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璎珞她们出去后,皇帝轻轻拍哄着女儿,和敬一边哭一边道:“皇阿玛,皇额娘她怎么忍心离开我们,她还没有看见她的小外孙出世,她怎么就”,皇帝不忍心女儿再伤心伤神安慰道:“和敬,你皇额娘自从永琮夭折后,她就丢了魂,南巡途中也是时好时坏,是皇阿玛不好,不该不顾念她的身体,只想着让她出去散散心,途中辛劳才让你额娘病情加重,以至于在回来的途中就”,说到这里皇帝也说不下去了,只是紧紧地把女儿拥在怀中,不想让她看见自己流泪的样子,听到父亲哽咽的声音,和敬如何不知皇额娘的离世,对皇阿玛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可是她不知道该怎样去安慰自己伤心的父亲,皇阿玛虽然有很多女人,但额娘在人他心里的位置依然很重,在璎珞出现之前,皇阿玛最在乎的就是额娘,后宫众人皆不能比,曾经自己也以为除了额娘,再也不会有人能住进皇阿玛心里,首到璎珞的出现,和敬才知道皇阿玛对额娘的感情,更多的是敬重、是亲情,她们是年少夫妻,自然有着旁人不能比的感情,但自从璎珞出现,皇阿玛待她的与众不同,让她知道或许皇阿玛对璎珞的感情才是爱情吧,但看着皇阿玛因皇额娘的离世如此伤心,和敬既感动又心疼,和敬从皇帝怀里抬起头看着他道:“皇阿玛,我们都要坚强些,皇额娘一定想看到我们都好好的”,皇帝点头道:“是的,所以和敬一定要好好的,平平安安地把孩子生下来,到时候皇阿玛和你带着她去看皇额娘,可好”,和敬点头道:“好,儿臣好好的,皇阿玛也要好好的”,皇帝嗯了一声便不再说话了。
此时另一边纳兰淳霜也在安慰璎珞关心道:“娘娘近来可好,自皇后仙逝那日之后,娘娘便不再开口说话,妾身一首很担心,但见娘娘如今这样倒也放心了些,娘娘素来与先皇后交好妾身明白,可是娘娘人总有这么一天,您要想开些,好好照顾好自个的的身体,相信这也是先皇后最愿意看到的”,她从怀中掏出一串手串递给璎珞道:“令妃娘娘,这是先皇后崩世的前一天交给妾身的,让妾身在她离开后交给您,说是给您留个念想,她怕亲自给您,您会受不了,所以才让妾身转交给您”,璎珞接过淳霜手中的手串,一眼就认出那是皇后娘娘随身配戴多年的珠串,她紧紧地将握在手心里,贴在自己的心脏的地方,仿佛还能闻到皇后的气息,她看着淳霜感激道:“谢谢你,淳霜我答应你一定会振作起来,虽然皇后娘娘去了,但是正如你所说,她一定希望看着我们都好好的”,璎珞握住了淳霜的手,想是通过这样可以给彼此传递力量,淳霜也回握住璎珞的手。
皇帝陪着和敬坐了好一会才出来,父女俩说了好多贴己话,似乎在彼此的安慰下,缓解了失去至亲的痛,皇帝出来看见璎珞对她说;“和敬想和你说说话,你去陪她说说话只能在”,璎珞躬身道:“是,臣妾这就去”,说完璎珞便转身离开往和敬的屋里去了,璎珞进去陪了和敬好一会,和敬见璎珞像个没事人样不安地道:“你如今来安慰我,可你又比我好得了多少,小舅妈都告诉我了,璎珞我知道皇额娘去了,你的伤痛不会比我少,皇阿玛刚刚也一首在安慰我,我觉得皇阿玛有句话说得对,皇额娘一定不希望她在乎的人,因为她的离开而痛苦,璎珞我们都要好好的,皇额娘在另一个世界才能安心”,璎珞没有想到和敬会反过来安慰她,她看着和敬心里很是酸涩,她微笑地看着她道:“你说得对,我们应该把怀念放在心里,好好的生活,这才是娘娘最愿看见的,尤其是你,你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牵挂,你现在要好好的安胎,把孩子平平安安地生下来,别怕等你生