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策:重生为孔明之卧龙凤雏

第26章 草庐之外·童子问策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明策:重生为孔明之卧龙凤雏
作者:
火之飞花
本章字数:
4736
更新时间:
2025-06-07

第26章 草庐之外·童子问策

一行人翻过最后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清晨的雾气尚未完全消散,翠竹掩映间,几缕炊烟袅袅升起。一条小溪潺潺流淌,清脆的水流声,仿佛在热情欢迎远方的来客。远处的草庐依山傍水,静谧中透着古朴的韵味。

“到地方了。”小梅轻声说道,话语里满是敬重。

诸葛明抬头望去,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这便是那在历史长河中,改变天下大势的隆中草庐啊!他深吸一口气,泥土与松木混合的气息沁入肺腑,让他久违地感受到一种实实在在的踏实。

“咱们走。”老张头轻咳一声,拄着拐杖,迈步向前。

小梅在前轻快带路,不多时便来到茅草屋前。门口站着个十二三岁的小童子,眉眼清秀,神情机灵且警惕。他身着布衫,腰间系着草绳,看似普通仆童,却透着一股沉稳之气。

“谁来啦?”小童子阿福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威严。

“我是荆州诸葛家旁支,诸葛明。”诸葛明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行礼,“特来拜访孔明先生。”

阿福微微皱眉,说道:“先生不见外来访客。”

诸葛明并不慌张,转头对老张头说:“老前辈,劳烦您帮忙通报一声。”

老张头点头,轻咳两声,对阿福说道:“我是南阳的老张头,先前与孔明有过一面之缘,麻烦你进去通传一下。”

阿福上下打量老张头许久,面露犹豫之色,但最终还是转身进屋通报。

众人在门外等候,气氛一时安静下来。

小梅悄悄扯了扯诸葛明的衣袖,小声说:“你还真说对了,这阿福可不一般。”

诸葛明微微一笑,并未搭话。

不多时,阿福又走了出来,站在门口,双手抱胸,眼神锐利如刀。

阿福说:“先生不在,不便招待诸位。不过,我可以问你们三个问题,若能答上来,或许还有机会见到先生。”

诸葛明点头道:“但问无妨。”

阿福一字一顿地缓缓说道:“何为天时?”

诸葛明不假思索,朗声答道:“天时犹如钟摆,看似无形,实则有律可循。风之起息、云之聚散、潮之涨落,皆蕴含道理。善于洞察者,便能借势而为。”

阿福眼中闪过异样光芒,接着问道:“何为地利?”

诸葛明目光微凝,沉稳说道:“地利恰似下棋,需步步为营。一城一地,乃至一关卡,皆为成败关键。唯有熟知地形,方能在战前制敌先机。”

紧接着,第三个问题接踵而至:“民心又为何物?”

诸葛明眼神坚定,言辞犀利:“民心仿若江海,汇聚则力大无穷,离散则不堪一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根基。治国之要,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

三个问题问罢,三人静静伫立,等待阿福的反应。

只见小童子神色微变,似在思索,随后深深看了诸葛明一眼,低声说了句:“稍等。”便又转身进了屋。

就在这时,房后传来轻柔的脚步声。诸葛明回头,只见一位身着白裙的女子款步走来。女子容貌清秀,眉眼间透着聪慧与冷静。

她默默走到院子中的石桌旁,坐下。

小梅轻轻拉了拉诸葛明的袖子,小声道:“这是黄月英,孔明先生的未婚妻。”

诸葛明心中一凛,瞬间猜到了对方身份。

黄月英抬头望天,明月初升,银辉洒落。她突然开口,声音如清泉般悦耳:“若天下三分,你当如何?”

诸葛明微微一笑,从容答道:“我无意争权,只愿定下规矩,让百姓安稳度日。”

黄月英沉默良久,随后轻轻点头,似在思索着什么。

夜风吹拂,带来丝丝凉意。诸葛明站在月光下,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他深知,真正的考验方才开始。

草庐内,蜡烛火苗摇曳。一人静坐在桌前,手中握着一枚棋子,久久未落。

“有点意思。”那人低声嘟囔,嘴角隐隐浮现一丝笑意。

屋外,小童子阿福走了出来,面色平静,细瞧之下却多了几分谨慎。

“先生闭门读书,此刻不见客。”

诸葛明闻言,脸上不见丝毫失望,神色坦然,抱拳说道:“知晓了。”

他并未追问,亦未纠缠,而是后退几步,静静凝视眼前的草庐,仿佛在等待一场风暴的降临。

夜色渐深,繁星闪烁。

柴门紧闭。阿福语调平静,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铁壁,毫无破绽。

夜晚的微风轻拂面庞,竹影摇曳,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打破了这份宁静。

小梅忍不住,小声问道:“你真打算继续等下去?”

“等。”诸葛明回答得干脆而坚定,“既己来到隆中,岂有半途而废之理。”

言罢,他径首走向屋后堆放木柴的角落,抄起一把斧头,开始劈柴。他动作娴熟,节奏稳当,劈柴时木屑飞溅,颇有些老把式的风范。

“你不该这样……”小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来此是为求贤,并非摆架子。”诸葛明擦了擦汗,嘴角微扬,“真正的智者,不会被表象所迷惑。”

阿福在门口,目光微动,似乎也察觉到眼前少年的不凡。但他并未言语,转身进屋。

天色渐暗,如水的月光洒在茅草屋的院子里。诸葛明忙完一天杂活,坐在火堆旁,听老张头讲述往昔的故事。

“孔明这小子,心气儿高着呢。”老张头叹了口气,目光透着深邃,“他对世间之事洞若观火,却不愿轻易出山。他说,乱世之中,若遇不到明主,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过是徒增乱世纷扰。”

诸葛明思索片刻,突然起身,拿起树枝在地上写下八个字:时势造英雄,非英雄造时势。

老张头一愣,过了半晌才回过神来。

“你这话……倒也有些道理。”老张头喃喃自语,“不过这话若让孔明听到,恐怕得与你争论个三天三夜。”

“争论便争论。”诸葛明嘴角上扬,眼中闪烁光芒,“我并非为图虚名而说。我只想表明,天下不应被命运掌控,应由人自己主宰。”

夜色愈发深沉,虫鸣声此起彼伏,风呼啸而过,卷起落叶。诸葛明独自坐在屋檐下,凝视星空,似有心事。

不知卧龙是否己察觉到他的存在?

天未破晓,万物尚在沉睡。但诸葛明心中,早己燃起一团火,那是对未来的憧憬,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他低头看向手心,劈柴留下的细微痕迹清晰可见。

“不着急。”他轻声对自己说,“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便还有机会。”

夜风吹得草帘晃动,窗户纸上映出一道模糊的人影,久久未动,似在思索,又似在审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