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刁天使的连番催促和威逼利诱之下,在吴县张太爷的“鼎力协助”和苏州宋知府的“暗中关照”之下,“洞庭迎福石”的启运准备工作,总算是磕磕绊绊地接近了尾声。
然而,这启程前的最后几天,采石场内外的气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张和混乱,简首可以用“鸡飞狗跳”来形容。
首先是民夫的问题。
虽然张太爷勉强凑齐了五十名民夫,但这些人大多老弱,真正能出大力的没有几个。而且,一听说是要将那块数千斤重的“瘟神石”从山上抬到湖边,许多人当场就打了退堂鼓,不是装病告假,就是连夜逃跑。
刁天使气得暴跳如雷,下令衙役西处抓人。一时间,洞庭山左近鸡犬不宁,许多无辜的农夫、渔民被强行抓来充当苦力。采石场里,哭喊声、咒骂声、衙役的呵斥声混成一片。
石小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无能为力。他试图向刁天使进言,希望能善待这些民夫,至少保证他们的饮食和休息。但刁天使哪里听得进去,只当他是妇人之仁,反而斥责他“优柔寡断,难当大任”。
其次是船只的改造。
那条好不容易征用来的漕船,虽然体量够大,但毕竟是用来运送寻常货物的,要承载“迎福石”这样的重物,还需进行一番加固和改造。刁天使从县衙搜罗来几个木匠,又从苏州府“借”来两位据说经验丰富的“船正”(负责船舶技术管理的官员)。
这几位“专家”聚在一起,对着那块石头和那条船,比比划划,争论不休。有的说要在船底铺设厚木垫层,分散压力;有的说要用粗大的缆绳将石头牢牢固定在甲板中央,防止晃动;还有的说要在船舷两侧加装浮筒,增加吃水……
各种方案提了一大堆,却没有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刁天使不懂行,只能在一旁干着急,催促他们尽快拿出个“万全之策”。
石小六虽然是石匠,但也常在太湖边打转,对船只略知一二。他看着那些“专家”们纸上谈兵,心中暗暗摇头。他觉得,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制作一个巨大的木筏,将石头固定在木筏上,再用大船在前面拖拽。这样既能保证石头的稳定,又能减轻大船的负荷。
他犹豫再三,还是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想法向刁天使和那几位“专家”提了出来。
“胡闹!”一个年长的船正当即斥道,“小小石匠,懂得什么造船之术?木筏吃水浅,遇上风浪,岂不更加危险?”
刁天使也皱起了眉头:“石护使,此事关乎祥瑞安危,不可儿戏。你还是专心看护好石头,这造船之事,自有专人负责。”
石小六碰了一鼻子灰,只得悻悻退下。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这些“大人”们是不会听他一个小小石匠的建议的。
最终,那几位“专家”商议的结果,是采取一种折中的方案:在船舱内用巨木搭建一个坚固的平台,将石头置于平台之上,再用无数根缆绳将其五花大绑。至于效果如何,谁也说不准。
除了民夫和船只,还有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便是为“迎福石”制作一个合适的“御座”——也就是一个巨大的木制底座,以便将其平稳地安放在船上,也方便日后在艮岳中陈设。
这活儿自然又落到了石小六和王师傅等石匠(现在是木匠)的头上。刁天使的要求是,这底座不仅要坚固实用,还要“美观大方”,能衬托出“祥瑞石”的“尊贵”。
于是,石小六他们又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石锤钢钎,操起了斧头锯子。他们找来几根粗大的硬木,按照“迎福石”的底部形状,一点点刨削打磨。王师傅经验丰富,指挥若定。石小六则负责一些精细的雕刻,比如在底座的边缘刻上一些简单的云纹和水波纹,以示“祥瑞”之意。
这几天,采石场里简首成了一个大杂烩。石匠、木匠、船工、民夫、衙役、官员,各色人等穿梭往来,喧嚣嘈杂。工具的敲打声,人们的呼喊声,牲畜的嘶鸣声(为了搬运石头,还征用了几头耕牛),此起彼伏,乱成一团。
石小六忙得脚不沾地,焦头烂额。他不仅要协调各方,还要亲自参与制作底座,更要时刻提防着别出什么岔子。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陀螺,被人用鞭子抽打着,不停地旋转,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下来,也不知道停下来之后会是什么下场。
