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是从学校借来的,上面刷了黑漆。
粉笔是老校长偷着给的,说别多拿,用完再拿,免得被人说嘴。
林清柠深知人性的卑劣。
从现在算起,离高考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
很多人会怀疑根本来不及,也会有人质疑她的能力,
有的还会怕钱打水漂,所以就算她免费教,只为打出名声,
人家也会认为是考生自己的能力强,与她无关。
基于以上问题和对这代人短视的了解,林清柠制定了一项政策。
那就是每月每人收费5元。
林清柠知道这个收费价格有点高,不是所有的人都付得起。
但也正因为收费高,来学习的人才是真想考的,那些想考又怕学习苦,脑子笨的就给筛出去了。
然后在高收费的背后,林清柠补充了一项附加条件:只要高考成功,可全额退费。
刘大花听到她这么说,简首觉得她傻疯了。
哪有到手的钱还给回去的道理?
外行人看热闹。
林清柠也懒得跟她解释。
这个概率问题,她赚的就是概率的钱。
...............................
林清柠让学校的孩子们照着这个回家给她宣传。
一年为期,一个月5块,考上全额退款。
林清柠以为大家都跟高家一样穷,拿不出多余的5块钱,结果证明,只有她家是最穷的。
一下子就来了好几个学生,什么年龄段的都有。
大家白天都得务农,只有晚上有时间。
林清柠精心的准备了第一堂课,也顺利的给几个学生解决了数学难题。
来个8个人,有5人当场交了费。
等结束后,刘大花看着林清柠手中一把钱,有零有整,足足25块,刘大花简首是不可置信。
随便在堂屋讲点课,钱就来了?
这差不多是200斤玉米的钱,收获200斤玉米得受多少累啊!
林清柠抽出5块钱给刘大花,说:“知识改变命运,以后高原考上了军校,当了官,赚的要比这个多得多。”
刘大花拿着这钱,没敢往兜里放,说:“万一高考之后需要退呢?”
林清柠一脸无所谓:“不是还有明年高考吗?你怕什么?”
“剩下的钱我就留着了,要给高原买资料。”
因为去市区买教辅,她上个月30块工资己经花的所剩无几了。
....................................
林清柠这两天中午都没有回家,都是带一个饽饽到学校,利用中午的时间备课。
她买了几套高考的教辅资料。
这些题目在林清柠这个现代题海战将眼里,真的不难。
数学以基础代数和几何为主,像什么导数,概率,统计都没有。
题型很固定,简而言之就是套路为主,比如计算题,证明题,答案标准化程度非常高。
现代高考的数学不仅更难,更全面,主要是更反套路化。
考生需要更强的逻辑推理,整合能力,以及辩证思维。
总而言之,80年代的高考是套路化的,而现代的高考是反套路化的。
明白了这点,林清柠心里就有底了。
如何获得生产资料或启动资金,这成了林清柠脱贫的一大难题。
所以补习班这种卖知识,没有成本的项目反而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她认为这个时代高考难在了录取率和农村很难得到教辅资料上。
尤其是教辅资料,农村很难获得,需要去市区的书店购买,很多人一辈子没出过镇,都不敢去市区。
他们没有老师讲课,瞎复习,也不懂考点,在农村能考上的得是万里挑一的人中龙凤。
就这样,林清柠白天去学校上课,晚上给备考生们上课。
中午的时候给高原写考点和题目,毕竟赚钱的首要目的就是让他考上军校。
林清柠晚上占用了家里的屋子,浪费了电,但好在她也赚了钱,高红岩虽然叽叽歪歪的,但也不敢多说什么。
他知道现在人家己经交了钱,不让人家上课,得退钱。
林清柠思想先进,知识储备丰富,讲课很快得到了认可,又有几个下乡知青来听课。
上山下乡的运动己经结束,大部分知青己经返城,但还有少部分要过完5月才走。
听说村里有个补习班,过来试听一下课,觉得林清柠讲得不错,便留下来,打算5月份上完课再走。
所以林清柠又多了20元的收入。
下乡的知青底子不错,林清柠教起来也不费劲。
除了新来的知青有个姑娘,其他都是男性,这也招来了邻里的风言风语。
说什么的都有。
说她抛头露面不安分,什么一个女人就该老实在家生孩子,什么以后赚了钱更管不住之类的。
反正就是羡慕嫉妒恨,大家都穷的好好地,你忽然要富起来,谁能高兴?
尤其是你原来还是最穷的,简首是让人恨的牙痒痒。
刘大花很担心,但今晚是大米饭拌酱油,上面还混着猪油花,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上回炼的猪油,今晚终于舍得吃了。
因为林清又给她5块钱,说下个月发了工资还给她钱。
她实在是说不出口让林清柠别抛头露面的话。
那猪油拌饭实在是太香了。
高铁军因为晚上回来能日日抽上旱烟,也不吱声。
就剩高红岩叽叽歪歪,但又怕赔钱,每天没个好脸色。
林清柠看他这样,没好气的说:“你不爱听那些碎嘴子说的,就别出去!”
“我明天就去买酒买肉,馋死他们的嘴。”
林清柠说到做到,找刘大花要了肉票,放学跑去供销社,买了三斤肉回来。
刘大花心疼坏了,但两个男人坐在门槛上不吱声。
高家在院子里炖肉,香的西邻不安。
纷纷出来看着。
一个人出来看人家炖肉很尴尬,好几人出来就不尴尬了。
老七婶趴在半腰的墙头上,说:“这是打了几斤肉啊?”
刘大花不满意的嗔道:“3斤,林清这孩子就是不会过日子。”
对面的西嫂子说:“你家林清就是有本事,我家的打死了也赚不来一分钱。”
红星大嫂子站在东墙头旁,闻着味,酸酸的说:“人还是得要吃苦,现在吃苦以后才能享福,现在把福享了,老了怎么办?”
林清一把推开窗户,吼道:“老了能怎么办?”
“老了你就吃了一辈子苦!”
“你家的老头现在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