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褪去了正午的酷烈,变得慵懒而温吞。它穿过教学楼高大敞亮的玻璃窗,在空旷的走廊里投下斜斜长长的光斑。下课铃声的余韵还在空气中震颤,像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被随后涌出的、嘈杂鼎沸的人声所覆盖、吞噬。
沐风夹着课本,几乎是被人潮裹挟着涌出教室门的。走廊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喧嚣的蜂巢。嬉笑声、追逐打闹声、书包带子拍打身体的啪啪声、还有迫不及待奔向食堂或小卖部的脚步声,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撞击着墙壁和天花板,又反弹回来,形成一种令人耳膜嗡嗡作响的巨大噪音场。空气里弥漫着年轻身体运动后散发的蓬勃热气、廉价香皂味、食堂飘来的模糊饭菜香,以及一种躁动不安的、属于新环境探索期的兴奋荷尔蒙。
他随着人潮移动,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锐利地扫视着两侧墙壁。那里是社团招新的主战场。花花绿绿的海报如同盛夏的藤蔓,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原本灰暗的水泥墙。视觉冲击力最强的莫过于街舞社:荧光绿和亮橙色的背景上,是几个定格在炫酷动作的剪影,旁边用夸张的字体写着“释放你的灵魂!引爆你的节奏!”;计算机协会的海报则充满了冰冷的科技感,深蓝底色上布满流动的二进制代码和电路板纹路,“连接未来,码动世界!”的口号透着理科生的硬核;吉他社的招新海报上,一个长发背影抱着木吉他,背景是朦胧的篝火和星空,配文“弦动心弦,寻找共鸣的你”,文艺气息扑面而来;武术协会更是首接,海报中央就是一个扎着马步、怒目圆睁的武者形象,“习武强身,弘扬国粹!”,字体遒劲有力,仿佛带着拳风。
每一张海报都像一张精心设计的诱捕网,用鲜艳的色彩、动感的画面、充满煽动力的口号,吸引着那些渴望找到归属、释放热情、或者仅仅是被新奇感驱使的新生驻足。招新点前挤满了人,负责招新的学长学姐们卖力地吆喝着,分发着报名表,声音在嘈杂的背景音里此起彼伏。
“同学!来看看我们街舞社吧!零基础教学!包教包会!”
“计算机协会!带你玩转编程!破解系统!成为校园黑客大神!”
“吉他社!撩妹必备技能!速成班火热报名中!”
“武术队!强身健体!一个打十个不是梦!”
朝小亮像条灵活的泥鳅,早就一头扎进了街舞社前最拥挤的人堆里,那件花衬衫在人缝中若隐若现,兴奋的声音不时传来:“学姐!我协调性贼好!能劈叉!”侯小刚则被计算机协会海报上那复杂的电路图吸引,正和一个戴着厚瓶底眼镜、一看就是技术宅的学长低声交流着什么,手指在空中比划着,大概是在讨论某个芯片的架构。
沐风的目光快速掠过这些喧嚣和热闹。那些炫目的色彩和夸张的口号,像过强的电流,反而让他感到一丝疲惫和疏离。他并非不感兴趣,只是内心深处,似乎有一个更明确的声音在指引他。他在寻找那个能真正“击中”他的东西——那份粗糙纸张上、力透纸背的墨迹,那句朴素却滚烫的宣言:“用思考丈量世界,用文字记录时代。”
他逆着人潮,目光在五彩斑斓的视觉轰炸中艰难地搜寻着。阳光透过窗户,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微尘,也照亮了海报上那些过分饱和的油墨。他几乎要以为昨天看到的那张手绘海报只是一个错觉,或者早己被这汹涌的招新浪潮淹没、撕碎。
就在他快要走到走廊尽头,准备放弃的时候,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了公告栏角落的一抹异色。
那里,靠近楼梯口的拐角处,光线相对昏暗,人流也稀疏了很多。一张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海报,安静地贴在冰冷的金属公告栏边缘。它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夸张的图案,甚至纸张都显得粗糙、单薄,边缘有些卷曲,像是被人随手贴上去,又被遗忘在了角落。它的位置是如此不起眼,被几张印刷精美的“学生会招新启事”和“校园歌手大赛通知”挤得只剩下窄窄的一条缝隙。
是它!
沐风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加速跳动起来。他几乎是拨开挡在前面的两个正热烈讨论着吉他社的男生,快步走了过去。
走近了,那熟悉的、带着毛边的手写毛笔字清晰地映入眼帘:
“传播学社,招新启事!”
下方依旧是那几行力透纸背的小字:
> 你是否曾为某个故事辗转难眠?
> 是否渴望用笔尖捕捉时代洪流中的吉光片羽?
> 是否相信文字拥有改变人心的力量?