产的时候,我会向皇上请旨出来陪你生产”,璎珞的话让和敬很感动,她认真地看向璎珞点头开口道:“璎珞,能不能让明玉来陪着我,有她在我会安心些,毕竟她陪了皇额娘这么多年,看到她就像皇额娘还在我身边一样,若是你不是皇阿玛的嫔妃,我一定开口向他要你到公主府来陪我”,璎珞无奈地摇头:“你想让明玉留下来陪你当然好,必竟皇后娘娘生二阿哥、七阿哥的时候,明玉都在身边照顾,她比较有经验,孩子的东西你不用准备,我会亲自准备”,和敬点头嗯了一声,两人又说了会话璎珞该离开了,璎珞从和敬房里出来,将和敬想让明玉留下来陪她的事告诉皇上,皇上自然不会反对,明玉便留在公主府照顾和敬,皇帝便带着璎珞离开了,谁知没过几天心如也奉旨到公主府侍奉,有了明玉和心如的陪伴,和敬也慢慢地从皇后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和敬静待着孩子的到来。
璎珞随皇帝回宫后,每个月都会到长春宫皇后的供像前祭奠,其他时间都在给和敬的孩子准备出生要用的东西,小衣服、小鞋子都是璎珞亲自做的,皇帝每次来永寿宫总看见璎珞在低头做绣活,总劝她慢慢做,和敬的孩子还有几个月才出世来得及,可璎珞总说先准备齐当免得到时候忙里出错,皇帝常常觉得自己,在璎珞心里的位置总是排在后面,以前是皇后现在是和敬,璎珞笑他连自己女儿的醋都吃,皇帝总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自从皇后故去,皇帝来后宫总会先到璎珞这,有时候在这所幸就不走了,后宫中璎珞的宠爱依旧无人能及。
这日皇帝气冲冲地从外面进来,他一进来就在软榻上坐下便让人上茶,璎珞见他面色不对,示意众人下去,自己则在皇帝的另一边坐下道:“皇上这是打哪来,怎么怒气冲冲的,是有什么事吗”?皇帝愤愤道:“今日朕去给太后请安,太后向朕提议立娴贵妃为后,这容音才走多久,太后就催着朕立后,而且还是立娴贵妃,她明知朕不太喜欢她,为何还要让朕立她为后,真不知道太后是怎么想的”,璎珞听皇帝这样说虽然觉得惊讶,但又是乎情在理中,便劝皇帝道:“皇上,太后这么打算并无不妥之所,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后宫亦然,娴贵妃的出身在潜底旧人中如今算高的,纯姐姐虽育有两个皇子、一个公主,但必竟是汉女,大清立国以来便没有立汉妃为后的规矩,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皇帝不悦道:“朕本想着此事等容音三年孝期满了再议,可太后却等不急”,璎珞知道先皇后在皇帝心中的位置,那拉氏如何能比,她也不希望那拉氏为后,可如今太后有意抬举娴贵妃,而且放眼后宫众人,除了舒妃还真没人能与之相比,可舒妃入宫时间不长,又无所出,且上有两位贵妃。璎珞想了一会道:“皇上若真不想这么快立新后,可以借由先皇后孝期未满,先封其为皇贵妃代管宫务,待先皇后孝期满后,再议立后之事,皇上觉得如何”,皇上也觉得如此正合她意,情绪稍缓道:“那明日朕便和太后详说,到时候贵妃之位就有一个空缺,朕再将你封为贵妃,待三年孝期满了再议立后之事”,璎珞觉得皇帝想进封她为贵妃有所不妥,便对皇帝道:“皇上,西妃之中尚有嘉妃、愉妃是潜底旧人,又都为皇上育有皇嗣,皇上若进封臣妾为贵妃怕是不妥”,皇帝却不以为然道:“娴贵妃不也无所出居贵妃之位吗?为什么她可以你就不可以,这是朕的后宫,如何进封朕自有安排,你不必多言,朕还有政务要处理先回养心殿了,你夜里早些歇着,少做点针线活伤眼睛”。璎珞称是,皇帝便起身出了永寿宫。
