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周綝的胆小怕事让狄仁杰等人的生机断绝,可一个人的出现又让狄仁杰等人看到了转机。
这个人就是己故宰相乐思晦的儿子。乐思晦也是因为酷吏政治而被杀的,因为自己的儿子年纪小所以留下了一命。那时他差不多十岁。
这天武则天在朝堂上接见乐思晦的儿子,为狄仁杰等人争取了宝贵的生机。]
李世民:“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儿能面见皇帝,肯定是那些朝臣运作的结果。”
看来因为酷吏政治不满的人很多,如此内外使劲想要一举清除酷吏。但李世民有些疑惑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能做什么。
[乐思晦的儿子到了朝堂之上面见武则天。武则天就问他为什么来见他。
乐思晦的儿子年纪虽小但不卑不亢回到:“臣父己死,臣家己破,但惜陛下法为俊臣所弄。”]
刘彻:“这话说的有几分水平,没有一上来就喊冤。”
因为酷吏政治死去的人不知有多少,想为其喊冤的家属也数不胜数。如果乐思晦的儿子一上来就喊冤那么恐怕武则天就不愿意听他之后的话了。
但乐思晦的儿子这么回答,武则天就有了听下去的兴趣。
[之后武则天又在问道]这话从何说起。
乐思晦的儿子答道:“陛下不信臣言,乞择朝臣之忠清,陛下素所信任者,为反状以付俊臣。”
这下武则天就知道这些谋反案存在刑讯逼供的可能,有些根本不可信。
那么之前武则天不知道刑讯逼供这回事吗?其实有朝臣是上书给武则天的,她是知道这件事的。但武则天不相信或者说不愿相信。]
朱棣:“武则天自然不愿相信,这酷吏政治是她一手营造的,巴不得多死几个人呢?”
武则天是为了巩固皇权,清除异己才有了酷吏政治。所以其实那些人是否谋反不重要,重要的是武则天可以通过这样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威。
[因为这些对谈,武则天在朝堂上传召了狄仁杰等人。
这可是个好消息,之前落到酷吏手中可从来没有活着的。而现在狄仁杰等人能见到武则天就可以亲自辩白。
等到狄仁杰见到武则天,武则天就问:“卿等何故承认谋反。”这话一出就代表武则天其实己经对狄仁杰的谋反案产生疑问了。
狄仁杰回答如果他们不承认谋反,早就被拷打致死了。
武则天有问那谢死表又是怎么回事?狄仁杰表现的很惊讶,因为谢死表是伪造的嘛。
之后武则天才发现谢死表是假的。所以狄仁杰的牢狱危机也解除了,免除了死刑。]
嬴政:“之所以没人能从酷吏手中出来,是因为他们没有跟皇帝解释的机会,自然是酷吏说什么就是什么。而狄仁杰等人能面见皇帝,自然能为自己解释。”
当然武则天也未必相信狄仁杰等人谋反,只是在清除异己。但此事己经惹得朝臣不满,既然没实证,也就顺势放了几人。
[狄仁杰被放了之后,就被贬为彭泽县令了。还真惨啊,在地方摸爬滚打三十多年。好不容易当了宰相,不到一年就再次被贬。
那时狄仁杰己经六十多岁了。也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纪。
狄仁杰在彭泽做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史书中有这么一句话:“邑人为置生祠。”所以他的政绩应该还是不错的。
不过好像因为狄仁杰的儿子后来激起民愤,狄仁杰的生祠被砸了。]
李世民:“为活人立生祠,看来狄仁杰确实得民心。”
古代百姓对官员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出钱立德政碑的,也有在官员离任时举行欢送仪式的。而立生祠是最能表达情感的方式。
朱棣:“朕记得宋代范仲淹路过彭泽,看到狄仁杰的生祠还写了《唐狄梁公碑文》对狄仁杰大加赞赏。”
而狄仁杰此时在思考,到底是哪个儿子导致自己的生祠被砸。回家后一定要给他个教训,但天幕没说名字,那不如都教训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