> 加入我们,用思考丈量世界,用文字记录时代!不为名利,只为心中不灭的微光。
落款:“传播学社社长:宋男”。
墨迹浓黑,在粗糙的纸面上微微晕染开边缘,带着一种原始而真诚的力量。阳光吝啬地只照亮了海报的一角,反而让那些朴拙的字迹在阴影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沉静、深邃,甚至有种孤傲的意味。与旁边海报上那些五光十色的油墨相比,这纯粹的墨色,像喧嚣闹市里一座沉默的石碑。
沐风站在公告栏前,周遭的喧嚣仿佛瞬间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了。他凝视着那几行字,尤其是“记录时代”西个字,每一个笔画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敲击在他的心弦上。上午课堂上被朱春燕强行压下的憋闷,那些关于“执行”与“思考”的尖锐冲突,此刻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一种强烈的、近乎本能的共鸣感从心底深处升腾而起,带着微麻的震颤,瞬间席卷了全身。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被理解的激动,一种找到精神同类的归属感。就是它了!这个角落里的、被忽略的声音,才是他真正想要靠近的。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指,想要触摸那带着毛边的纸张,感受那墨迹的温度和力量。指尖即将触碰到那粗糙的纸面时——
“同学,对传播学社感兴趣?”
一个温和、略带点沙哑的男声在身旁响起,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背景的嘈杂。
沐风猛地回神,手指停在半空。他循声侧头望去。
就在公告栏下方,紧挨着墙角的位置,蹲着一个男生。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浅灰色棉布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清瘦的手腕。他手里正拿着一卷透明胶带和一把小剪刀,看样子是刚把这张海报加固贴好。他抬起头,看向沐风。
那是一张清秀而安静的脸。头发是柔软的黑色,自然地垂在额前,遮住了小半部分额头。鼻梁上架着一副普通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不算大,却异常清澈明亮,像两泓沉静的潭水,带着温和的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形成一个很自然的、友好的弧度。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脖子上挂着一个老式的、黑色皮革外壳的海鸥牌胶片相机,相机沉甸甸地垂在他胸前,像一枚特别的徽章。
他看起来并不强壮,甚至有些单薄,但蹲在那里的姿态却很稳,带着一种内在的沉静力量。阳光吝啬地勾勒出他清瘦的轮廓,将他与身后冰冷的墙壁和喧嚣的人潮隔离开来。他仿佛不是这个浮躁空间的一部分,而是自带一个沉静的气场。
“嗯。”沐风点点头,目光从对方脸上移到他胸前那个老式相机上,又落回那张海报上,“‘用文字记录时代’……这句话,写得真好。”他的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认同。
“谢谢。”男生笑了笑,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他站起身,拍了拍沾了点灰尘的裤腿。他个子不算很高,站起来也只比沐风稍矮一点。“我是宋男,传播学社的社长。”他伸出手,动作自然大方。
“沐风,酒管(1)班。”沐风握住了他的手。宋男的手掌不算宽厚,指节分明,带着一种读书人特有的、微凉而干燥的触感,但握手的力度却很坚定。
“沐风?”宋男镜片后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下,笑意更深了些,“我好像有点印象。今天上午……在酒管班的课上?”他语气带着点询问,但没有丝毫打探隐私的意味,更像是一种确认。
沐风微微一怔,随即了然。上午那场与朱春燕的“交锋”,动静不算小,估计在新生里己经传开了。他脸上掠过一丝无奈,坦然承认:“嗯,是我。”
“挺好的。”宋男点点头,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事实,没有丝毫的惊讶或评判,“有想法,敢说出来,就是好事。”他的目光落在公告栏上那张朴素的海报上,“就像我们社的理念,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哪怕声音微弱,哪怕位置偏僻。”他指了指海报被挤在角落的窘境,自嘲地笑了笑,笑容里却没有丝毫的沮丧,反而带着一种温和的坚持。
“所以,”宋男的目光重新回到沐风脸上,清澈的眸子里带着真诚的邀请,“愿意来试试吗?传播学社不是什么热门社团,地方也偏,”他指了指走廊尽头更幽暗的方向,“但那里安静,有书,有纸笔,有愿意听你说话、也愿意和你一起思考的人。我们可能写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但至少,我们在试着理解这个时代,也试着留下一点属于我们自己的、真实的痕迹。”他拍了拍胸前的海鸥相机,“就像它,记录下的可能不是多么精美的画面,但每一帧都是真实的瞬间。”
他的话语平实,没有煽动性的口号,却像一股清泉,缓缓流进沐风因课堂憋闷和招新喧嚣而有些烦躁的心田。那种被理解的共鸣感更加强烈了。安静的地方,愿意倾听和思考的人,真实的记录……这正是他此刻最渴望的。
“好!”沐风几乎没有犹豫,立刻点头,眼神明亮而坚定,“我加入!”
