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穿越扶苏

第228章 别拿心理战不当战术!得民心者得天下?

加入书架
书名:
李世民穿越扶苏
作者:
黑茶芝士
本章字数:
6330
更新时间:
2025-07-06

快!

太快了!

从刘季破阵到五万秦军精锐一拳砸进无诸部中军大营、一举奠定胜势,仅只过了半个时辰!

但刘季在奠定胜势后却没有从速歼敌,反倒是由快转慢,不急不忙的列阵清扫、徐徐图之。

而这也给了两座副营整军驰援的机会。

当钩运遥遥望见两座副营中分别涌出近万将士,从西北、西两个方向驰援中军大营时,钩运扯着嗓子大喊:“不!不要去!”

只可惜,钩运距离主战场太远,主战场的喊杀声更是嘈杂。

饶是钩运已经喊破了喉咙,依旧无法阻止两座副营中的兵马驰援中军。

刘季见状露出自得的笑容:“乃公说什么来着?”

“敌将必会求援,两座副营必会来援!”

“只要让那两座副营的兵马离开了他们的龟壳,还不是乃公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看着浑身浴血却死战不降的无愁,刘季随意的说:“都莫要折腾了,给乃公攻上去,先把这块肉吃进嘴里。”

“令都尉刘榷率军一万五千,攻西北敌军。”

“令都尉李泊率军一万五千,攻西部敌军。”

“从速灭敌!”

一声令下,刘季部又由慢转快。

包围着无愁的军阵立刻收缩,将顽抗的无愁并其家兵亲信尽数剿杀于军阵之中,断绝了中军最后的反抗力量!

刘榷、李泊分率一万五千兵马奔出军营,正面迎向来援敌军。

诚然,正面迎敌不能完成围歼、侧击等战术,但以裹挟胜势的优势兵力正面强攻只有近万新兵的驰援敌军,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战术!

而那杆坠落的无诸部中军营旗,更是直戳心窝的致命一击!

“中军已经沦陷,我等何必赴死?旅长,退吧!若是退守军营,我部未尝不可能坚持到将军抵至啊!”

“吾等并非越人,何必为一个越人赴死?袍泽们,随吾请降!”

“敌军势大,绝非我军可抗之敌,速退回营,借营房水系固守!”

“中军将旗虽失,中军还在!护卫中军乃是副营职责所在,我等焉能因敌军势大就坐视中军沦陷?族兵入军,凡敢言降者,杀无赦!”

遥遥望见无愁将旗陨落,又面对如狼似虎般狂奔而来的敌军,两座副营的士气军心彻底崩溃!

西北副营万夫长依旧坚持率领麾下士卒正面迎向李泊部。

然而两军刚一交锋,便有大量新兵跪地请降,一时间竟是让人不知道他们方才跑的那么快究竟是为了从速杀敌还是赶紧请降。

西部副营则是在万夫长的率领下立刻后撤回返军营,妄图借营防抵抗刘榷。

但西部副营才回返军营,还没来得及再次整军、列阵防备,刘榷部便已趁其薄弱闯入营中。

以小胜积大胜,以大胜积大势。

仅仅只是三个时辰,足足三万无诸部左军便在刘季亲手铸就的大势面前轰然溃败!

“不!!!”

看着已经从战场化作屠宰场的军营,钩运无助的跪倒在地,泣泪悲哭。

他率左军逃回闽中,从此再也不理中原事的美梦,碎了!

但战争却不会给予钩运痛心的时间。

遥遥望见一伍刘季部斥候,钩运赶忙擦干眼泪,迈开双腿急行南下。

-----------------

四天后,寿春城郡衙。

胡亥坐在台上首位,冯去疾坐在台下右手首位。

但阮凭却是仗剑站在胡亥左后方不远处,瞳孔微微发散的发呆。

赵佗更是坐在胡亥右手处,与胡亥共用一张案几。

胡亥时不时就偏头看一眼赵佗,却是敢怒不敢言。

举起一卷缣帛,赵佗朗声大笑:“不愧为楚上柱国之子,不愧是陛下的项侯!”

“允其自征兵马不过些许时日,竟已得兵六万矣!”

浓浓惊喜压下了胡亥心头不满,胡亥赶忙追问:“果真?”

“不过只是二十余日而已,项侯竟能得兵六万?”

“若是再加上朕拨付项侯的两万兵马,项侯现在岂不是已经拥兵八万?”

赵佗将手中缣帛递给胡亥,笑着说:“若是朝中担负各部粮草,项侯此次上禀或会有所夸张,以求更多的粮草兵刃。”

“但如今各部粮草却是自筹,项侯上禀朝廷言说已征兵六万,其所征兵力恐怕不止六万!”

“项侯毕竟是楚上柱国之子,昔楚上柱国竭力匡扶楚国社稷之举被所有楚人看在眼中。”

“如今项侯起事,天下心向故楚的义士自然会纷纷来投。”

想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征得六万兵马是不可能的。

但项燕的旧部甚众,不少人都如周章一般趁此乱局起兵,其中一部分厌弃项梁屈居于胡亥身下的苟且,却也有不少人念及项梁是项燕之子的身份便愿率军来投。

胡亥满心激动的说:“朕记得余干侯也已征得兵马一万,吴郡守更是征得兵马两万。”

“再算上项侯所征兵马,不过仅仅只是二十余天而已,我军竟又得兵九万?”

