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香逸:李纨的佛系养仔日常

第33章 凤女临世,杨帆南行

加入书架
书名:
纨香逸:李纨的佛系养仔日常
作者:
喜欢紫玉米的古一法师
本章字数:
4728
更新时间:
2025-06-10

贾琏最终未能立刻启程前往扬州。

王熙凤的产期就在眼前。七月初的天气,闷热异常。王熙凤挺着硕大的肚子,行动己十分不便,贾琏虽得了贾母的死命令,但看着妻子焦虑不安的神情和日渐浮肿的身体,终究还是硬着头皮向贾母求情,言明待凤姐平安生产、坐稳了月子再动身。王熙凤也强撑着在贾母面前掉了两滴眼泪,诉说了对生产的恐惧和对丈夫陪伴的依赖。

贾母纵然心急如焚,想早日见到黛玉,但王熙凤腹中也是她的重孙辈,且是长房嫡孙(她心中期盼是男孙),权衡之下,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允了贾琏暂缓行程。王夫人虽不满,却也无法再强行逼迫。

七月初六的夜晚,闷雷滚滚,酝酿着一场大雨。荣禧堂东跨院里灯火通明,人影幢幢。王熙凤的产期提前发动了!

阵痛来得又急又猛。王熙凤素来要强,此刻也被那撕裂般的剧痛折磨得冷汗涔涔,忍不住痛呼出声。产房里,稳婆和丫鬟们忙成一团,一盆盆热水端进去,一盆盆血水端出来,触目惊心。压抑的痛呼和稳婆焦急的催促声交织在一起,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

贾琏在产房外急得团团转,脸色发白。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等女眷也都被惊动,陆续赶来坐镇。李纨作为有过生育经验(顶着原主李纨的记忆)的妯娌,也被请了过来。

李纨坐在外间的椅子上,听着里面王熙凤一声高过一声的痛呼,看着那不断端出的、带着浓重血腥气的水盆,手心也捏了一把冷汗。原著中王熙凤小产后落下病根,最终“血山崩”而亡的结局在她脑海中闪过。难道这一胎也如此凶险?

时间在焦灼中缓慢流逝。从深夜到黎明,王熙凤的力气似乎都快耗尽了,声音变得嘶哑微弱。就在众人心都提到嗓子眼时,天际泛起鱼肚白,七月初七的晨光熹微中,一声微弱的婴儿啼哭终于划破了压抑的空气!

“生了!生了!是个千金小姐!”稳婆抱着襁褓出来报喜,脸上带着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贾琏急忙凑过去看,只见襁褓中的女婴皱巴巴、红通通的,哭声细弱。他眼中瞬间闪过巨大的失望——不是期盼中的儿子!脸上的喜色淡了许多,只敷衍地说了句“母女平安就好”,便再无更多表示。

邢夫人看了一眼孙女,也兴趣缺缺地移开了目光。贾赦那边,更是连面都没露,只打发人送了些寻常的补品过来。王夫人脸上看不出喜怒,只道了句“辛苦凤丫头了”。

产房内,耗尽心力的王熙凤得知是个女儿,又看到丈夫和长辈们毫不掩饰的失望,心头一阵冰凉,气血翻涌,竟晕厥了片刻,吓得平儿等人魂飞魄散。虽然后来被救醒,但这次生产本就艰难,元气大伤,加上心气郁结,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精气神,虚弱地躺在床上,脸色灰败,连看一眼女儿的力气似乎都没有了。

李纨看着这场面,心中叹息。这重男轻女的世道,即使是泼辣如凤姐,也难逃此劫。她回到东院,让素云和竹韵(韵月)翻出库房里最好的细软棉布,又找出一些温润的丝绵。

“素云,竹韵,你们手艺好,给琏二奶奶的姐儿多做几身贴身的、柔软的小衣裳,鞋袜帽子也备齐。”李纨吩咐道,“还有,把我那些温补的药材,挑些温和适合产妇的,包几包出来。”

她又看向一旁安静做针线的迎春:“二姑娘,琏二嫂子添了姐儿,你也该去道个喜。你针线好,不如也给小侄女绣个肚兜或者小帕子?礼轻情意重。”

迎春如今在李纨的引导下,己不像从前那般怯懦退缩。她点点头,认真道:“大嫂子说的是。我正想着给二嫂子和小侄女绣个‘平安如意’的小香包。” 她如今与王熙凤关系尚可,也乐得表达心意。

三日后,王熙凤的洗三礼。虽然是个女儿,但毕竟是长房嫡长女(目前唯一的孩子),加之王熙凤管家积威尚在,礼数倒也周全热闹。贾母亲自到场,赐下金锁片、玉如意等物,算是给足了体面。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等女眷也都按礼数添了盆。府里有头有脸的管事媳妇们齐聚一堂,说着吉祥话,倒也显得喜气洋洋。

只是,作为父亲的贾琏,笑容始终有些勉强。作为祖父的贾赦,更是从头到尾未曾露面。洗三的吉祥姥姥抱着粉雕玉琢(养了几天己褪去红皱)的小女婴,说着“长命百岁”、“富贵安康”的祝词,这热闹繁华之下,却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冷清。

李纨带着素云、竹韵精心缝制的几套柔软婴儿服、鞋袜帽子和几包上等补药,迎春也送上自己绣的精致香包。东西虽不贵重,却胜在实用和用心。王熙凤靠在床头,看着这些东西,尤其是迎春那绣工细致的香包,灰败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极淡的、真实的暖意,对李纨和迎春虚弱地道了声谢。

洗三礼后的第三日,贾琏再无理由拖延。王熙凤身体依旧虚弱,精神恹恹,也无力再挽留或叮嘱什么。贾琏拜别了贾母和贾政王夫人,带着几个长随小厮,登上了南下扬州的客船。

码头上,帆影点点。李纨站在东院的小楼上,远远望着那艘渐行渐远的船,心绪如潮。算算时间,父亲暗中推动刊印、散播的那本“江南旧闻”话本,在扬州城,应该早己传得沸沸扬扬了吧?街头巷尾的说书人,茶馆闲谈的士子,闺阁传阅的小姐们……是否都在议论那个“绛珠”姑娘的悲惨遭遇?

林如海,这位深陷丧妻之痛、身处政治漩涡中心的探花郎,他……听到了吗?他看懂了吗?

当那字字泣血的故事,尤其是“当众取字”、“同住一院”、“家财填坑”、“木石终虚化”、“泪尽夭亡”的情节传入他耳中时,他是否会联想到自己那同样才貌双全、即将离乡背井、寄人篱下的女儿?

他是否会惊出一身冷汗?是否会痛定思痛,为了女儿的未来,也必须咬牙撑下去,护住林家根基,给女儿留下安身立命的资本和依靠?他是否会重新审视贾府那看似温暖的邀请背后,可能潜藏的算计与风险?他是否会……更加珍重自己这仅存于世的、对女儿而言至关重要的性命?

李纨的手指紧紧抓住窗棂,指甲微微泛白。江风带着水汽扑面而来,带着未知的答案。

“兰儿,起风了。”她轻声呢喃,将依偎在身边的贾兰搂得更紧了些。她能做的,己经倾尽全力。只盼这暗流涌动的谋算,能化为一丝微光,穿透千里烟波,照亮那对江南父女晦暗未卜的前程。但愿……一切都还来得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