为难我们。”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何况……有我在。”
最后三个字说得很轻,却像一颗小石子投进林砚心里,漾起暖暖的涟漪。他笑了:“有木姑娘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到时候要是真被当成坏人,你可得拔剑救我。”
“谁要救你。”木婉清别过头,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真被抓了,也是你自找的。”
林砚看着她泛红的耳垂,心里痒痒的,故意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那要是我被抓进大牢,你会来看我吗?带两串你藏的蜜饯就行,不用太破费。”
木婉清被他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还是林砚第一次见她笑得这么畅快,像冰雪消融,瞬间点亮了整个山谷。她伸手推了他一把,力道却很轻:“没个正经!再胡说,我就把你扔进溪里喂鱼。”
“别别别,我怕水。”林砚假装求饶,心里却甜滋滋的。他发现,木婉清对他越来越敞开心扉了,那些藏在冷硬外壳下的温柔,像初春的嫩芽,一点点冒了出来。
这时,钟灵举着一条小鱼跑过来,兴奋地喊:“石大哥,你看我抓到的!晚上有鱼吃啦!”段誉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几片宽大的荷叶,笑得一脸温柔。
林砚接过小鱼,笑着夸道:“钟灵姑娘好本事!晚上我来烤鱼,保证香掉你们的舌头。”
“真的?”钟灵眼睛一亮,“那我可要多抓几条!”说着又拉着段誉往溪水里跑。
木婉清看着他们的背影,轻声道:“他们倒像是一对。”
林砚心里一动,看向她:“那我们呢?”
木婉清的脸瞬间红了,站起身就往树林里走:“我去捡些枯枝,晚上生火。”走了两步,又回头瞪了他一眼,“不许跟过来!”
林砚笑着应了,却没真的听话,悄悄跟在她身后。只见她走进树林,并没有立刻捡枯枝,而是靠在一棵树上,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像是在确认什么,嘴角还带着没褪去的笑意。
林砚看得心头一暖,轻轻咳嗽了一声。
木婉清吓了一跳,转过身看到他,又羞又气:“不是让你别跟过来吗?”
“我怕你一个人在树林里遇到野兽。”林砚走上前,拿起一根枯枝,“再说了,捡柴这种粗活,哪能让你动手。”
木婉清没再赶他,只是脸颊更红了,默默地和他一起捡枯枝,偶尔偷偷看他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像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
夕阳西下时,西人在溪边升起火堆,林砚把处理好的鱼串在树枝上,架在火上烤,刷上从段誉包裹里找到的酱料,很快就香气西溢。
“好香啊!”钟灵凑过来,眼睛瞪得圆圆的。
“再等会儿,烤到外皮酥脆最好吃。”林砚翻动着鱼串,忽然感觉有人碰了碰他的胳膊,回头一看,木婉清正递过来一张干净的帕子,“擦擦手,都是油。”
林砚接过帕子,心里甜得像喝了蜜,故意把手指往她手背上蹭了蹭,看到她瞬间红了脸,才满意地低下头擦手。
晚饭时,西人围坐在火堆旁,吃着香喷喷的烤鱼,聊着天。段誉说起大理的风土人情,钟灵听得眼睛发亮,木婉清虽然话少,却听得很认真,偶尔还会问一两句关于大理气候的话,像是在默默记下什么。
夜深了,段誉和钟灵靠在树下睡着了,发出轻轻的鼾声。林砚和木婉清坐在火堆旁,看着跳动的火焰,谁都没说话,却有种说不出的默契。
“你说,到了大理,会不会遇到很多像段王爷那样的人?”木婉清忽然开口,声音很轻。
林砚知道她在担心什么,握住她的手,认真道:“就算遇到,也有我在。再说了,不是所有人都像段王爷那样,这世上,总有值得相信的人。”
木婉清抬头看他,眼里映着跳动的火光,像落满了星辰。她轻轻“嗯”了一声,反手握紧了他的手,这一次,没有再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