“将军摇、开明金等各部将领尚未上禀境况,若是诸位将军亦能如项侯、不,能像余干侯一般广征兵马,我军竟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征兵十余万?!”

十余万人啊!

即便是放在烽火连天的战国时代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大军了。

而若是再加上胡亥分兵之前就已拥有的四十万大军,如今胡亥麾下竟是拥兵五十余万,即便是在战国时代也是足够灭国的重兵!

朕的优势竟已如此之大?!

赵佗笑而颔首:“此可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也。”

“若非陛下册封项梁为项侯,项侯必不能得如此大军。”

“若是陛下再册封项梁为楚王,所有心向楚国的义士都会纷纷来投。”

“而若是陛下再立六国,天下义士都会来投!”

“世人虽赞扶苏为君子,但那只是虚名而已,唯有陛下此举方才得人心。”

胡亥假装没听懂赵佗劝封项梁为楚王的提议,脸上的喜悦之色立刻转为忧愁,轻声叹息:“爱卿所言甚是。”

“然,朕仍心忧。”

“三日前,将军无诸的使者回朝,言说贼首扶苏亲率重臣抵近查探无诸部军营,将军无诸欲要亲率主力精锐斩杀贼首扶苏。”

“但如今三日已过,将军无诸却迟迟不曾再传军报。”

“朕恐前线生变啊!”

赵佗明知道胡亥是在转移话题,但却也随之皱起了眉头:“陛下所虑,有理。”

“时值大战,却时隔三日不上禀军报,太过反常。”

“所谓的贼首扶苏仅率十七名重臣抵近军营查探更是无稽之谈。”

“臣收到无诸军报的第一时间便派出使者,明告无诸那人必不是贼首,无诸所见一定是贼军奸计。”

“想来……”

话音未落,郡衙外便传来一声高呼:“报!”

“卑下路遇将军无诸麾下裨将钩运,其言说有重要军情上禀!”

再重要的军情也可以让斥候或是亲信、家兵上禀,而绝非是让一名本该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裨将军回禀!

赵佗心头一紧,当即喝令:“传!”

两名斥候架着钩运走进郡衙,口中连声道:“大王,我部前往巨阳传讯途中,于淮水北岸看到了裨将军钩运。”

“余部袍泽已继续前往巨阳传令,卑下二人见裨将军钩运形单影只又无战马,便自作主张护卫裨将军回返。”

但赵佗和胡亥却都已无暇理会两名斥候的解释。

看见衣衫褴褛、双脚一片血色的钩运,赵佗心头大骇,失声喝问:“前线战况究竟何如?!”

钩运双膝跪地,身体和内心的双重剧痛催着钩运痛哭哀嚎:“败了!大败!”

“我部将军无诸遥遥望见贼首扶苏仅率十七名重臣抵近侦察,便率私卒君子和右军追杀至清谷。”

“未曾想,贼军早已在清谷之中布置了伏兵,将军无诸并诸位将军、私卒君子、右军全军尽数没于清谷之中,仅末将侥幸得活。”

“末将逃出清谷之后立刻奔回巨阳军营传讯,但末将尚未抵至巨阳,便见五万贼军趁左军不备,强攻左军、一举破营!”

“我部五万余兵马,已全军覆没!”

赵佗右拳猛的一砸案几,怒声厉喝:“愚蠢!无能!眼瞎!”

“贼首扶苏怎么可能亲率十七名重臣抵近无诸军营查探?”

“这分明只是贼子奸计而已!”

“无诸却因如此浅薄的伎俩便葬送了五万大军,何其愚蠢!愧对寡人信重!”

那可是五万大军啊!

这就没了?!

钩运摇头苦涩的说:“末将也亲眼看到了,那抵近军营查探者身穿彩绘玄龙的重甲!”

此话一出,赵佗愕然。

身穿彩绘玄龙的重甲?!

难道那人还真是扶苏不成?

扶苏,这么疯狂的吗?!

胡亥则是焦声追问:“然,自贼首扶苏率军抵至将军无诸军营外至今不过仅只四天而已。”

“将军无诸麾下有重兵五万,难道连区区四天都坚持不住吗?”

钩运的声音愈发苦涩:“回禀陛下,自贼首扶苏现身至我军败亡,仅只三个时辰而已!”

钩运的话语彻底撕碎了胡亥、赵佗等人因为各部兵马愈众而升起的喜悦。

区区三个时辰就大破无诸部五万大军?

如果扶苏兵锋如此之利,那就算是他们征募的兵马再多,又有何用?!

突然间,赵佗瞳孔猛的一凝:“不好!”

“若是巨阳骤然沦陷,下蔡又如何能守得住?”

“距离巨阳沦陷已过三日有余,倘若贼军依旧从速进攻,贼军或许已至寿春附近!”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