在这片鸡飞狗跳的混乱之中,只有一个人显得格外悠闲,那就是钱有财。
自从采石场被征用,他的生意虽然黄了,但也省了不少操心事。他每日里提着个小茶壶,在采石场内外晃悠,美其名曰“协助天使大人管理场务”,实则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可占。他时不时会凑到刁天使跟前,说几句奉承话,或者打探些小道消息。对于石小六这个昔日的伙计,他如今也换上了一副客气的面孔,见面便称“石护使”,言语间颇有几分巴结之意。
石小六对他这种前倨后恭的态度,心中只有鄙夷,却也懒得与他计较。
终于,在启程的前一天,所有的准备工作总算是勉强完成了。
那块“洞庭迎福石”被小心翼翼地从山上用滚木和杠杆一点点挪了下来,安放在了特制的木制底座上。底座下面,铺设了数层涂满桐油的圆木,以便在地面上拖行。数十名民夫,在衙役的鞭打和呵斥下,拉着粗大的麻绳,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准备将这块巨石拖向湖边。
改造后的大船也停泊在不远处的简易码头上,船上旌旗招展(那是刁天使特意让人赶制的,上书“奉旨押运艮岳祥瑞洞庭迎福石”),显得颇有几分威风。
刁天使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官袍,在采石场内来回巡视,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他知道,这趟差事,成败在此一举。
石小六则站在那块“迎福石”旁边,心中五味杂陈。他看着那些形容枯槁、汗流浃背的民夫,看着那条即将承载他们命运的大船,再看看那块被他们折腾了这么多天的石头,只觉得荒诞无比。
就在这时,人群外围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石小六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怯生生地朝这边张望。
是春香!
石小六的心猛地一跳,也顾不上许多,拨开人群便朝春香跑去。
“春香!”
春香看到石小六,眼圈一红,几步迎了上来。她手里提着一个小小的布包袱,里面鼓鼓囊囊的,不知装了些什么。
“小六哥……”春香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我听说你们明天就要走了,我……我给你做了些干粮和几件换洗的衣裳……”
她将包袱递给石小六。石小六接过包袱,只觉得沉甸甸的,不仅是包袱的重量,更是春香的一片心意。
“春香,你……”石小六看着春香憔悴的面容和红肿的眼睛,心中涌起一阵酸楚和愧疚。他知道,这段时间,春香一定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小六哥,你……你一定要小心啊。”春香咬着嘴唇,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路途遥远,万事……万事都要保重自己。”
“我会的,春香,你放心。”石小六紧紧握着春香的手,“等我把这差事办完了,就回来娶你!你等我!”
“嗯!”春香重重地点了点头,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两人相顾无言,只有无尽的牵挂和不舍在空气中弥漫。
“咳咳!”不远处传来刁天使刻意的咳嗽声。他显然是看到了这边的情景,脸上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神色。
石小六知道,自己不能再耽搁了。他松开春香的手,柔声道:“春香,你快回去吧。这里人多眼杂,不安全。”
春香抹了把眼泪,深深地望了石小六一眼,仿佛要将他的样子刻在心里。然后,她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石小六目送着春香的背影消失在山道尽头,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这一去,前途未卜,生死难料。但为了春香,为了他们曾经的誓言,他也必须咬牙坚持下去。
启程前的最后时刻,在一片鸡飞狗跳的混乱之中,春香的出现,像一道微弱的光,照亮了石小六心中最柔软的角落,也给了他一丝坚持下去的勇气。
明日,他们便要踏上漫漫征途。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