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姝所在的偏殿离钟室并不太远,大概十几步的距离,她在里面清晰的听到了韩信的咆哮。没过多久那声音就消失不见,西下里并没有听到其他的声音。薄姝站在门口来回的走动,突然之间大门被人推开,是皇后身边的乔南。
她对薄姝行了一礼道:“美人,娘娘请你去,有事吩咐。请跟婢子来。”
于是薄姝跟在乔南身后出门,两人走了十几步,来到钟室。乔南停住,示意薄姝进去。
薄姝跨过门槛,人还没看到,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儿。她看见大殿中间的地下一滩血,还有杂乱的血脚印。
吕后站在殿中看着她,薄姝腿都有些发软。声音颤抖地说:“皇后娘娘。”
吕后笑了,“不用害怕,己经结束了,韩信己经伏诛。你也可以回自己的宫里了。但是我有一句话,想要说与你听。”
薄姝低头,“愿听娘娘教诲。”
吕后说:“经此一事,在外人眼里你不是我的人,也是我的人了,你可明白?”
薄姝听闻此言,慢慢的跪倒在地,以头触地,然后说:“薄姝明白。”
吕后缓和了脸色,对她说道:“起来吧,回宫好好养养,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薄姝苍白着脸回到了宫里,春兰他们吓了一跳,连忙追问薄姝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脸色又为何如此难看?“
薄姝只是摇头对他们说自己累了,想要睡一会儿。于是将众人都赶了出去,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帐顶发呆。她终于开始卷入了政治旋涡之中了。她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她也不知道自己的下场是什么,尽管她知道些历史,尽管她知道她儿子可能会坐上皇位,但这也不是一定的呀,以前的历史没有她,而现在有了她。她的一个行差踏错都有可能改变历史。薄姝不确定这么做,对不对。唉,改变就改变吧,尽量谨慎,小心点儿,保命要紧啊。
韩信死后,吕后使出雷霆手段,迅速将知情人查获并捉拿下狱逐个审问。随着审问的深入,整个事件的原委渐渐露出水面。待到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刘邦从代国平叛回来了。等他回到宫中听了手下的禀报才知道韩信己被吕后杀死了。
他有点儿惊喜,又有点儿难过。惊喜的是这个心腹大患居然这么轻易就被他老婆给弄死了。难过的是毕竟是多年征战的同袍,多次救自己于危难之中。大半的大汉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而且此人有勇有谋,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就这么……可惜了。
唉!刘邦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他叫来吕后详细询问事情的经过。吕后告诉他,原来韩信在两年前就开始谋划此事了。陈豨两年前被封为代国丞相,赴任前与韩信告别。韩信就告诉他,想要和他联合反叛。那人对韩信是言听计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等陈豨到了代国以后,韩信就开始调查长安城里的囚犯与奴隶,并拉拢他们的头领示好。他把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这些囚犯身上,并告诉他们,有朝一日他会给他们自由,他们将不再是奴隶,将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成为人上人。
两年后,陈豨反了,韩信让人写信给他说,你尽管反,我在后面支持你,咱们两面夹击,定然会推翻刘邦的统治,到时候咱们二人共同做这天下之主。
刘邦出征后他找人仿照刘邦的笔迹,仿写了几十道令牌,想让人拿着伪诏前去监狱释放囚犯。幸好他与他的一个家臣有矛盾,他欲将其囚禁起来,想要等事成后,拿他祭旗。没想到家臣的弟弟跑到了吕后这来告密。于是当他的计划还没开始实行时,就被吕后招进了宫中诛杀了。
事情是三言两语就能说的完的,并不复杂,但是其中的分寸,时间都是掌握的恰到好处。其中的凶险,刘邦虽未经历但是此刻也能感觉得到。
刘邦心中产生了一些异样的想法,吕雉这个人,杀伐果决,心狠手辣,她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这么无害,自己与她夫妻多年,现在才好像真正地认识她。
他想起自己那个软弱温和的太子,心里暗暗担忧,他死后太子刘盈真的能真正的掌握政权吗?如果不能,那么整个大汉就是他们吕家的了。想自己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最后竟是为了他人做嫁衣裳,这怎么能不让他心惊!
心里泛起这些念头,刘邦看吕后的眼神就不对了。这个女人他现在还动不了,他们吕家势大,朝堂中有一半的人都和他们吕家有关系。那么这个太子就不能再是她的儿子。
刘邦心里藏着事儿,他打发走了吕后,躺在榻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到了后半夜竟然发起烧来。他发了烧也不吭声,独自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像睡着了一般。李中侍首到早晨上朝叫不醒他,才发现刘邦的额头竟是烧的滚烫,他急忙叫人喊来太医。
太医把了脉后说是外出征战劳累,再加上感染了风寒所致。给刘邦开了药,一剂汤药下去,刘邦又睡着了。
刘邦这一病是合宫惊动,因为刘邦很少生病,他常年在外征战,除了上次胸口中了一箭,回栎阳老家调养了一阵后,基本上没有怎么生过病。
吕后来到刘邦的寝殿,安排宫人轮值,并嘱咐李中侍,这两日刘邦发烧,不许嫔妃来探望,免得打搅皇帝养病。于是闻讯而来却迟了一步的戚夫人就被挡在了刘邦的寝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