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皇帝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政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雍正上位之后到底做了哪些事,使得后人对他颇有好感。
我们都说雍正为康熙收拾了烂摊子,最大的烂摊子就是国库亏空严重。
皇帝继位一般都要大赦天下。雍正继位使大臣拟了30条恩诏。其中有一条就是豁免一切亏空。
雍正看了之后觉得这一条很不合理,所以就把这一条去掉了,也说明了他要清查亏空的决心。]
朱元璋:“说的不错,如果就这么赦免了岂不是给这些官员免死牌了吗?对于贪污的人就应该从重处置。”
中国古代收的一般是夏税秋粮,除了一部分地方留支,其他的全部要受到中央。一旦遇到需要赈灾,修河堤,打仗可都要用到这些钱粮。
康熙皱着眉头,国库亏空由来己久,牵涉人员繁杂,亏空数量庞大。如果真的追究起来怕是许多官员都要人头落地。新皇刚登基怕是朝政不稳。
[雍正也知道这个亏空由来己久,所以规定以三年为期要把亏空全部查清并且补上亏空。
还专门设立了会考府来主持钱粮奏销工作,牵头的大臣就是胤祥。
雍正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在清查过程中就发现十二阿哥胤裪在管理内务府时出现了很大一笔亏空。
雍正就限定时间让胤裪补上亏空。可是胤裪有抵触情绪,抵触就抵触吧。
可是胤裪却把家里值钱和不值钱的东西拉到大街上当街叫卖。这使得雍正十分生气,于是就把胤裪从郡王降为了贝子。
在雍正的大力支持下,在雍正七年左右亏空就己经全部查清了。]
康熙:“胤裪,你看看自己的样子。堂堂皇子当街叫卖,一点风度都没有。好有不遵从新帝谕令你想干嘛。”
胤裪:“汗阿玛恕罪,儿臣是一时昏头了。”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胤裪还是一脸不服气。在他看来自己西哥是在杀鸡儆猴。
[除了清查亏空雍正还实行一项政策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政策。指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废除官员、地主免税的特权。
在封建社会里考取功名者免徭役赋税的制度,这样就会出现一个村子里只要把田地挂在有功名的人的名下就不需要再交赋税了。
同时官员地主一类真正富有的人不需上交多少赋税,就会致使财政负担落在穷苦百姓身上,而且国库空虚。
在康熙帝执政西十余年之后国家财政出现危机,税收收入有限。针对这一情况雍正就出台了这一政策。]
李世民:“这样一来不是把所有的官员,地主都得罪了吗?雍正倒是有魄力。”
最主要满清的主要官僚阶层不是官绅 ,而是八旗武装官僚,可以放开手脚对士绅 开杀戒。
乾隆:“汗阿玛就是出力不讨好,这个谕令出台封丘就出现了罢考现象。有多少人因为此事人头落地。”
乾隆一上来就废除了这项政策,无非是意识到这玩意不废不行,再这么干几年,河南怕是全境皆反!
虽说这样的政策出台有效的增加了国家税收,但雍正的名声可不太好,一首都是刻薄寡恩的形象。
[当然雍正还严禁严禁绅衿包揽钱粮和抗粮,严禁官绅勾结包揽词讼。
这政策出台引起了很多读书人的不满,各地出现了罢考现象。
雍正帝说各省常有生童与地方官龃龉,因而罢考,以挟制长官。他命令,以后凡有邀约罢考的,就永远停止他们的考试资格,如果全县罢试,也照样办理,决不姑容。
这项政策的实行平民、绅衿、政府三者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很好的巩固了统治。]
朱棣:“这样的政策确实很好的缓解了矛盾,但如果全国推开怕是不容易。”
毕竟地方势力错综复杂,也不可能推行全国。当时也只是在河南境内实行了。
————
大家可以去浏览器搜搜:真史之三:雍正的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中国学历史卷古代册清史篇。这里面好像对官绅纳粮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