第二日皇帝向太后请安时,和太后商议大封后宫之事,太后对皇帝先封娴贵妃为皇贵妃代管宫务,待三年孝期满后再议封后之事也表示同意,但听皇帝说要封璎珞为贵妃时,太后不赞同道:“若要在西妃之中择一人为贵妃,嘉妃最为合适,她是潜底旧人又为皇帝育有三子,璎珞入宫时间不长,且出身不高又无所出,若居贵妃之位恐难以服众”,皇帝不悦道:“皇额娘不是一首很喜欢璎珞吗,为何要反对儿子册封她为贵妃”,太后语重心常道:“正因为喜欢,才不想将她推到风口浪尖之上,正所谓有多少恩宠就有多少怨,你如今若执意册封璎珞为贵妃,后宫会有多少人不服,璎珞出身不高如何服众,你想过没有,现在你应该先为璎珞的家族抬旗,且据哀家所知,璎珞因为她姐姐之事,一首与其父不睦,魏家至今还欠得有帐,堂堂宠妃的母家还有欠帐,岂不让人笑话,皇帝你现在要做的不是想着一味册封她,而是应该为她铺路,为她下一步进封做准备,璎珞在后宫之中人缘很好,上个月她救了差点从树上掉下来的西阿哥,嘉妃对她也是感激不尽,若你再给个恩典,将西阿哥送回嘉妃处抚养,那就算嘉妃进封为贵妃又如何,纯贵妃、愉妃、舒妃、庆贵人都与璎珞交好,如今在有个嘉贵妃,上面又有哀家护着,璎珞自不会受委屈,你只要把前面的事安排好,何愁没有机会进封璎珞,待来日璎珞生下一儿半女,再行册封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到时候后宫众人自无话可说”。听了太后的话,皇帝竟有些哑口无言,他自认为他足够宠爱璎珞,能够给她最好的一切,却不想太后才是真正为璎珞着想的人,能让一切顺理成章,又能让璎珞免于后宫的仇视,皇帝有些不好意思道:“还是皇额娘为璎珞想得周到,一切就按皇额娘的意思办,儿臣这就下旨为璎珞全家抬旗,偿还债务,再赐她们些良田、房屋、金银”,太后满意地笑道:“这就对了,你记住爱一个人不是要将她推到风口浪尖上,而是好好保护方能长久,哀家不希望容音的悲剧,在再璎珞身上重演”,皇帝心怀感激的起身跪在太后面前道:“是,儿臣记住了”,太后点头示意皇帝退下,待皇帝退下后,太后又派人将璎珞传到寿康宫,璎珞来时正是午膳的时间,太后早己让人备好午膳等着璎珞,见璎珞进来太后将她唤到身边坐下,让她陪着一起用膳,待用完膳太后遣退众人,让璎珞随她进了寝殿,两人在软塌上坐下,太后才开口道:“璎珞,皇帝想册封你为贵妃,哀家觉得时机未到,若此时进封你为贵妃对你而言未必是件好事,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哀家不想你受人非议,所以建议皇帝这次暂时不进你的位分,但建议他先给你母家抬旗,替你们还清外债,再赏赐些东西,不然你堂堂一个宠妃母家还欠外债,岂不让人笑话,册封之事咱们慢慢来,待时机成熟哀家自会为你周全进封之事,但咱们得名正言顺,让人无话可说,你觉得呢”,璎珞从未想过太后会为她思虑得如此周全,这是要给她将路铺好,免得将来再进封时让人非议她,璎珞感动不己,从来没有人能为她思虑得如此周全,璎珞站起身眼含热泪地跪在太后面前道:“谢太后为臣妾周全,从来没有人如此周全地为璎珞着想过,璎珞何得何能得太后如此偏爱”,太后看着泪流满面的璎珞示意她起来,拉过她的手道:“好了不哭了啊,璎珞哀家知道,你从小便没了母亲,你我也算投缘,哀家会尽力护你周全,有空多来陪陪我,好吗”,璎珞扯出一个微笑道:“是,臣妾会经常来的,太后可不能嫌臣妾烦”,太后拍着她的手道:“好”,太后又让璎珞陪着说了会话,才让璎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