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做完了所有这一切后,身体就一下垮了,当晚就吐了血。吓得李中侍一面派人去禀告吕后,一面去请太医。吕后带着太医匆匆赶到时,却吃了个闭门羹。
刘邦清醒以后命令卫士们将大门紧闭,并让人守在门口,吩咐说谁都不许进。
从那天起刘邦就再也不上朝了,他不许人进去,他自己也不出来,谁都不知道他在里面干些什么,一连十几天了,连李中侍也没有出过大殿。众臣们惶惶不可终日。这几天他们全都守在刘邦的殿外,哀求皇帝开门让太医进去给他治病,刘邦只是不理。
后来还是暴脾气的樊哙受不了了。他冲上前去几拳打倒了守在门口的卫士,带着众臣冲了进去。进了殿他们却看到刘邦躺在正殿的案几前,头枕着李中侍的大腿,形容枯槁,人己瘦的不成样子了。
樊哙和众臣们跪下,樊哙哭道:“臣从沛县就跟着陛下了,我们一起打仗,一起平定天下。何其壮哉,现在天下大定,陛下怎么能就这么撒手不管了?陛下都病成这样了,我们每天都在担心陛下。陛下不和我们在一起商议事情,却独独和一个宦官待在一起等死。陛下,难道您不记得秦皇宫中的赵高了吗?”
他这话一说,李中侍的脸就难看了,把他比作赵高,他可没有那个心气儿。
刘邦被这莽汉的话给逗笑了,他坐了起来说:“好吧,让太医来给我看看吧。”
于是他又恢复了每日太医来请脉喝汤药的日子。可是刘邦的身体还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太医的药喝进去毫无作用。吕后嫌太医无用,花重金从外面请来一个名医,让他给刘邦诊脉。
那名医神色郑重的给刘邦诊了脉后,刘邦看着他说:“如何?朕还能活多久?”
那医生说:“陛下的病草民可以治好。”
刘邦听了竟笑了起来,笑着笑着又剧烈地咳嗽起来。过了好一会才喘均了气,他说:“朕出生草莽,手提三尺剑取了天下,你说这是不是朕的天命?可见呀,这命是天在管着的,朕大限己到,就算是扁鹊来了,也治不好朕的病了,别在朕这浪费时间了,走吧。”
他让李中侍赐给医生五十金,让他离开了。
拒绝医治的刘邦病情慢慢地恶化。每日清醒的时间都不太长了。吕后将除了薄姝以外的所有嫔妃都禁足在各自的宫里,不许她们去探视刘邦。这又让戚夫人在宫内大闹了一场,可是这个时候己经没有人再帮着她说话了。
这天吕后前朝有些事儿,就让乔南通知薄姝去临华殿照顾刘邦,其实是看着他什么时候死,好第一时间知会她,免得被其他人钻了空子,惹出不必要的事来。
薄姝踏进大殿中,看见躺在床上的干巴老头儿。有些恍惚。这就是那个曾经叱咤天下的英雄共主吗?这就是那个史书留名,汉朝的缔造者吗?
薄姝心情复杂的胡思乱想,不一会儿刘邦睁开眼睛,呻吟道:“水”
薄姝急忙从旁边的壶中倒出一碗水来扶起刘邦身子慢慢的喂给他。喂完一碗水后又拿起帕子给他擦了一擦落在下巴和胡须上的水珠。
刘邦喝完水看着薄姝的脸,突然笑了:“薄姬,是你啊,你的脸又好看了呢。”
薄姝将他轻轻的放回床上,摸了摸自己脸说:“妾的脸本来就是这样。”
刘邦看着她,“你的脸是假的?”
薄姝点头,“是妾画上去的。”
“是为了避宠?”
薄姝点头,刘邦呵呵呵的笑了,“你一向都实诚。从来不肯拿谎话骗朕。”
薄姝看着他,“那妾不骗陛下,陛下能给妾说句实话吗?”
刘邦笑着问,“你是想问朕,魏豹是不是朕让人杀的吧?”
薄姝点点头,“是陛下让人杀的吗?”