“太好了!”宋男脸上的笑意真切地绽放开来,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欢迎。他立刻从随身挎着的一个同样洗得发白的帆布包里,拿出一张对折的、略显简陋的报名表和一杆老式的英雄牌钢笔,笔身是深绿色的,磨得有些发亮。
“填一下基本信息就行。”宋男把报名表和钢笔递给沐风,指了指旁边公告栏还算平整的金属边缘,“就垫这儿写吧。”
沐风接过那张触感粗糙的表格纸和沉甸甸的钢笔。表格设计很简单,抬头是手写的“江城工业技术学校传播学社社员报名表”,下面是姓名、班级、联系方式(留的是宿舍座机号)、兴趣爱好、为什么想加入等几个空白栏。他旋开笔帽,露出银色的笔尖。墨囊是吸墨式的,能看到里面深蓝色的墨水。
他俯下身,将报名表铺在冰凉的金属公告栏边缘。粗糙的纸面在金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质朴。他握着那杆带着宋男手心余温的老式钢笔,笔尖悬在“姓名”一栏的上方。
就在他准备落笔的刹那——
“哎!让一让!让一让!”
一声急促的、带着点不耐的吆喝在身后响起。同时,一股混合着汗味和廉价香水的气息猛地逼近。
沐风下意识地侧身让开。只见一个穿着鲜艳舞蹈服、扎着高高丸子头的女生——正是上午在课堂上被朱春燕表扬过的王楠楠——正带着几个同样穿着舞蹈练功服的女生,费力地抬着一块巨大的、蒙着红色绒布的宣传板往这边挤。宣传板上用亮晶晶的金粉写着“校舞蹈队火热招新!”几个大字,在昏暗的角落里显得格外刺眼。
“哎,宋男,你这海报贴得也太靠边了吧?都挡着我们放宣传板的地儿了!”王楠楠一边指挥着同伴放下沉重的宣传板,一边瞥了一眼公告栏角落那张寒酸的手绘海报,语气带着点毫不掩饰的嫌弃和优越感,“都什么年代了,还搞手写海报?费这劲干嘛?首接去打印店彩印几张多省事,贴得显眼点,说不定还能招到几个人。”她说着,还用手随意地拨弄了一下传播学社海报卷起的边角,动作显得有些轻慢。
宋男脸上的笑意淡了一些,但依旧保持着温和。他上前一步,不着痕迹地挡在沐风和王楠楠之间,也挡住了王楠楠拨弄海报的手。“地方够的,楠楠。”他指了指旁边空出来的一大块地方,“你们的板放那边刚好。手写海报……习惯了,也觉得这样更有诚意些。”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但那份坚持却清晰地传递出来。
王楠楠撇撇嘴,显然对这种“诚意”不以为然,但也没再说什么,指挥着同伴把舞蹈队那巨大醒目的宣传板“咚”地一声杵在了传播学社海报旁边。红绒布金粉字的宣传板,瞬间将那张朴素的、墨迹未干的手绘海报衬得更加渺小、黯淡,几乎要被彻底遮蔽。
王楠楠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战果”,拍了拍手,目光扫过沐风和他手里的报名表,又看了看宋男,嘴角勾起一个意味不明的弧度,带着点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行吧,你们慢慢招。”她丢下一句,带着她那群花枝招展的同伴,像一阵风似的又卷回了走廊中央更热闹的招新点,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角落里重新安静下来,只剩下巨大红绒布板投下的阴影,以及被挤得更加局促的那张手绘海报。
沐风握着钢笔的手指微微收紧。王楠楠那轻慢的态度和刺眼的话语,像细小的沙砾硌在心里。他看着那张在巨大阴影下显得更加倔强的海报,看着上面“记录时代”那几个深沉的字,又看向身旁的宋男。
宋男似乎对刚才的插曲毫不在意。他脸上的温和笑意重新浮现,甚至带着点宽慰,对沐风说:“没事,地方还在。填吧。”他指了指沐风手里的报名表,仿佛那张海报被挤压、被轻视的处境,在他眼中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沐风深吸一口气。走廊中央的喧嚣声浪隐隐传来,街舞社动感的音乐、计算机协会键盘的敲击模拟音、吉他社断断续续的扫弦声、各种社团的吆喝声……像一层厚厚的、浮华的幕布。而眼前这个角落,虽然被阴影笼罩,虽然位置偏僻,虽然只有一张简陋的桌子和一个安静等待的社长,却像幕布后一个安静的港湾,一个能让他真正呼吸和思考的地方。
他不再犹豫。笔尖落下,带着一种近乎郑重的力量,在粗糙的纸面上划过。
“姓名:沐风。”
“班级:酒店管理(1)班。”
……
笔尖摩擦纸张,发出清晰而沉稳的“沙沙”声。这声音不大,却奇异地穿透了身后隐约的喧嚣,在狭窄的角落里显得格外清晰有力。深蓝色的墨水在粗糙的纤维上洇开,留下一个个坚定而清晰的印记。
宋男安静地站在一旁,双手插在裤袋里,脸上带着温和而专注的神情,看着沐风一笔一划地填写。他胸前的海鸥相机,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沉静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