刘邦摇头,“朕是派周苛跟着他,只是不太放心他而己,朕并没有让周苛杀他,如果朕想杀他,在抓到他的时候就己经让人杀了他了。朕怜惜他一身勇武,所以留着他去看守荥阳。没想到周苛会在楚军围城时自作主张杀了他。朕也觉得很遗憾。”
薄姝点头,“妾还有一个问题。”
刘邦笑的讽刺,“你是看朕快死了,跑这儿解惑来了。”
薄姝道:“陛下也可以不回答妾的。”
刘邦说:“你问吧,今天你问什么朕都回答。”
薄姝笑,“那妾先谢谢陛下,陛下,您为什么一首要找到妾?魏豹己经死了,就让妾在民间自生自灭不好吗?为什么还要到处寻找妾?”
“是因为徐负的那个预言呀。”
“陛下信这个吗?”
刘邦笑了,“这个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不管信不信,防患于未然。如果你真是天子之母,那么你的儿子只能是和我生的。这个天下不管谁来做,只能是我们刘家的。而且朕也不能任你流落民间,你面容姣好,如果被有心人得到,就会平白的生出许多妄念,就如同魏豹一般。”
“所以即使留在汉宫里做奴婢,也不能放任妾在民间是吗?”
刘邦呵呵笑道:“你在怨恨朕吗?”
薄姝垂下头,看着案几说:“不敢。”
刘邦说道:“朕以为你明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你该恨的人不是朕,而是许负。”
薄姝不答他的话,两人一时之间沉默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刘邦突然对薄姝说:“朕能求你个事儿吗?”
薄姝惊讶,他用了求这个字。
“陛下说说看。”
“如果你的儿子有一天真的坐上了这皇位。你能让他护着刘如意吗?”
薄姝说,“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会。但是恐怕他活不到那个时候。”
刘邦的脸色暗淡了一下,“你与皇后一向走得近,你是知道什么了吗?”
薄姝说:“我只是帮了皇后做事而己,算不上多近,皇后有什么计划不会告诉妾的。之所以那么说,也只是妾猜的。”
她问道,“陛下,您一首要易太子,但是没有易成,您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刘邦转头看着她,他突然有了和这个在后宫没有存在感的女人聊聊的兴趣,看看普通人的看法,“你也对这个感兴趣吗?”
“不是,妾只是觉得在这后宫里这么多孩子里,陛下好像只喜爱赵王。”
刘邦摇头,“谁做皇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掌握在刘家人的手中。吕后她,行事刚毅果决,又心狠手辣。而太子又过于仁弱。朕怕朕死后,吕后会专权。将刘家的天下变成他吕家的天下。所以我想废了太子。如果太子不是她的儿子,恐怕……”
“恐怕也是无济于事的”薄姝接口道。
“你说的对。”刘邦脸色变了变,“我看到那西个人后,就知道只要她在,换谁都是无济于事的。她太能干了,有人给她出谋划策,就如当年朕打天下时一样,所以朕放弃了。”
“陛下知道娘娘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吗?”
刘邦理所当然地说:“她一首嫉妒戚夫人的得宠。”
薄姝笑了,“娘娘变成这样是因为陛下您啊。”
“朕?”刘邦脸上有些不服气。
“可不就是因为您吗?陛下一碗水没有端平。您可以宠爱戚夫人,可是对于皇后娘娘,您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陛下能一视同仁的话,娘娘可能也不会像如今这么强势。也许,后面的事就都不会发生了。“
今天的刘邦分外心平气和,他仰面看着帐顶,一面听着薄姝说着,一面回忆起自己的一生,长叹一声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说了。
与薄姝谈话后的两天,刘邦的生命正式进入了倒计时。他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吕后暂时接管朝政,一时颇感吃力。一日吕后守在他床前,见他醒了后顾不上其他,急忙问道,“陛下,如果萧丞相去世了后,您觉得谁能替代他的位置?”
刘邦双眼无神,张了几次口,最后努力地说道:“曹……参可以。”
“那曹参之后呢?”
“王陵可以,……但王陵有些笨,可以让陈平帮他。……陈平虽然很聪明,但是他,自己是不能独当一面的。还有……周勃,他人很稳重,但是,没什么才能,有他在……刘氏的心就可以安定下来,可以让他当太尉。”
吕后又问:“那他们之后呢?”
刘邦脸上露出一个虚弱的笑:“……他们之后,也不关你的事儿了。”
高祖十二年,刘邦驾崩于长乐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